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涛 2020年奠定迈向信息社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 范世涛博士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不
仅是今后十五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标志着信息化成为
我国现代化战略整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国家战略高度正视和积
极应对信息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向信息社
会转型的任务,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战略》在诸多方面丰
富了我国政策体系中现代化、发展模式等概念的涵义,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其影响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显现出来。

  明确中国向信息社会转型任务

  《战略》在系统总结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
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
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
程。明确指出了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与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


  《战略》首次明确提出了向信息社会转型的任务,并初步确定了
迈向信息社会的时间表。这是在从多方面描述2020年战略目标后点出
来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
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
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
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按照《战
略》初步确定的时间表,到2020年要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九项战略重点覆盖社会发展全局

  为实现《战略》确立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战略》部署了九
项战略重点、六项战略行动、九项保障措施。其中,九项战略重点的
前四项是按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来划分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的
中心是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推行电子政务按照改善公共服务、加
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和完善宏观调控布局,实质上隐含着促进
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主线,建设网络文化的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推进社会信息化突出了教育科研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就业
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以及社区信息化,这些方面可看做是信息化的主
要需求方。后面的五项从信息化技术、设备提供方安排,包括完善综
合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建
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战略行动是为落实战
略重点、保障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而安排的,
包括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电子商务行动计划、电子政务行动
计划、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缩小数字鸿沟计划、关键信
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由于六项战略行动是“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的
工作,相关政策估计会较快出台。


  从《战略》部署的战略重点和战略行动不难看出,信息化战略的
整体布局始终贯穿了信息化是覆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
措这一主线,始终坚持跳出信息化看信息化。从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出
发,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作出重点部署。
除了把这些应用领域列为信息化战略重点,另外还考虑了信息化的各
项支撑要素。这一设计思路隐含着对信息通信技术的一种认识,即我
们之所以对信息技术应用加以特别关注,因为其本身的迅速变革不仅
仅限于这种技术本身,更因为信息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新的机
会窗口。如果用发展理论的学术概念来说,就是充分考虑了信息通信
技术的通用目的特性(GPT)。

  信息化战略重视推进体制改革

  在保障措施部分,我们注意到《战略》高度重视体制改革在信息
化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强调信息化要与改革同行。在《战略》中,“
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被视为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
题”之一,具体来说,包括“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
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在战略任务、
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各项安排,其中包括“加快改革,从
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以创造公平竞争环
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为重点,加快转变监管理念”,要求“凡涉及信
息化的重大政策和事项要经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并“要抓紧
研究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
协调体制。加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力度,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信息
化建设上的事权,加强对地方的业务指导”。这些方面都将对我国信
息化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战略要求信息产业关注创新与结构调整

  对于信息产业,《战略》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在战略方针
中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
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因而在战略的目标、重点、优先行
动等方面,都围绕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作出了重点安排;二是《战略》
使用的信息产业概念比现有的通行概念更为宽泛,如采用“综合信息
基础设施”这样的提法,显然考虑了网络融合这一趋势,还比如,很
多地方要求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显然考虑了信息产业的结构调
整这一趋势。


  《战略》的公开发布仅仅是落实战略的第一步。既然国家信息化
战略是覆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其贯彻落实也就不仅仅和某一
个或几个部门相关,毋宁是与所有部门、所有行业相关。在贯彻落实
《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规划、专项
具体政策陆续出台。


  当然,在《战略》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大
致说来,这些难点问题,如三网融合、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编码标准等
等,往往是与体制问题紧密联系。不过,根据《战略》提出的原则,
各部门、各地方通过创造性实践,这些约束信息化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有望得到加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