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首创“4+1”模式 市政公用管理实行数字化
来源:常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常州日报消息 目前在我市134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范围内,任何一处口径500厘米的自来水管爆管,市政公用部门只要一点鼠标,马上就能获知周边哪些阀门需要迅速关闭,抢修时间比以前缩短28个小时。公用管线抢修效率的提高,归功于我市市政公用地理信息集成系统的全面建成。省建设部门和国家建设部认为,
这一系统首创“4+1”模式,为公用管线信息的共享和一体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该项目是国家建设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示范工程。市建设局和自来水、排水、路灯、燃气4家公用事业单位以“4+1”模式,开发了供水、排水、路灯、燃气4个专业管线系统,并由4个子系统有机集成了一个综合管线系统。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GIS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成果,在建成区范围内,只要一点鼠标就能全面掌握这4家公用单位任何一处的管线长度、节点、管材、地面标高、埋深等信息,并能根据爆管、泄漏、路灯不亮等情况及时寻找对策,并把分析结果迅速以图、文、声、像一体化的形式提供出来。

  据介绍,该项目的建成应用,将大大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一体化管理,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以往由于基础资料缺乏,无法进行管网建模和准确计算,因此市政公用管线的设计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难免造成投资浪费。而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管网建模和管网平差计算,从而优化管网设计,由此每年可以降低公用管网工程造价5%以上。其次,城市建设中,爆管事件常有发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施工单位对地下管线敷设情况不了解、野蛮施工造成的,爆管停水、停气事故不仅对市政公用单位造成很大的抢修压力,而且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各专业管线数字地图建立以后,可以避免发生相关事故。该项目最显著的功能和特点是实现了各单位资料的动态化、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市政公用服务水平。

  据介绍,未来三至五年,我市将在1864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建成市政公用“数字”地图。届时,将充分利用现有的GIS平台,不断深化应用,挖掘系统潜力,最终形成包括供水、排水、路灯、燃气、道路、桥梁、公交、园林等内容的“8+1”市政公用数字地图,并最终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