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审计,探索现代审计之路
来源:中国计算用户 更新时间:2007-07-05

中国计算用户 

[发表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进入博客]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赛迪网讯】前不久,浙江省遂昌县审计局在对县人民医院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系统的功能让被审计单位也赞不绝口。
“金审工程一期已经结束,我们正在反思自己对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提起金审工程,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主任王智玉说。金审工程是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简称,也就是说,金审工程就是审计行业信息化的工程。

2002年7月,原国家计委批准金审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经过两年建设一年试运行,2005年11月金审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必由之路

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普及,任何一个审计人员都不得不靠自己的双手及纸质的表格去面对计算机、面对财务软件进行审计的尴尬情况。

现在,审计对象已经逐步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了,有的纸质资料甚至已经没有了。靠传统手段审计的审计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进不了企业的门,打不开企业的账。李金华审计长认为,必须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信息化势在必行,不搞不行。

随着审计署在社会上掀起审计风暴、提交审计清单的同时,李金华在审计机关内部连续掀起了三起IT风暴,这就是令审计系统上下警醒的三个“失去资格”。

◆1999年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李金华走了两步重要的“棋”,一是到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亲自安排了打破计算机审计瓶颈的攻坚战——刘汝焯副特派员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审计数据采集分析软件;二是派审计业务骨干充实审计署的计算机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围绕审计业务开发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

◆2004年计算机审计小有建树,相当一批计算机审计骨干成长起来之后,李金华又提出: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了解信息技术,将失去指挥的资格。李金华又把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素养,列为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要求审计机关的各级领导迅速完成从“摇旗呐喊”到“排兵布阵”的转变

◆2005年底,金审工程验收大会上,李金华进一步提出:审计机关的综合管理人员不会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失去任职的资格。至此审计机关的每一个人都被拴在了信息化的列车上。

ABCD0669的故事

王智玉和信息化结缘是在1999年,当时,作为一名业务干部的他,对计算机并不十分熟悉。确切地说,王智玉接触计算机已经十几个年头了,但也仅仅是用来打字而已。

谈到学计算机的动力,王智玉非常直率:什么建数据库、开发软件、信息化,当时想都没想,就是因为字写得不漂亮,抄稿子抄得手酸。他坦言,直到调任计算机技术中心主任前,他还不会装软件,对路由器、DDN更是近乎一窍不通。

1999年6月底,时任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副司长的王智玉,被安排改行到只有11个人的计算机技术中心任职。审计长历数传统审计手段在信息化到来之后的尴尬局面,语重心长地说: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上的应用,靠别人是靠不住的,计算机中心要把任务担当起来。

刚刚调入技术中心,王智玉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同事教他上网,收发E-MAIL,他在新浪上注册电子邮箱,随便起了个ABCD的用户名,被系统告知这个用户名已经被注册,建议他采用ABCD0669作为邮箱的用户名。于是,ABCD0669就成了王智玉的邮箱名,一用就用到了现在。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人问他ABCD0669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涵义。

审计也有Office

王智玉说,微软有Microsoft Office ,金山有WPS Office,我们审计有“Auditor Office”。他说的“Auditor Office”简称AO系统,就是审计署组织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目前已经在全国审计机关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前不久,浙江省遂昌县审计局在对县人民医院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系统的功能让被审计单位也赞不绝口。

审计组在审前调查中了解到县人民医院业务往来非常频繁,审计涉及的2004年至2005年资金流动有几亿元。两年的记账凭证达1万多号,装订成册后有6000多本。县人民医院使用会计核算系统已经近10年,会计电算化基础比较好,因此在审计实施方案中就确定了运用AO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AO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特有的功能非常方便查询、筛选、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既快捷又准确。在统计县人民医院全体职工效益工资的发放情况时,审计人员利用AO系统的查询功能,对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科目进行了模糊查询,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得出了2004年至2005年两年共发放1600多万元的审计结果和明细分录。

