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数字化
来源:广播电视信息 更新时间:2012-04-15

   数字化浪潮席卷整个广电行业,表面上广电从业者们还是从容地收取传统视听维护费,但人们也开始一方面开始积极思索如何面对数字化浪潮带来的种种变化,承受着数字化浪潮的冲击。

  1 向企业转型,迎接资本运作
  整个广电行业一方面正不断积极探索行业内部资源潜力,开始向一般的企业一样积极改造内部企业管理体制,事业向企业转型进入实务阶段,努力追求规模和利润。另一方也开始不拘泥于行业内部,利用行业覆盖和社会关联影响力逐步涉足其它行业,开始有相应的投资、融资、兼并等资本运作行为。这些行为预示着广电行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些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广电行业生产关系将被不断抛弃,一些新的运转有效的管理体制即将分娩,所以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规范明晰,广电行业将面临大规模的企业转制、投资、融资、兼并等资本运作的热浪。

  2 大胆假设,追求自我模式
  上海、杭州两地都是走在广电科技、体制改革最前沿具有广泛代表性、处于风头浪尖之上的两个城市,由于特殊体制的原因在网络科技进步、体制改革尤以杭州最为突出。但当我们真正面对面与从业同行们交流时却发现他们也都谈不出自已究竟是什么“模式”或“做法”,都只是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中比别人先迈出一步,迈出这一步的原因错综复杂,当然主要原因是广电网络数字化生产力发生根本进步,同时也掺杂有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需要等众多因素。比如杭州在进行数字电视、IPTV项目运作时就进行了大量的招商引资、股份制改造、企业债券发行、建立工业园区等运作,这显然超出了数字电视、IPTV发展本身。因此广电网络数字化将给广电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将从各个方面对广电行业生产关系带来根本冲击,广电从业者已经从狂热的数字电视、IPTV运营模式追求的情结中逐渐冷静下来,逐步向内部管理结构优化组合、网络整合优化、多功能多业务方面进行探索,追求自我模式,向无“模式”方向转化。广电从业者们不再单纯地因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数字电视产品、IPTV产品而心潮澎湃,而是冷静的思考、实时地判断,大规模的转向生产实验,用实验的办法去适应生产力变革,理性适应自身城市的全方位需求和广电周边环境。

  3  技术的开放,易攻难守
  广电网络传输数字化、IP化将从技术上使得广电传统电视业务变为开放,开放就意味着不能专有,这是广电行业目前最大的挑战和忧患。一方给广电网络生存带来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业务得到极大扩充需要我们去把握,另一方面其它的网络运营商势必通过各种渠道介入电视传输业,使得广电必须转型,面临企业竞争。

  4  对数字化产品的两种倾向
  就IPTV和数字电视而言,目前全国广电实际上已经没有“模式”可言,只有倾向,至于模式实际上是广电总局对各地广电先行者的一个阶段性模糊的总结,最后各地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还得靠各地实验总结。目前全国广电有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就像一个钟摆一样,围绕广电网络数字化这条中轴线摆动,摆辐最左右形成两种倾向。即“杭州模式”、“青岛模式”为典型代表的两种倾向,其它广电网络则游走于两种倾向之间,寻找自我突破口。

  (1) 广电网络电信化倾向
  对于广电网络数字化,特别是数字化以后IP技术在视像处理技术方面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广电网络能够基于IP技术进行视像传输,既然采用IP传输协议,那么同时广电的这张网络的功能也就无所不能,一下子从根本技术上覆盖了传统电信信息产业的一切功能,使得电视传输作为以往唯一的功能界定一下子拓展到无穷大,从一叶障目变得宽广无边。同样的原理,由于IP视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的功能也向电视传输领域延伸。但是由于物理网络的先天性比较,广电网络远远优于电信网络,发展IPTV广电有先天优势,这样就出现了以“杭州模式”为代表的电信化,将广电网络业务扩大化,认为广电网络就是一张兼顾电视传输业务的电信网,于是就出现将传统数字电视机顶盒功能保留满足传统广播式收视需求,将“互联网”式个性需求电视化,力求互动。


  这种倾向总结起来有三大好处:一是全面调动了生产力各方面有利因素,一改以往广电网络电视障目不见森林、以点盖面的弊端;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传统电视的阶段性价值空间;三是为向多功能、全业务发展提供了充分发展空间。但是“杭州模式”我认为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过于强调招商引资,使之与网通互为融合,过于强调以太网的功能,而忽视HFC网络潜在资源,容易在视觉上对HFC功能引起怀疑,造成大量的网络重复投资建设。


  (2) 固守广电传统收视倾向
  这种倾向以青岛等城市为代表。目前普通数字电视主要功能仅限于实现了传输数字化、节约了传输空间,为何推广起来如此之难呢?成功的几家都不是赖于市场需求,而是依靠政府各种形式的支持,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过于强调传统收视需求,相对否认个性需求,实行一刀切。受众依然处于被动状态,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违背,全方位照顾了传统电视收视而忽略了个性需求空间。


  对于以上两种倾向我认为“杭州模式”既考虑了传统收视延续,又体现个性化收视需求,同时为多功能全业务提供了发展空间,符合生产力发展轨迹和方向。但 “杭州模式”太过于追求双向,借用网通以太网络介入,容易导致对HFC网络部分否定和大量重复投资。

  5  我们怎么办?
  (1)积极面对企业转型
  明天我们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的问题,实质上不是任何人说了算的问题,而是生产力发展说了算,广电网络从数字化开始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事业”、“垄断”等将与我们渐行渐远,也不光是只有广电可以当“喉舌”。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积极改革,适时转型,开放广电资本市场,众人划浆方能开大船。广电资本市场尚未进行初始化,向当年的美洲大陆一样,势必成为一部分投资者的热土。

 
  (2)肯定HFC网络,加大整合并网改网力度
  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以来,电信网络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随着IP技术与视频传输日益紧密结合,HFC网络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发挥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切忌妄自菲薄,要充分认识HFC网络的潜能。要发挥网络潜能,就要整合并网,做规模效应,摊薄个性化需求所带来的高额成本投入。不断改造网络,使之为个性化服务带来更大、更有效的覆盖。


  (3)肯定数字电视的阶段功能
  数字电视产生虽有其不足一面,但是传统广播式收视需求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作为电视数字化的基本产品类型代表,在近期内仍要以数字电视销售为主导,强调基本需求覆盖,兼顾以IPTV为主要产品的个性化双向业务发展。在发展数字电视时,在营销策略上尽量缩短机顶盒成本摊销时间,将机顶盒摊销时间控制在两到三年以内,预留一到两年的盈利期限,以防IPTV发展过快或数字电视发展过缓。


  (4)坚定个性化双向业务发展方向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信息需求个性双向化是潮流和方向,在电视数字化发展过程的末端必将是个性双向化,IPTV将是这个个性双向化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产品代表,因此我们在方向上一定要沿着这条主线前进,既要把握住数字电视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要坚定数字化双向这一方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IPTV作为数字电视高端补充,成熟一片、发展一片,适度投入,以效益获取为主。


  (5)坚持节目内销售为主推进电视数字化产品发展
  不论是数字电视还是IPTV,节目内容销售将成为盈利主体,特别是IPTV,内容将更明显成为销售核心之一。在目前节目市场极为不丰富的情况下,采取自制为主满足基本需求,从无到有,广开合作之门,为大发展作物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