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北京" 政府上网工程基本完成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十五期间,首都信息化工作实现了较快地发展。政府上网工程基本完成,电子政务稳步推进,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信息化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有效地推进了首都现代化进程。以“首都之窗”、“燎原行动计划”、“百万家庭上网工程”、“数字信息亭”、“校校通”等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充分展现了北京市的信息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北京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在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中,电子政务系统与城市的管理水平关系最密切,是“数字北京”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化城市产业效益最直接的应用,同时也为企业、家庭进入数字化领域做出了引导和示范。数字城市的数据资源的建设是电子政务支撑政府决策指挥、协同办公、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主要基础。实现“数字北京”建设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的无缝衔接,对实现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发挥基础性推动作用。为激励信息资源共享、政府网站建设、基层信息化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项目的发展,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在大会上对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教委、西城区政府、东城区政府、顺义区政府、东城区信息中心、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内务部社区居委会单位,海淀区新办组织机构代码证服务等项目,以及张湛等146名先进个人,所做出的突出成绩和示范带头作用予以了表彰。

  市信息办主任朱炎同志在大会中指出,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要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落实市委常委会提出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逐步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首都经济发展”三大任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五”信息化规划的各项任务。信息化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十一五期间,首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围绕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全面建设“数字北京”的目标,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施以支撑信息化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信息惠民”计划;以提高党和政府在信息化条件下执政能力为目标的“信息强政”计划;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的“信息兴业”计划的三大主题计划。完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任务;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任务的二大基础任务。加速推进“数字奥运”专项工程,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促进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即“三二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奠定信息社会的基础,完成“数字奥运”的各项任务,达到现代国际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为逐步建成信息社会打下基础。

  具体在2006年,奥运筹备工作将成为北京市的信息化工作的众重之重。在计划中将大力协助奥组委提出奥运指挥调度平台网络实施方案。协助奥组委解决集群通信终端赛后利用问题。确保数字电视大厦工程进度。以奥运场馆周边道路信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通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奥运网站信息安全保障和应急方案,完善和丰富首都之窗门户网站。推进虚拟奥运博物馆等数字奥运项目。修订赛时无线电管理相关政策法律,开展无线电频率清理及奥林匹克中心区电磁环境监测工作。

  2006年,对于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面,北京市将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网络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推动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促进村务信息公开。推广适合农村需要的信息化系统和技术,构建面向农村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继续建设农村“数字家园”计算机网络培训室,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化培训。开展北京郊区“数字化乡镇”的建设规划与标准研究,启动信息化支撑和谐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工作。

  加快《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立法建设,以及相关执法机制的建立。促进完成信息化基础性标准的制定,开展标准实施性效果评估。组织信息化法规、标准宣贯培训。建立北京市信息化人才库,筹备首都CIO培训基地并开展CIO人才培训。深入开展信息化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研究,深化信息化管理机制和推进体制研究,抓好试点和推广工作,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全面推动信息化工作。

  本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展示了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度首都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明确了未来首都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方向,针对奥运会的到来制定了全面、详实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为“数字北京”战略目标的完成,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筑了信息化服务的基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