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代表委员给出四大药方
来源:大河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药方一

  降低行政成本

  不久前,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到云南玉龙县一个村子去考察,全村2600人,共有5个民族。“村委会主任和书记几次告诉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300元,

至今村里连电话都没有。该村所在镇的一个中学里,住着上百名学生的宿舍已经明显倾斜,岌岌可危,仅靠后墙的十几根木杠来支撑。”

  对此,任玉岭委员很是感慨:“我们不少党政机关在用钱上的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是非常严重且令人怵目的,这不仅同‘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也因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过快和管理过宽、随意性较大,导致腐败的滋生。”

  “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任玉岭委员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还在上升。将2003年行政管理费用同2000年相比,3年内增长192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

  任玉岭委员特别指出:“很多行政单位,自己建了豪华办公楼、豪华会议室往往闲置不用,却要跑到郊外的培训中心、招待所、温泉城,以每人每天数百元上千元的消费去开会。这不仅存在极大的浪费,而且有腐败的黑洞。”

  记者近日参加了某部门的工作总结会,这个总结会竟然开到了五星级酒店。这家单位领导还说:“大家一年工作十分辛苦,一人一个标准间。”粗略估计一下,会期两天,与会100多人,按每人一间标准间约需300元钱,算下来仅住宿费就6万多元,这还不包括会议场地使用、会务用餐等各种费用。

  “现在五花八门的调研考察,各种各样的会议和论坛让‘会议旅游’、‘考察旅游’统统穿上了合法外衣。此中浪费有多大,黑洞有多深,绝不可以低估。”任玉岭委员说。

  对此,洪可柱代表认为,这些不仅加大了财政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而且挤占了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洪可柱代表认为,造成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未能真正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

  洪可柱代表表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改革我国行政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并突出解决当前行政效率偏低、成本过高等问题。

  任玉岭委员建议,要认真调整现有的财政配置结构,改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积习,减少行政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禁止党政机关设立“小金库”、公款旅游、公款读书、私客公待等。对办公楼建设用地,装修标准及使用面积有所规定,禁止在办公室设卧室,装桑拿等。同时要管好接待费用。

  王雅安代表建议,要加快公车使用改革进程。岳清友代表认为,推动公共管理改革的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全球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

  药方二

  遏制“政绩工程”

  “票子白花了,工程白搭了”“干部扛锦旗,群众饿肚皮”……基层老百姓用这样的顺口溜,表达了对形形色色“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不满。对此,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少数地方搞建设一味地贪大求洋,极大地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必须加以遏制。

  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某市要扩建一个国际大机场,为此耗资3.2亿元,后因客源严重不足,在勉强营运1年后,被迫关闭;重庆市忠县年财政收入只有六七十万元的黄金镇,却耗资500万元,建起了“天安门”城楼样式的办公楼群,而被征地的村民,至今未拿到补偿款……

  郭松海委员认为,“政绩工程”体现了一些政府官员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作风,他们凡事眼睛向上看,只对上不对下,“只要搞出政绩,让领导看到”,上级对于下级有了好感,最后就会把搞“工程”的干部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上去,这是以“政绩工程”为主的各种工程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满仓代表说,遏制“政绩工程”,不仅避免铺张浪费和滥用职权,而且可以切实减轻人民负担,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同时,应构筑法纪制约机制,要实施“责任行政”,对那些热衷于“政绩工程”、不干或少干实事,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绩实效的官员,应追究其责任直至罢官免职,严重渎职或造成严重浪费的要绳之以法。

  药方三

  治理机构膨胀

  提起降低行政成本这个话题,一些代表委员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问题。由于财政、干部管理等制度方面不完善,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引发分配不公,滋生腐败。

  2005年中编办会同中纪委、监察部、中组部、财政部等部委曾对河北等10个省区市的101个乡镇进行了联合督察,发现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守住“只减不增”底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地方严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另外,乡镇人员“出口”不畅,“进口”压力大,很多乡镇上一轮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仍依附在乡镇。减人渠道不畅,而增人的名目却很多。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宇认为应当明确几个立法的前提:国家编制立法应明确规定,定编定员的建议权在政府,但审查批准权应属人大;要以法律的严肃性禁止和惩治在编制工作中任何形式的先斩后奏、转而不奏,以及吃“空饷”等违法行为;要总量控制、逐渐减编、永不增编等。

  据了解,2006年中编办将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在乡镇全面推行“编制实名制”,做到定编到人。二是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将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纳入乡镇政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用好“12310”举报电话,及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查办。四是协调地方组织部门将确保“5年内只减不增”目标纳入县乡党政领导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药方四

  透明财政预算

  “除涉及国家安全、法律规定不公开的以外,机关及事业单位的预算都应向社会公开,让人民知情,允许舆论监督。”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汉宇日前作上述表示。

  审计署去年审计的38个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中,违规问题金额达90.6亿元,其中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实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资金10.7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

  在全国两会前举行的湖南省人大会议上,125个省直部门的预算草案首次全部提交人大代表审议,科目由过去的“类”细化到“目”和“项”。此前的长沙市人大会议也第一次审议了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支出草案,包括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20个市直单位。

  据了解,财政预算是否公开、透明,效果大不一样。湖南省衡阳县政府去年编制了详细的财政预算报告,不但交给人大代表讨论,还向社会张榜公布。县政府根据反馈调整预算方案,通过清理机关无编人员、临时工、停薪留职人员和压缩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的接待费,一年减少财政支出1000多万元。而财政预算节省下来的钱,则用于解决基层干部和教师工资欠发问题。

  陈昌智委员建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中国财政体制;严格财政转移性支出管理,加强社会监督;调整财政支出方向,优化支出结构;整合公共财力资源,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领域。严格购买性支出中的公用经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建立新型的财政支出测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