大模型赋能数字人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23-10-23

今年是AI狂奔的一年,也是数字人重新焕发新生命力的一年。伴随着AI技术的成熟应用,虚拟数“智”人加速融入大众生活。

2021年元宇宙成为产业风口,被认为是元宇宙不可或缺元素的数字人也成为资本追捧的宠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2022年,数字人赛道融资数量高达57起,总金额超过44.61亿元。热钱砸过来,数字人借势起跑。

不过,专业人士坦言,数字人技术和产品想要实现从“小众”到“大众”跨越、从尝鲜者的试探到主流群体的广泛应用,还需要扫清不少障碍。其中,最难的一步就是平衡“技术性”和“经济性”。

在技术层面,一切努力的方向是让数字人更像人。近期,改编于国产“动漫之光”《异人之下》的同名电视剧在优酷上映。剧中,数字人厘里一袭黑色旗袍,五官精致,在剧中饰演“二壮”,这是数字演员首次与真人同台竞技,其形象让观众难辨真假。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以后演员要下岗了,AI数字人真省钱。”

可见,从技术水平上,数字人已经能够达到超写实状态。

数字人公司良胜数字CEO张大胜指出,最初爆红的数字人大多是Q版卡通形象,渐渐地“超写实虚拟数字人”时代开启,绕开了“2D”“卡通”等形象特点,借助精细设计、技术合成技术,数字人开始尽可能地贴合真人形象。

不过,3D超写实数字人由于缺少大规模商用场景,仅凭借小部分B端需求难填数字人烧钱的无底洞,数字人也进入发展“寒冬”。例如,曾经在抖音吸粉无数,拿下超过200个品牌合作的数字人“柳夜熙”,就因高昂的成本和较长的制作周期热度大降。“柳夜熙”入驻抖音近两年,仅发布了48条短视频。

小冰公司首席运营官徐元春曾指出,数字人背后的成本高昂,一个3D数字人一年的运营成本高达五六百万。

“目前虚拟数字人的生产、运营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低,产业发展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于凯迪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数字人想要广泛落地,必须兼顾广大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并且要更方便、更普惠。

今年以来,生成式AI技术和应用风靡全球,生成式AI极大提高了数字人的制作效率,进而改变了数字人产业的发展进程。

生成式AI技术的接入降低了数字人制作成本。今年4月,腾讯发布了AI智能创作助手“腾讯智影”,创作者通过上传少量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就能创作一个数字人分身并且定制音色,进而快速生成一段数字人播报视频;此前,借助百度自研的语音、视觉技术,百度智能云曦灵不到30分钟即可一比一复刻出一个数字人主播……

百度副总裁袁佛玉直言:“百度AI算法能够使虚拟数字人制作成本大幅下降,将百万级成本降低至万元级别。虚拟数字人的生产周期也将从几个月缩短至小时级别。”

“大模型不仅直接降低了3D数字人的制作难度,更为数字人注入了灵魂。”新壹科技CEO雷涛指出,过去3D建模依赖传统CG技术,动作捕捉需要采集大量真人数据。如今,在视频大模型支持下,新壹科技自研的数字人工具平台通过算法就可以快速生成3D模型,而且处理面部细节更加逼真。

为了提高数字人的真实度,前段时间英伟达更新了其Omniverse平台的AI能力,并宣称将进一步引入生成式AI功能,用户可以仅凭文本信息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材料。Adobe Substance 3D艺术和开发团队使用Omniverse USD Composer创作了一个虚拟数字人形象,该虚拟角色不仅视效逼真,皮肤可以呈现出真实的光线效果,生成式AI还提升了数字人的面部表情以及唇形同步质量。

“大模型对数字人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张大胜表示,公司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在星火大模型的基础上研发小模型,作为3D数字人“大脑”。“接入大模型能力,数字人将获得‘人设’。”他说道。

大模型对2D数字人的降本增效更加明显。近期,市面上出现了许多2D数字人定制工具,引用逻辑基本一致:用户输入文案素材后就能生成数字人形象。“我们的2D数字人售价一万元左右,24小时就可以定制生成。”雷涛说。

据记者了解,市场上2D数字人的成本已经降低至几百元。今年4月,商汤科技发布了“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借助大模型,其2D数字人视频生成平台“如影SenseAvatar”仅需一段5分钟的真人视频素材,就可以生成声音及动作自然、口型准确、多语种精通的数字人分身,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