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带着五大问题进入“十一五”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新时间:2009-05-27
 


    在全球产业发展低迷的环境下,我国信息产业仍然实现了高速发展,电话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分别跃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2004年,全国信息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提前一年完成“十五”发展目标。

    “十五”目标提前完成

    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不久前在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咨询委员会座谈会上透露,“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保持3倍于GDP的高速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各项经济指标都提前实现“十五”目标。

    200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6550亿元、利润1120亿元、税金380亿元、出口创汇20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7%、49.3%、31.9%和46%。主要电子产品产销同步快速增长,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1%、43%、80%和40%。

    娄勤俭预计,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145万亿元,占GDP的7.7%,可实现销售收入3.4万亿元、出口总额2400亿美元,分别比“九五”末翻两番,利税总额增长2倍。2005年,通信业务总量达到1.25万亿元,收入达到6350亿元;到2005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将达到7.5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93亿户、固定电话用户3.57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十一五”的主要任务

    据有关专家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在继续保持全行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的同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牢牢抓住国际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新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我国信息产业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为核心的结构调整,特别是集成电路、软件、平板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核心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第二,大力推动和加快行业共性技术硏发、测试和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突破若干关系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元器件产品技术,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第三,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必由之路。

    第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和监管体系,完善手段,提高管理能力,把行业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法制环境建设,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大普遍服务工作力度,推动建立以普遍服务基金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在深度和广度上提高通信服务水平,促进城乡通信业的协调发展,以农业信息化促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面临五大问题

    娄勤俭指出,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汇率波动使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低成本优势面临新的挑战;按照WTO承诺,我国电信市场将扩大对外开放,外资进入步伐将加快,运营业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娄勤俭表示,从信息产业自身情况看,存在以下五大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整体效益不高。软件产业比重严重偏低,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水平还有差距,电子信息产品附加值低,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行业基础技术研究滞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和应用技术水平不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三是业务创新能力不强,网络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依靠开发新技术新业务、扩大产业链来促进发展的机制。

    四是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法制建设须进一步加强,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还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不适应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需要。

    五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差距较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不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总体看,我国信息产业大而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