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财政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财政部全面推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有关部署,持续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切实提升了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运行管理效率,有效提高公安、法院、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等单位政务服务效率,电子票据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覆盖面显著提升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开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持续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财政电子票据种类实现全覆盖。改革以来首先在非税收入票据和结算类票据进行了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在教育领域不断拓展,随后医疗收费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社会保险基金票据等逐步纳入改革范畴,实现了所有票据种类全覆盖。2023年6月,江苏省高速公路全面启用通行费电子票据;12月,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电子票据上线。各类财政电子票据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社会公共服务效率。
二是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216家三级医疗机构、104个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849家民非医疗机构累计开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25.02亿份、金额7593.63亿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上线率达100%。
三是全面推进市县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截至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与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对接。南京市建立了市、区、街镇三级一体的新非税管理系统,整体推进全市电子票据改革,执收项目库全市统一,集中非税票据、收入全口径数据,累计上线执收单位近4000家,开具非税收入类电子票据4000余万份、开票金额达3500亿元。常州市构建了全市统一的非税管理系统,全市“一盘棋”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
二、财政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持续拓展
一是持续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报销入账应用。打通了省财政、医保部门、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