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信息中心规划与标准建设部副处长陈勇演讲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谢谢大会组织者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讨论社区信息化。软件创新这个词比较新,社区信息化含义非常的丰富,我觉得非常的不好讲,而且我这项工作,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思考社区信息化,包括推进社区信息化都是比较新的,所以今天就是代表我个人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近期的一点工作,同时也是希望能跟大家一起探讨,未来把这个事情做好,提供这样的一次交流。

主要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是社区信息化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社区信息化的理论与模式,最后是讲一下怎么样推进社区信息化以及创新。

社区信息化最近被炒的比较热,包括新闻联播也报道过这样一些事情。从社区信息化来讲,也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高度,有这样几件事情可以说明这点,去年年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第五次会议提高了在2006年任务分工里面提到让民政部前头编制《社区信息化指导意见》,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个。

再一个是2006年到20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中办国办也已经明确这个社区信息化。就目前社区信息化来讲,前一阶段,实际上各地已经做了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模式,总体来看,还是有一些差距,受信息基础设施的制约,另一方面,作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产品的制约,也给社区信息化推进制造了一些障碍。

讲到社区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理解社区的实质。社区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很容易误解为小区,就是我们生活的楼宇,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社区的概念在中国出现是1933年开始的,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是社会组成细胞。这也是一个本质的内涵。这个是从血缘关系的角度来讲的,就是以亲人关系为基础的,以家庭成员为关系的一种组织。另外就是地区、地域,我们生活的比较相近,共同的地区之内必须要有互助,有一些规则和规范,从这个角度讲,就构成了单元的社区。

社区作为人类生活基础、休养生息的环境,是满足人类大部分需要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环境,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历程中所能满足的社区单元。

在美国已经有这个概念已经有100年的时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构建美国的三个基本条件,就是责任、机会、社区。把社区当做三要素之一,可见社区的内涵是非常的丰富。在我国,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善,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头来看,以人为本的提出,可以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很长的一个革命性的提法,从毛泽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以人为本,我觉得这里面有点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人文思想的提出。以人为本,或者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哪些方面入手,现在是从各个层面,包括各级政府也在想各种的办法,社区是最重要的切入点,也是最佳的切入点。就是说我们认为社区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一种微观层面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检验标准。社区建设开始于1986年,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政治局国务院等多次开会研究这个问题。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多次为社区建设做出批示,有一些很好的指示。民政部替国务院起草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里面也提到了社区信息化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今后还有《建设和谐社区的实施纲要》,还有《十一五规划》,还有刚才提到的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我们的城市基层社区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框架正在形成。大家都知道,社区居委会或者街道他们不是政府,但是他们承担的政府责任比较多。我们曾经调查过,他们要向上级上报的表会有100多张表,这里面也是迫切需要信息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社区信息化提供了一些机遇,还有社区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纪是战略机遇期又是风险高发期,社区作为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社区规模已经调整到比较的合理,56%的社区是1000到3000户的人,大概的辖区面积也是比较适中。社区的党委会目前以中青年为主,80%都是20到50岁之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头老太太这样的结构。还有新的社区场所,像爱心超市、社区的文化馆、图书馆、还有社区服务场所的基础设施。

围绕社区信息化,从理论上来讲,目前学术界提的比较多的就是这几大信息化的领域,或者信息化战略里面提到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为信息社会奠定基础,就是未来要实现信息社会,社区信息化实际上信息社会的根,原先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对于基层的群众和单位来讲是难以触及的。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信息化的成果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一定的体会,目前我们进行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做了很多工作,可能还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的实惠。几乎所有的社会基础信息都来自于基层、来自社区。包括房地产的、包括自然资源实际上都来自社区,可以通过社区来收集和汇集。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社区汇聚,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实现价值也需要在社区汇聚。2006年2010年提出的社会信息的概念,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就是社区信息化。

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社区信息化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有很大的市场。社区信息化到底是什么?有很多的美好理想,比如比尔盖茨也提到了,人们未来所有的活动,所有的生存需求都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当然这是非常美好的蓝图了,如果社区信息化到了这个阶段,这个理想是可以使显得,到目前来讲,还是一个期望,我们还不能想的这么远,有地区差异等的限制。社区信息化基于社区公共服务网、社区管理、管理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引用平台和通道。期望与现实之间可能还有一些距离,站在政府的层面上,社区信息必须要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服务。

社区信息化不是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与基础,不可脱离社区建设社区信息化,更不能站在技术人员从信息产业的角度推进社区信息化。它的追求目标不是这样的,它的服务员可以带来广阔的前景。

比较以公共服务为出发点,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政府部门各项管理内容通过社区信息化平台延伸到每个社区。前不久,国务院下发的14号文件提到,“十一五”期间,社区建设的作用,一个是为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为党和政府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引领作用和变革作用。社区建设在很多地区调研的时候发现,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式就是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或者辅助于其他其他实体的组织和单位。信息技术具有对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的导向作用。

社区信息化简单的去看,从信息化的三个主题就是政府企业和公民,这样的,我们认为社区信息化主要着重于解决G2C、C2G、和G2C2C的关系。G2C2C就是政府和居民的关系,很好的解决电子商务的难题,就是居民和商家靠信息流直接实现物流或者说纠纷的这样一些难题。通过社区成为物流的中转的平台,商家把货物传递到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站再送到居民家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是一个很好创造。

还有各地已经形成的一些模式,目前我们也讨论到的广州模式,他们侧重于横向整合,就是各个部委在下面的横向整合做的非常好。还有侧重于电子商务服务性质的杭州模式,还有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形成优化的嘉兴模式。就是把政府的工作或者社区所涉及到的分为三类,一个是事务、一个是政务、一个是商务,包括组织体制进行了优化。目前来看,这三种模式在中国比较多。

在国外,就是美国加拿大,比如加拿大有社区的图书馆,有一些社区资源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公益性的服务,还有印度,它的信息产业发展的非常好,在社区信息化有很好的模式,全国建立了信息中心,他们去年发布了一个文件,准备在全国建立10万个信息中心,就是放一些电脑,供大家上网、还有打印机收发邮件,包括网上购物,建立电子医疗等等。当然还有很多,我们会继续做一些调研和考察。

从不同的方式来分析有不同的结论,基础设施的接入可以由数字电视,宽带入户或者其他的无线网络,终端设备也是多样化的,在事务政务商务上面的融合,还有技术应用,信息资源等等。

前面讲到的各地已经进行了很多很广泛的实践,也有成功的模式,但是从全国来看,社区信息化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这个从政府角度主要要考虑的一些问题,比如很多政府都在考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互联互通的应用。还有一些我们要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平台的整合,必须以业务为中心,我们这个方向会在指导意见的过程中成型,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不便讲的太多。

有这样的目标,全面推进社区信息化,在全国社区普遍建立一体化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机制,我们前不久也已经形成了推进社区信息化的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组,目前是民政部协调,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领导小组的组长是我们民政部的部长,成员都是有关各部委的部长。最后提到了社区信息化带来很多的产业机遇。有基础设施接入,还有软件创新,嵌入式、无线网络、跨平台开源软件也会有很大得计语。希望通过社区信息化标准联盟的形式,对国产的厂商可能会有一些机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