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津:以“五统一”改革筑牢数字政府发展根基
8月6日,广州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正式上线并发布37款公共数据产品。据了解,该平台将通过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繁荣交易服务生态,培育发展和壮大广州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和生态。
数字基础设施是落实数据基础制度和数据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保障。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津表示,广州坚持“全市一盘棋”的发展理念,聚焦云、网、数、安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实施数字政府“五统一”改革,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
记者:国家数据局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这份文件对于广州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有哪些引领性作用?
黄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对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广州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指明了改革方向。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率先启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设首席数据官制度,打造城市大数据平台,创建数字广州创新实验室,建设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园,成立广州数据交易所,这些措施与国家数据局的战略安排和《行动计划》的举措充分契合、目标一致。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机遇,加快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推动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向改革要动力,以制度改革破除数据价值释放的瓶颈制约。一方面积极探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案,为国家层面细化数据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提供实践支撑;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广州市数据条例》的出台,不断细化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制度。二是向开放要潜力,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撬动各方数据的融合应用。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安全可信统一的运营平台,采用“运商分离”模式,培育公平竞争、多方参与、收益共享的数据开发利用生态。三是向市场要活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能量。我们正推进增设数据产业链,统筹推进数据要素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国家网络数据安全产业园建设等工作,先行先试开展数据产业统计、监测评估等工作;发挥相关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数据产业。
记者:广州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基础设施如何为数据要素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黄津:广州创新实施数字政府“五统一”改革(统一政务云、统一安全运营、统一基础运维、统一数据资源、统一项目管理),进一步夯实政务服务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基础,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统一政务云资源管理方面,广州构建形成了政数部门集中统筹的云资源管理模式,实现分级管控、资源监测;在统一网络安全运营方面,广州建成超大城市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打造全链条集约化、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统一公共数据资源方面,通过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广州实现数据“一数一源、一源多用”,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基础。此外,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广州市还建立了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智算统一调度运营平台、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基地“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公共算力基础设施。
通过上述改革,广州构建了“集约管理、安全可信、权责清晰、资源共享、高效有序”的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基座。下一步将充分结合新技术创新性开展工作,逐步实现全市数据资源一体化、项目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管控一体化等多项举措,为建设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有利的数网基础设施保障。
记者:在数据共享、开放、运营方面,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流通?
黄津:我们主要通过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厘清数据供给、使用、管理权责利的关系,激发供数动力和市场创新活力。一是推动公共数据资源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覆盖市、区、企业三级的首席数据官制度,出台《广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职能数据清单、系统数据资源、公共数据资源“三清单”编制工作,推动实现数据“一数一源”治理;二是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通过“运商分离”模式,以“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方式,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并构建公共数据产品加工“五步法”工作原则,从制度、机制、平台、安全、流程等方面,破解阻碍数据流通的瓶颈,做好数据要素生态的培育者。制度方面,我们正抓紧开展广州市数据条例的立法工作,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指导运营机构构建运营监督、运营实施、数据商管理等制度体系,解决“不愿供”“不敢供”“不会供”的担心。机制方面,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运商分离”模式,承担公共数据运营工作的机构不参与数据产品开发,数据产品经营权100%归属于数据商,从而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平台方面,构建统一的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开发利用环境。同时从流程标准和安全保障入手,构建公共数据产品加工“五步法”(数商准入、数据使用、数据加工、出域审查、产品发布),建立数据商及数据使用的合规用数双审机制,确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经过上述探索努力,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全市公共数据“一本台账”。目前已对接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数据商,形成了一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和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的公共数据产品。
记者: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广州在保障数字安全方面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黄津: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
各级政府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受传统治理体系、治理方式影响及信息化技术水平制约,存在系统应用效能不高、数据共享程度不深、网络安全边界不清、资金使用效益不强等问题,数据安全作为数字政府的安全基座,受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针对面临的挑战,广州坚持“全市一盘棋”发展理念,以整体视角推进数字广州建设,创新实施数字政府统一政务云、统一安全运营、统一基础运维、统一数据资源、统一项目管理“五统一”改革。在推进“五统一”集约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印发了政务数据安全规划,出台了“2022-2025年网络安全总体规划”,构建以管理、技术、运营为核心的数字安全发展总体框架,并于2023年5月成立了超大城市数字安全运营中心。
在改革探索推进过程中,逐步建成了广州数字安全统一运营体系和技术架构。在制度创新方面,我们创立“权责清晰、集约管理、纵深防御”的数字政府统一安全运营模式,打破原来各自防护的孤岛型、烟囱型建设模式,统一服务标准,健全制度规范,集约化管理市直各单位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重塑了数字政府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在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一体运营、管运分离”的安全技术体系,通过政务外网六大安全运营服务,实现安全能力集约化、安全服务标准化、指挥调度集中化、安全运营实体化、攻防演练常态化,大幅提升整体防护能力。在协同优化方面,发挥统一云资源管理、统一基础运维和统一网络安全三方协同的工作优势,将协同优势转化为强大效能,强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在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威胁协助排查、威胁情报共享等方面形成高效合力。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广州全市已有520家市直单位、约2000个政务信息系统纳入统一安全运营管理范围,压减了财政投入和行政管理成本,补齐近120家单位安全防护短板,每年节约政府成本约1亿元。
记者:在广州市统一安全运营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广州积累了哪些经验?
黄津: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收获很多。一是不断完善数字安全管理制度。我们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数字政府安全管理工作,压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要求落实到位。二是构建了“三位一体”能力体系。以数字安全运营中心为核心,探索AI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逐步建设网络安全靶场及国家级数字安全实训基地,落实人才实训培养及常态化实战攻防演练,进一步提升全市网络和数据安全能力。三是逐步推动安全指数稳步提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推动全市网络安全建设与运营工作,进一步构建广州市数字安全指数体系,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四是加速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建设。通过数字安全改革,有效聚合头部安全厂商“云网边端用”的安全能力,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持续发展,构建“一体两翼、多点联动”,以自主创新、安全可控为基础的国家级数字安全服务与产业创新基地群。此外,我们接受了国家、省、市各级攻防演练检验,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整体攻防能力进一步得到锤炼。(记者 李政葳 孔繁鑫 曾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