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悖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3-10-30

   教育现代化,教师是关键。谈到实现教师现代化,人们自然想到,教师是培养出来的,因而教师教育就成为关键因素。这种看似合理的思路,却衍生出这样一个逻辑难题: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现代化,教师现代化依赖于教师教育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师教育由教师教育者实施;教师教育者的现代化则依赖教师教育者的教师,由此陷入了“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悖论。要走出这一悖论,必须找到悖论之源,从而寻得破解悖论之“钥”。

“悖论”的哲学观之源与破解之“钥”

由“现代化的教师是培养出来的”观点引发的悖论,是一个哲学观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了旧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观点,即人是教育出来的。“人是教育出来的”这个命题看上去有合理性。难道人可以不接受教育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都一般地接受了“教育改变人生”的观点吗?但是,马克思指出了这个观点的悖论所在:不可忘记“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那么教育者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说教育者是教育出来的,就必然要陷入循环论证,掉入“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境。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悖论正是由此而来。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揭示了旧唯物主义关于人与教育关系的悖论,指出了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提供了走出这一悖论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个悖论产生的原因在于“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但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天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人”。如此,教育与人怎样才能统一呢?悖论怎样才能消解呢?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加以解决。人的“历史性”进步是人在实践中自我创造的结果。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的教育现代化。它历史地、实践地产生,也需要历史地、实践地加以解决。中国教师现代化问题同样需要历史地、实践地加以回答和解决。马克思给出了走出悖论的钥匙:“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这便是“实践”。

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统一于“实践”

既然“实践”是走出“悖论”的“钥匙”,那么就要清楚“破解”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悖论的“实践”是什么。用马克思的话说,实践是人将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身上”的活动。教育现代化实践是教育活动主体将教育现代化的“内在尺度”运用于教育对象的活动,它既包括教师教育者的实践,也包括教育对象的实践。

教育现代化实践是教师现代化的基础。教师现代化不能简单地通过一些人教育另一些人来实现,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教育对教师现代化无所作为。将师范生培养成为现代化教师,或帮助在职教师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培养与培训不可缺少。问题在于,现代化之“化”,意味着“过程”——实践的过程,因为“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以这个观点来看教师现代化问题,就是学校中教师的实践是怎样的,教师就是怎样的。教育教师的实践是现代化的,这些教师也是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绝不可能隔绝于实践进程之外,也绝没有可能先行培养出现代化教师,然后由这些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实践。因此,教师教育活动中,要将师范生(准教师)培养成为现代化的教师,帮助在职教师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都不能离开教育现代化实践。也就是说,教师现代化不可能在“象牙塔”中完成。师范生或在职教师不投入到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就不会成为现代化教师,也就不能实现教师现代化。

现代化教师培养实践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师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教育者不能自动认为,自己所开展的教师培养培训活动就是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者也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即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高出于教师教育对象。教育现代化在“化”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教育现代化(包括教师教育者的现代化)也在“化”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者不能把尚在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活动和尚在现代化的自身,当成天然的、当然的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或教师教育者,开展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活动。教师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没有完成,教师教育者的现代化就没有完成,现代化教师的培养也就没有完成。教师教育者在促进教师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在培养现代化教师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在实践中“共进”

教师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实践,教师教育者现代化离不开教师教育现代化实践。两类实践处于不同层次,却相互关联。教师教育者要在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处理好两重关系,促进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共进”。

教师教育现代化必须紧密结合教育现代化实践。教师现代化的辩证法,是教师在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在依据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人的实践中,一方面按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现代化的人,使自己开展的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现代化实践;另一方面也在使自己的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现代化教师,实现自身——教师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实践,或者说培养现代化人的教育实践,对于教师现代化的必要性,并非是说只要教师教育对象沉入教育现代化实践就可以自然地实现自身现代化。如果是这样,教师教育就可以取消了。教育现代化实践对于教师现代化的重要性,并非是说教师教育在教师现代化中无所作为,而是说教师教育绝对不能脱离教育现代化实践,必须以教育现代化实践为根本指向。这是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第一重关系。

教师教育者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现代化并培养现代化教师。教师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教师就是在教师教育中成长的。教师教育者培养培训教师成长,也是实践。这个实践因为建立在教育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因而有了“现代化”的特征;而教师教育要能够培养出现代化的教师,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也要使教师教育实践成为培养现代化教师的实践。

让教师教育活动建立在教育现代化实践基础上,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前提。然而,由于教师教育活动本身也是实践,就必须使教师教育活动也实现现代化,也就是使教师教育成为现代化的实践。教师教育现代化实践,教师教育者是关键;教师教育者是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活动才可能是现代化的。现代化的教师教育者不能凭空产生,只能在教师教育现代化实践中产生。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师教育者在使自己的活动成为培养现代化教师实践的同时,使自己成为现代化的教师教育者。同时,教师教育者在使自己成为现代化的教师教育者的同时,一定培养出了现代化的教师;若教师教育活动不能产生现代化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就不可能是现代化的。这是教师现代化与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第二重关系。

教师教育者要促进教师现代化必须以“实践”为中介,一方面要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现代化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自身与教师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关系,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结合在一起的。教师的现代化和教师教育者的现代化,必然表现于他们自己的教育现代化和教师教育现代化实践。教师教育者要从“实践”出发,解决自身现代化和教师教育对象现代化问题。


作者: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