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曾经萦绕中国软件业多年的话题,是正在上海举办的世界软件工程大会的主题。关于这个问题虽有多种理论阐述,但上海软件业的“现实主义”的回答更加耐人寻味。
短短5年,收入增长9.6倍,软件出口增长14倍,从业人员增长5.9倍,对于那些年增长率个位数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上海软件业令人炫目的进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可是上海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数字。“我们只是比全国的增幅略高一点。”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的官员有点轻描淡写。像所有行家一样,他们更看重支撑这些数据的内在因素。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说过一个笑话:“在中国,即使饭馆老板也喜欢谈整个餐饮业的未来愿景。”这么多年,中国软件业时时陷入这样的误区。上操作系统还是搞应用软件,做本土软件还是搞技术外包,编行业软件还是写通用软件,选自由软件还是跟随微软?长时间的理论探讨集中在战略和技术选择上,而软件业的出路依然迷雾缭绕。
在这些探讨中,上海人的声音不大。他们把力气使在了其他方面。抓住工业门类齐全、经济门类多、社会服务需求量大的优势,社保卡、银联卡、交通卡从零起步,覆盖上千万市民,系统之庞大,全世界都为之叹服;海关作业联动、信息安全保障、钢铁企业管理,牵动诸多行业,内容之繁复,跨国企业也视之为挑战。上海的软件企业,就是在这种需求和动力的拉动下成长起来。它们的故事告诉大家,一个强大的软件业不可能孤立存在,只有务实地参与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之中,为它们提供服务,软件业才有振兴的希望。
编过程序的人都知道,软件里面有很多“如果……,那么……”的句式。在应用软件中,可以说每个“如果”都代表着一种用户的需求,设想的“如果”越多,软件的使用就越方便、满足需求的功能就越强大。上海服务业的精细程度,在国内堪称首屈一指,软件企业把这种精细的风格带入程序设计,以人性化见长,靠挖细节取胜。正是有这样的法宝,他们才有底气放出豪言:“上海是全国最有条件发展软件产业的城市之一。”
在外人眼里,上海发展软件业的优势不只是精细,更包括规范。软件工程的兴起,让软件业走出了程序员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很多时候,欧美人也好,印度人也好,编写的程序都很长很笨,但标准化、模块化、构件化的意识很强,就像一个规范的交通系统,忙而不乱。在这一点上,上海跟他们有相近的一面。规范和秩序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让上海的软件工程师遵循CMM、ISO等工程标准,似乎比其他地方的同行来得容易。
有了这样的背景,再加上众多留学归来的软件人才和外语能力较强的本地员工,上海企业的国际视野自然高人一筹,承接软件外包服务等国际化项目的潜力也就大有挖掘余地。
软件业的发展壮大不只是技术的,更是文化的。上海的探索为中国软件业的振兴提供了一种文化视角,也为中国软件和谐融入世界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