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税工程”十年磨砺成就辉煌
来源:中国税务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下第一大税种,如何有效解决增值税管理的各种问题,是世界性难题。1994年新税制出台后,由于征管手段落后,不法分子利用伪造、虚开专用发票等手段偷、逃、骗国家税款,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为此实施了以加强增值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金税”工程。时至今日,“金税”工程已经成为保障增值税征收的主要手段,是目前实施最为成功的电子政务工程之一。

  “金税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体上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有效运行的统一征管网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概括说来就是“一个网络,四个系统”。“一个网络”就是建设遍布全国,从国家到省、地、县四级统一的税务专用计算机主干网。“四个系统”就是建立覆盖全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认证系统,交叉稽核系统和协查系统。最终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系统实现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经营状况的严密监控,及时有效地打击涉税犯罪行为。

  在“金税”工程实施之前,犯罪分子利用手写专用发票偷逃骗税的案件层出不穷,国家税款流失严重,国家相关部门曾采用了特殊油墨、水印、荧光等多种物理防伪方法,都未达到预期效果。为切实保障发票的真实性,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中率先采用数字密码技术和“黑匣子”技术实现发票防伪;集成数字密码技术和高速光电扫描识别技术实现发票识伪。同时采用多道防线实现严密税控:在开具发票时,系统自动将发票信息存入税控“黑匣子”中;在每个月的报税期必须通过IC卡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否则将锁死金税卡,使之不能继续开具发票;通过IC卡和“黑匣子”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用、存进行管理和控制,“黑匣子”中的数据只能读取,不能更改;通过系统授权,控制企业的最大开票限额和每月开票数量。此外,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中还建立了严格的密码管理机制,按照最小权力分配原则,实现对密码产品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在税务端,国家、省、地、县四级逐级授权,分级管理;在企业端,实现一卡一密钥、一票一密文。整个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集数字密码技术、高速光电扫描识别技术、微控制器技术、大容量半导体存贮技术及智能IC卡技术为一体,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核心,从发售发票时的源头控制、发票填开时的防伪与计税,到发票抵扣时的识伪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抄报税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监控手段,达到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识伪和税控的多重功效。

  “金税”工程是在中国特色的增值税管理模式下建立起来的,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套复杂、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起点高、技术先进、应用面广等特点,经过近10年的应用、改进和推广,已经建立服务全国159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4000多个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网络,保证了我国税制改革的成功,保证了增值税收入的稳定增长,对公平税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我国税收连续几年稳定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打击犯罪分子利用专用发票偷骗国家税款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利用发票进行犯罪的案件大大下降,一方面减少了公安机关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从扼制犯罪角度看,它又不失为一项慈善工程。在国际上,已经有些国家对我国“金税”工程二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取得的成效也开始被国际相关组织承认。

  “金税工程”获取了全国所有一般纳税人开具的每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第一手数据,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海量真实数据,在此基础上深入、有效地利用涉税数据,对各种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发现经济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此外,“金税”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推动了税务系统及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为税务行业锻炼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化队伍,也规范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提高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了全员的科技素质,带动了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带动了其他税收业务及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金税”工程网络及软硬件平台基础上,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了许多满足行业需要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将税务系统的各个业务环节和管理内容都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达到了科技兴税的发展目标,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