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为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提供范式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06-04-2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新世纪,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需要建立民主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程序,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作为支撑。

  电子
政务就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政府管理理念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信息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及条块分割的制约,把政府的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对企业和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子政务将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政务的公开透明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手段。

  第一、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使政府的角色和管理观念发生变化,建立一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将更方便、更快捷,对公众意见和要求的反映速度也大大提高。可以说,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强化政府作为服务者的角色以及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传统政府的工作模式是以政府为中心,而电子政务的推行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即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企业和公众作为客户进行管理和服务。现在,通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展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共识。

  第三、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优化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提升政府的沟通效率和行政运作效率,简化行政运作程序,降低行政运作成本,从而节约政府经费与开支。

  第四、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促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通过实行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相关信息以及政府业务流程处理的公开化,从而可以加强对政府行政过程的监督,减少传统政务工作的暗箱操作,实现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减少或降低腐败产生的机会。

  第五、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建设和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使政府在做出决策前,可以广泛了解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另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促进了政府决策的分权化和民主化。在政府决策时,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决策,有关专家的意见也能得到及时的反应,公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大大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子政务成为当代政府管理创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我国“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张。党的十六大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工程等几个阶段,开始步入发展期。现在各级政府已经初步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

  我国政府网站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中国政府网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最近几年,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整体上,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水平还处于政府信息发布的阶段,不能满足政府与公众之问的双向互动要求,门户网站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它的建成将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要发展电子政务,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理念,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并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子政务的构建。当然,在我国这样一个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国情比较复杂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电子政务也面临较多的困难,如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立法滞后问题、重复建的问题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发展电子政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风险同在。所以,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电子政务为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提供了较好的范式。信息时代的政府要成为学习型的政府,要勇于学习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善于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立的电子政务必将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

  2006年电子政务的八大趋势

  趋势之一:电子政务的行政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正在启动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可能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行政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趋势之二:改变“自建自管”的建设模式,实行“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避免重复建设。针对电子政务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近几年各地摸索了很多经验,目前各地对电子政务的共识就是走向“数据大集中”。

  趋势之三:更加重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部门利益引起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难题,2006年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缓解。

  趋势之四:协同政务将继续引领电子政务建设的潮流。协同政务是电子政务的最高境界,把政务管理活动留在虚拟世界,在网络上把现实的各种政务活动协同起来,各个部门能够协同办公,协同为公众服务,协同为企业提供服务。

  趋势之五: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为契机,各地政府将对各部门的网站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门户网站,给企业和公众提供“一门式”服务。

  趋势之六:IT管理尤其IT外包将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归属不同,信息化的侧重点也自然不一样,推进的角度也不一样,实际上对电子政务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提出了整体的IT管理,即组织设计、系统管理模式等。

  趋势之七: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会被更多政府所接受。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服务、为公众服务,这就要求必须树立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价值,以企业和公众作为电子政务的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给企业和民众提供服务。

  趋势之八:电子政务建设将更加重视国产软硬件,对国产软硬件的采购额将持续上升。同时,在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中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加重视用国产产品构建电子政务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