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11个行业出现或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各种基础原材料“瓶颈”又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需要用新经济来代替传统产业。信息化是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已经引发并在推进全球性的产业革命。20世纪下半叶,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直接催生了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并引发体制上的变革,改变着现实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许多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代表和核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又具有高渗透、高效益、智力密集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发达国家巩固和加强其战略优势,发展中国家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20世纪90年代,我国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我国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6.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30%。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
然而,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数字鸿沟有所扩大等。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战略目标,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信息化,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现代经济中,信息不仅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资源,而且使用越多,创新越多,边际效应越大。据估计,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约90%,工业经济约为60%,而信息经济可将这种依赖程度降低到不足
20%。中国是一个高耗能、高耗原料、经济比较落后的消费大国,目前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指标分别比发达国家高出2至10倍。通过加快推进信息化,完全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中国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节约增效,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信息产业是高投入的产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科研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需要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金融与现代科技是相互推动的,金融运行的效率与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据统计,发达国家95%的金融创新都来自于信息技术。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采用信息技术,金融企业可以设计出复杂的金融产品,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和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电信业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银行客户和电信用户的范围越来越重叠,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和交易依赖于银行与电信的紧密融合来实现。200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完成在全国的推广运用,直接连接1500多家金融机构,涉及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系统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45万多笔,金额达7000亿元,每笔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
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那样的发展道路。现实的选择是“两化并进”,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业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我国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