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缺失,政府上网沦为“烧钱工程”
来源:扬子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5月11日,中国“数字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扬州举行,电子政务流弊成为争论焦点,多位权威专家直言:政府上网,必须面向社会,以公众需求为本,注重效益和效率,解决网上公共服务缺失,否则,忽视应用,与需求脱节,电子政务只会沦为“政绩工程”、“烧钱工程”!

  “网上政府理应比现实政府更好!”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说,提供讲究实效、人人受益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对政府信息化的最大需求。推进电子政务,应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据欧盟最新研究报告,电子政务分四个阶段。首先是“基本在线”,把政府管理搬上网。其次是各部门“在线服务”。再次是“创新转型”,按业务流程,在网上提供跨部门公共服务。最后是“新型治理”。这是个空前开放、民主的新型政府,包括企业、公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随时能进“市政大厅”,表述意愿,碰撞互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当前,国内电子政务还属于基础阶段。全国政府网站超过1万个,每年电子政务投入达上百亿元。不过,从提供公共服务角度来看,政府网站却是十网九空!多数政府部门上网,还是以部门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网上内容,要么摘摘抄抄,不知所云;要么盯着部门活动、领导讲话,搞得像黑板报。所谓“便民服务”,就是天气预报、话费查询之类。以部门为中心,衍生网上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各铺各的摊子。如此网上政府,难以吸引社会眼球,大家不知政府网站有何服务,应用很少。即便用了,也不方便——各部门缺乏整合,老百姓上网办事,一家一家“跑断腿”!

  在现实时空中,政府正在转变职能,整合分散的公共服务,推出一站式行政中心,方便企业和群众。到了网上,怎么出现倒退?

  网上政府出现的问题,不是网络的错,恰恰反映了现实政府的体制弊端。为什么各部门不愿把所有行政审批放上网?技术不成问题。一旦审批上网,必须按指定收费标准,在规定期限内办好事。权力运行“阳光化”,少了“弹性”,少了寻租机会,谁还愿意?为什么不能按服务项目,跨部门组织网上公共服务?利益部门化是根本。新办一家企业,要上多少部门网站登记?工商、税务、质检、外经贸……有的审批职能网下重叠,网上打架,办事者只得重复报批,进一个门交一遍钱。而有的公共服务,无利可图,网下部门踢皮球,网上也是无人管。部门整合服务不成,共享信息也不成。有的部门封锁信息,打着保护隐私,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旗号,逼你拿钱来买。

  作为公共部门,提供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政府上网烧钱多,效果差,核心在服务意识缺失。社会需要政府网站干什么?做好公共服务。明白这点,政府上网才能锁定服务,才能整合起来,集中服务。从方便公众来说,无论从省到乡镇(街道),还是横向各个部门,完全可以挂到一个平台上。专家们呼吁,要“软”“硬”并举——用红头文件,用财政手段,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协调部门利益,突破网上部门割据。少铺摊子,省了信息化成本,也省了社会办事成本。今年,北京对69个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逐一梳理,希望以需求为中心,提供跨部门网上服务。

  改善网上公共服务,效益导向很重要。这方面,英国人经验值得借鉴。几年前,英国政府花了8000万英镑,建好庞大的网上政府。到2005年,政府如愿以偿,把所有政府部门,所有管理事项搬到网上。然而,他们很快发现,网上政府门庭冷落。于是,政府把网站名字由“英国在线”改为“直接政府”,经营重心也从管理转向服务。他们聘请专业中介,向企业和民众调查:为何不上政府网站?希望得到哪些网上服务?等等。按调查结果,网上政府重建服务体系,按大众最旺盛的需求,按年龄、方式等个性化需求,为所有群体开展公共服务。网上政府还培育连锁经营。在商业银行网站开设窗口,银行用户登陆银行网站,除了办跟钱有关的事,还能办理与政府有关的事。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调查公众对网上政府满意度。

  信息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的火车头。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政府信息化进展很快,“两横一纵”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初步建成,县以上政府90%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希望江苏政府上网走快走好,为全国树个样板,让更多群众足不出户,轻点鼠标,能办更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