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专家独到见解为泉州市加快发展建言献策
来源:泉州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编者按

  昨日,“辉煌泉州·活力泉州”论坛圆满落幕。作为泉州地改市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8位专家学者在昨天论坛上围绕物流业发展、城市品牌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泉州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回顾,并为泉州今后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建言献策。本报记者对8位专家一一进行采访,以下是他们的独到见解,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应把物流优势转为经济胜势

  采访对象:黄良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的公路、铁路运价分别只有美国的1/2和1/3,但物流费用却高出美国50%。单是2005年一年,中国就多花了1.82万亿元的流通费用。”黄良文说,这是物流业创造价值的最好体现。泉州拥有巨大的物流优势,良好的港湾、发达的商业和文化,把物流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是泉州走向又一个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黄良文认为,培育成熟的物流业,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极为关键。完备的网络信息系统要靠现代化物流业的支撑。黄良文表示,建设物流信息平台,需要经历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信息平台,包括为所有行业服务的基础信息、网络建设等,其次要建设类似运输、仓储、通关、货代信息化等功能平台。最后是诸如纺织、建材、石化等各行业的专业平台信息化。

  “未来泉州物流发展需要更加重视物流规划、人才引进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黄良文说,泉州物流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和众多专业市场的商流优势,将物流业培育为泉州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报记者林绿波实习生蔡潇璇

  转移劣质企业承接优势企业

  采访对象:林峰(华侨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近几年,泉州处于劳动力短缺的时期,有的企业甚至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林峰认为,泉州的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企业(如服装业、鞋业、纺织行业等)面临一个升级、转型或转移投资的现实课题。

  林峰说,泉州不少行业在行业价值链的分工中处于最底端,如鞋业、服装业,产品利润极低。在生产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小企业很难生存,因此泉州必须把劣质的产业转出去。但并不是说把所有的东西都转出去。“一个企业如果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那么劣势就在加工业方面”,泉州企业可实施“总部留在泉州,加工线移出去”,把企业的竞争力从廉价加工转移到技术研发、品牌及质量上,集中力量增强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

  “在重构价值链的同时,要承接优势的产业。”优势的产业就是指技术密集型跟资本密集型产业。“十一五”期间,泉州主要是培育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汽车及配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几大新兴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承接优势企业时,必须引导产业向“节源型”、“节能型”、“环保型”方面优化调整,并尽力延长这些企业的生命周期。本报记者黄小玲实习生蔡潇璇

  发展农村经济乡镇企业打头

  采访对象:郭宝琛(中共泉州市委政研室调研员)

  “五分天下有其四。”这是不少人形容我市乡镇企业地位的词语。郭宝琛说,早在1986年,乡镇企业就已占据了泉州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到了2005年,我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350亿元,继续在国民经济中领跑,并成为带领农民从走出温饱到迈进宽裕型小康的道路中最重要的排头兵。

  “乡镇企业深深植根于农村,它的率先崛起和持续发展,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全面提速的首要原因。”郭宝琛说,地改市后,我市走出以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为龙头、以乡镇企业力量强大的专业镇为中心,向周围乡村辐射的特色之路。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税收和公共财政的主力军,极大服务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减轻了农民税费负担。在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线、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等多项措施的引领下,我市分别在1996年和200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小康和宽裕型小康。

  郭宝琛说,20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成功实现了从16.5亿元到3350亿元的飞跃。下一个五年,我们应当用现代企业制度包装乡镇企业,用体制、技术、管理创新带动乡镇企业,继续充当农村经济的活力之源。本报记者林绿波实习生蔡潇璇

  利用绩效评估深化效能建设

  被采访人:庄锡福(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地改市20年来,泉州发生了巨大变化: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泉州经济的腾飞,也呼唤政府转变职能,以更好地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经验来看,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演进大体有两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一是适当引进市场机制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二是引入治理与善治理论以吸引公众参与。前者以企业精神改造政府公共部门,将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给企业,“政府只作为掌舵者而不是划桨人”;后者主张广泛发动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政府管理,实行官民合作,政府把更多的职能转移给“第三部门”或NGO(即除政府、企业之外的非政府组织)。

