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明确"十一五"时期7项水文重点工作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更新时间:2012-04-13
(郑州4月4日讯)在最近召开的2006年河南省水文工作会议上,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扬大勇指出,实现"十一五"时期水文发展目标,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重做好7项水文重点工作。
  一是立足防汛抗旱,做好水文测报预报工作。"十一五"时期,要着重突出水文测报预报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测洪标准,做好国家防汛指挥系统12个水情分中心的建设以及开封局的水情通讯网络建设,加强基层通讯网络的持续建设和分中心防汛减灾预报系统的全面研发工作,力争实现重要水文站能施测百年一遇洪水,所有中央报汛站20分钟内传到各所属水情分中心,30分钟内传到部水文局;加强对水情和水文预测预报技术的深入分析研究,完善水文防洪测报预案,做好洪水预报系统、会商系统以及全省14处地市勘测局的雨水情监视预警系统等水情信息服务系统的完善建设,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和延长预见期;加强对山洪等特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水文应急测报能力,减少各类灾害损失,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级政府的决策需要。
  坚持防汛抗旱并举,推进旱情、墒情的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墒情监测站网,更新原有121处墒情观测点的监测仪器设备,加强墒情的深入分析研究,推进旱情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实现对农田墒情、地表水、地下水等信息的综合查询管理,为全省抗旱决策指挥和水资源优化利用提供重要依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文支撑。
  二是提升水资源监测分析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拓展水资源监测服务领域,加强监测自动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服务,为构建节水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一要大力推进全省水资源监测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应急监测能力,加强对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监测、南水北调受水区的水资源动态监测、大型灌区水量的监测等;加快全省地下水监测井网建设,逐步改变传统落后的地下水监测方式和手段,力争到2010年全省地下水监测井达到3530眼,完成省地下水自动监测中心、市地下水监测分中心和覆盖省、市、县、测井4级的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采集与传输网络系统建设。二要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调整充实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省市界水体、饮用水源区、保护区的水质监测和分析评价,推进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提升地下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能力;提高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应急监测服务水平。三要根据河南水利"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要力争解决农村800万人的饮水安全,水文系统要继续围绕这一目标,按照上级安排做好各项水质监测工作,为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好技术服务。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工作力度,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新的服务领域,争取在水土保持等方面有所突破,为经济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水文经济增长。
  三是夯实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水文现代化。一要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调整规划思路,规范编制体系,为增加水文投资创造必要条件;二要进一步调整、充实、优化水文水资源站网,在"九五"、"十五"基础上,认真抓好剩余29处水文站和25处水位站的改造建设,推进实验站、城市水文站的试点、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做好水上防汛抢险快速反应设备配置和全省水文站网管理系统建设;三要加快完善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勘测局机关调整建设和勘测局基地监测设施建设,造就基层水文应急机动监测队伍。要做好永城、西平、新蔡、三门峡、济源、鹤壁、固始等基地建设,改造洛阳、郑州、驻马店、安阳、信阳等局办公条件;四要积极抓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大力争取工程带水文项目,有力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五要加大先进仪器引进力度,为"八五"、"九五"改造过但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重要水文站更新配置先进水文仪器设备,努力提高前期改造站测报仪器设备的现代化装备水平,继续引进标准较高的水质化验仪器设备,使水质监测分析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六是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三项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和审计力度,确保"三个安全",争创优质工程。
  四是提高水文科技服务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水文事业改革与发展实践,大力开展水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加强对测验方法、水量水质结合的分析评价、流域及区域的水文规律等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搞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水文科技进步。完善水文数据库建设,开展地下水、水资源、墒情等数据库建设,完善水文基础数据库和防汛等子数据库建设,加快各项专业应用系统如水情信息服务系统、水环境监测GIS管理系统等的完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逐步改变以刊印本、公报和报告为主的信息发布方式,丰富基于网络查询的服务范围和内容,建成集雨、水、旱情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基本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广泛地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提供信息服务,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能力,依托水利宽带网实现水文电子政务,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初步实现水文信息化。
  五是推进水文行业政策、法规和体制的完善健全。在《河南省水文条例》出台的基础上,加大宣传贯彻力度,深入调查研究,加紧制订相应的合理化实施细则和方案,用法律武器维护水文部门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理顺水文事业的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等,逐步解决制约水文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水文行业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水文工作走向规范化、法治化管理的道路;推进水文站流域和省共建共管的双重管理体制建设,抓紧完成其余水文站的科级建制,完全理顺基层测站管理体制;切实加大省水文局机构升格的工作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时期有所突破。
  六是加强水文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坚持完善单位、个人两方承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教育和人才培训资源。针对我局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省局党委提出了"312"计划,即到2010年,将重点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从目前的4人增加到30人,培养10个高层次的党政管理人才和20个经济管理人才。在专业技术人才中,高、中、初级人才结构由目前的1:3:5提高到1:2:3。大力提倡继续教育,办好一个60人本科班、一个80人大专班和一个研究生班,使全系统的研究生学历从目前的35人增加到100人,本科以上学历从目前的20%提高到50%以上;进一步从各大高校引进优秀毕业人才尤其是学习水文、水资源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水文现代化相适应的队伍。
  七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健全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水文的一致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水文。全省水文系统广大干部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形成团结奋进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更加深入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