根据审计规定,明细分录要求被审计单位核实签字,称作“签证”。由于医院会计核算分别在“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等渠道列支,具体分布在上百本的凭证中。金额又非常庞大,财务人员在“签证”时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核对清楚,最后证明审计结果正确无误。看到AO系统功能如此优异,医院财务人员非常羡慕。在审计实施结束以前,县医院财务人员向审计组提出,希望能转让一套AO,便于医院的财务管理。

王智玉说,其实金审工程一期的成果与AO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有了AO,审计人员掌握了计算机审计的本领,不但审计资格失而复得,而且审计风暴有审计信息化在助力。很多人认为这是审计机关内部的事情,岂不知如果审计机关真的丧失了监督能力,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金审工程服务网站

2005年开通的《金审工程服务网站》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开设的惟一的服务网站。王智玉介绍说,网站开设的目的主要是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负责金审工程一期建设成果的推广。比如审计署开发研制的AO在近百个审计机关部署使用,AO已在审计系统中发放了63000套。这些软件分布在全国各地,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是支持不了的。

经过研究,审计署选择建立网站这种手段为审计信息化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审计人员如果在使用审计软件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从三个栏目里查找相关答案:一是到“咨询室”,在这里已经有网站开通一年多以来答复过的全部3000多个问题,并且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查找很方便;二是到“金审论坛”,看看相关版主是否处理过类似问题;三是到“学习园地”,这个栏目原来叫“知识库”,这里加载的都是“精品贴”。

如果仍没有找到答案,就通过“咨询室”——“提出问题”把新问题传给网站值班人员,由他分配相关技术人员给出解决答案,或者提出进一步解决的参考意见。

地方审计机关如果需要一些建设审计信息化项目的参考资料,可以参考“工程建设”栏目。该栏目细分为审计管理系统、审计实施系统、网络与安全、标准规范四个版块,分别介绍了软件部署流程、使用权申请办法、服务方式等;在“指导文件”栏目,则较为集中地加载了国家信息化、审计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指南等。

石爱中副审计长对《金审工程服务网站》曾提出了三点要求:网站要为金审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网站要成为交流经验、切磋技术的园地;网站要热情宣传审计信息化和金审工程。做到这些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审计署是把网站作为金审工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来考虑定位的,在人力和财力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安排。

我年青的时候在国防试验基地当过兵,那时用行程开关、继电器和接触器来控制设备,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有计算机用,那该多好!

—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主任 王智玉

 

金审工程服务网站主页

 

金审工程服务网站的学习园地,全国的审计人员在这里都可以对审计实施系统进行互动提问。

金审工程简介

 

金审工程是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简称,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确定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国信办、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2年7月28日,国家计委批准审计署开工申请,并于当年下达2002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5000万元,拉开了金审工程建设的序幕。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账簿的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金融、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民航、铁道、电力、石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开始广泛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趋向普及。会计信息电子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会计领域计算机做假和犯罪,具有“舞弊功能”的财会软件时有出现。只具有传统检查手段的审计人员,无法揭露电子化条件下的经济犯罪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审计面临着失去资格的巨大行业风险。

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的作业方式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1998年,审计署提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开始筹备金审工程。

金审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的信息化系统。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法定监督职责。

审计署金审工程一期项目简介

金审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经过两年建设一年试运行,2005年11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9280万元。

金审工程紧紧围绕审计监督职能,明晰现有需求、挖掘潜在需求、预期发展需求,以提升审计监督综合能力作为系统定位;建设中采用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策略;大量采用成熟技术和高性价比设备,充分利用整合原有投资和信息化成果,节约资金,保证质量;结合信息化建设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带动审计方式创新,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金审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项目论证充分,组织实施严密,遵守国家政府采购规定,项目文档齐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期中期末两次审计和竣工验收均未发现违反财经法规问题。

金审工程一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审计管理系统》已在审计署和18个特派办、部分地方审计机关部署使用100余套;《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已向全国审计人员配发6.3万套,按市场价格计算,其经济效益已经数倍于国家投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国家投资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审计机关进一步发挥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作用,所产生的间接效益更远远大于能够计算的直接经济效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竣工验收委员会主任张晓强评价说:金审工程一期建设用了两年,投资不到两亿,就取得今天的效果,金审工程的经验为其它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