  绩效评估框架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某些部门和单位效能建设意识不强、效能建设运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绩效评估所蕴涵的巨大潜能未充分发挥。今后,泉州应致力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管理的新公共服务模式,倡导“一场基于公共利益、贯彻民主治理理念和全力推动公民参与的运动”。政府从“统治”和“管理”向“治理”和“善治”的转变,其实质是权力回归社会的过程。如何在今后彰显公民参与,以及效能办与被督查单位的互动也就成为未来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本报记者洪佳景

  让游客了解泉州让世界熟悉泉州

  采访对象:陈少牧(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泉州旅游怎么发展,陈老师给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市民买东西喜欢买自己熟悉的品牌,“熟悉”两字具有很多附加价值。因此,要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就必须让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对泉州旅游有更多了解。

  “旅游,就是要感受文化差异。泉州历史文化别具一格,因此文化旅游应该是泉州旅游的最大卖点。”泉州具备了文化差异的条件,就必须提高城市知名度,因为游客们更愿意去一个熟悉的城市旅游。泉州旅游当前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景点小而散,距离又远,游客没有办法在一两天里看尽想看的所有景点。因此,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把各处景点串在一起,成为泉州眼下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作为沿海城市,泉州的海上旅游却几乎为零。对此尴尬,陈老师认为,海上旅游很有开发潜力,但目前受种种因素影响,开发时机尚未成熟。“待时机成熟,可以开放一些海岛游,开展游艇、钓鱼等旅游活动。”此外,沿海大通道开通,如果吃、住等软硬件设施跟上,也能进一步促进海上旅游的开发。本报记者黄小玲

  南少林可担当泉州战略品牌

  采访对象:刘向晖(华侨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泉州各方面发展都很不错,就是在提升知名度方面略显不足。如果能够通过打造泉州的品牌体系,扩大泉州城市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跟随度的话,这对泉州的发展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泉州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泉州在国际花园城市申报以及中国魅力城市评比的角逐中都取得了佳绩。但这都是单一的品牌,而且精品品牌少。因此,泉州迫切需要打造一个知名度高、导向性好的战略品牌。

  他认为南少林可以担此重任。南少林品牌具有7个显著特征,即品牌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品牌导向性好、认同性高、竞争力强、可行性强、关联性好。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少林,体现着泉州城市的精神:敢拼、会赢、自强不息,具有历史价值,又有很好的导向。可以说,南少林具备的特征是泉州市的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更适合担当泉州城市营销的战略品牌。“战略品牌未必是惟一品牌,可以从南少林做起,构建城市品牌体系,带动泉州过渡到品牌之都。”本报记者黄小玲实习生蔡潇璇

  走信息技术之路加大高科技应用

  采访对象:欧阳钟辉(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

  依靠传统产业和民营经济,泉州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现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及相关的信息经济稳步发展。

  社会一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占有量及其获取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强弱以至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信息获取成本也成为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赢利水平。信息经济对经济结构、企业创新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泉州的下个二十年,必须走信息经济的发展之路,加大高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泉州市“十一五”经济发展阶段,区内八大经济板块休闲服装名城(石狮)、鞋都(晋江)、建材之乡(南安)、树脂工艺之乡(丰泽)、石雕之乡(惠安)、工艺陶瓷之乡(德化)、乌龙茶之乡(安溪)、芦柑之乡(永春)如能深入推广信息经济在相关产业链的应用,泉州市“十一五”期间因此将获益匪浅,各经济板块同比增长5%至15%不是不可能。本报记者洪佳景

  从六个方面推进民营经济新跨越

  采访对象:游孙权(泉州市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造’精神,从六个方面全面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游孙权阐述了如何实现泉州民营经济新跨越。

  推进产权融合,争取更大作为空间。引导民营企业走“杂交经济”之路,以规范化股份制为主要形式,鼓励民营企业选择中外合资、改造上市等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品牌战略,积极扩大市场份额。支持民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资本、技术、市场和品牌的有机结合。推进载体建设,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充分发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中的载体作用。推进平台共享,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博会”、“鞋博会”、服装城、鞋都等会展活动以及产品检测中心等共性项目的功能作用。推进素质工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民营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推进职能转变,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强化政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共职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导民企合理竞争。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促进行政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