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数字化和村村通将成为今后发展重点
来源:通信产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将于2006年8月23日-2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8月22日举行的主题报告会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十一五’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数字化和村村通两个方向。”

   张海涛表示: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已经成形,将于近期公布,随后国家广电总局将积极推进其芯片和接收机的产业化进程。据悉,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为强制型国家标准,广电总局计划在一年之内完成强制转换工作。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正在致力于三个方向的数字化工作:有线电视、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介绍:目前,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发展最快,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地面数字电视又分为固定接收、车载接收和手持接收三种,前面提到的标准只限于固定和车载两种接收方式,而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手持式业务的标准还在规划当中,预计可以在2008年以卫星接收+地面布点的方式实现商用;卫星电视除了在偏远地区应用外,未来还会成为地面数字电视的补充和传输手段。

    张海涛还表示:在村村通工程中,广电总局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1998年到2005年,已经帮助3000万农村用户看到了电视节目,今后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实现70万个自然村(20户以上的村庄)接受到卫星电视。

    针对三网融合的问题,杜百川表示:“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广电部门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相对电信网,有线电视网更具技术和成本优势,广电部门需要加紧推动数字化进程,以避免电信网的进一步垄断。”(来源:通信产业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上午好!

图为张海涛同志致词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首先我代表国家广电总局对展览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展览会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厂商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BIRTV是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四届,展出的面积越来越大,参展的国际厂商越来越多,展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展览的服务越来越专业,已从国内的广播影视设备展,发展成为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盛会,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工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对于加强广播影视技术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民族工业和广播影视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1月17日,中央领导在广电总局召开的村村通现场办公会上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城市就是重点推数字电视,农村就是重点解决村村通。今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下发的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都将数字化和村村通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数字化和村村通是今年国务院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广电系统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一手抓城市数字化,一手抓农村村村通,解决制约我国广播影视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努力实现广播影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以数字化为龙头,带动我国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

    今年初,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做出了我国目前已进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判断,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广播影视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更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要依靠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巩固主渠道和主阵地,开辟新业务和新服务,推动广播影视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一些电台、电视台已建成数字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节目制播一体化。二是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取得突破,青岛、杭州、佛山、深圳、大连、太原、绵阳等城市已完成整体转换,广西、广东、山东、山西等省区数字化效果明显,有线电视数字化已从试点进入了向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开的阶段。三是数字电视多功能业务不断发展,视频点播、付费频道、高清频道以及本地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电子政务、资讯信息、电视商务等服务正逐步推开,全国已开播100多套付费频道。四是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技术试验取得进展。五是电影数字化效果明显,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取得突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已基本确定,不久将向社会公布。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从有线切入转向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广播电视数字化将面临着更加繁重、更加艰巨的任务,正考验着我们这一代广电人的聪明和智慧。我们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王太华同志提出的广播影视要做到“七个适应”的要求,特别是要适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数字化带来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变化,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凝聚力量,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实现我国广播影视由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过渡,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广电系统的神圣使命。

    当前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统筹制定数字化的总体规划、标准规范、技术政策和实施方案,统一标准,周密部署,分步实施。二是推动广播影视从节目采编、制作、播出到传输、发射、接收以及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逐步形成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技术体系。三是树立数字化带来的开放、融合、竞争、合作理念,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探索广播影视数字化发展的新模式,建立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管理新方式。四是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的自主创新,要着力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特别是要注意技术应用的集成创新。

    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转换主要有四个重点:一是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二是有线电视数字化,三是地面无线数字化,四是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数字化。数字化是广播影视自诞生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变革,是广播影视全行业的技术转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动员部署、全行业参与实践,需要全行业长期的艰苦创业。实施广播影视数字化转换,主要依靠四个主体:一是广电行政部门,二是电台、电视台,三是网络机构,四是电影运营单位。这四个主体的分工定位和任务职责不同,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广播影视数字化。

    广电行政部门是统筹数字化工作的行政管理主体,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主要有五项:一是组织制定广电数字化的总体规划、转换方案、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二是积极沟通汇报,争取将广电数字化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争取发改、财政、税收等部门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调动各级广电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调,周密部署,形成合力,共同实施,确保公共服务,确保安全播出,确保平稳过渡。四是组织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系统内外为数字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组织做好队伍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数字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电台、电视台是推进台内数字化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五项任务:一是推进台内技术设备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二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节目制播一体化体系,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建立满足多种播出方式、多种接收终端需求的节目内容平台。四是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五是探索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节目新形态、服务新方式、发展新模式、管理新机制。

    网络机构是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实施主体,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做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利,在保证公共服务基础上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二是推进有线电视网的双向化改造,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发展。三是加强有线电视网的本地化服务,满足当地居民的本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不同需求。四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的产业化经营,推动有线网络规模化发展。

    电影运营单位是电影数字化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加强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设,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加快电影生产的数字化。二是加强电影数字化存储,建立数字化传输的电影发行体系。三是推动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建立以数字电影院线为主体、固定放映与流动放映结合、覆盖城乡的数字电影放映体系。

    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要处理好模拟系统的数字化转换和发展新业务的关系。推动模拟向数字化转换是全国广电系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发展新业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创业的过程。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总局的总体规划和整体部署,全力以赴,加紧推进,提升广电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数字化带来的新业务的开发,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强化管理,有序发展。在地面数字电视方面,国家将颁布有中国特色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并要求非国家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试验系统要在一年内转换到国家标准上来。根据国家标准,总局正在制定地面数字电视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政策,并为地面数字电视的正式开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地面数字电视,首要任务是转播好现有模拟节目,实现模拟与数字同步播出,确保广电的公共服务。各级广电部门要在总局的统一领导下,严格遵守国家的标准规范、频率规划和技术政策。在手机电视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移动通信网为手机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另一种是通过卫星或地面广播方式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称为移动多媒体广播。按照中央领导提出的自主创新、统一标准、全国漫游的要求,总局正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加紧编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规范,目前正在进行国际频率协调、技术测试、产业开发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地面数字声音广播方面,总局已制定颁布了地面数字声音广播的行业标准,确定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进行地面数字声音广播试点,在此基础上适当开展地面多媒体广播业务试验,主要转播现有广播节目,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总结经验后再向各地推广。

    二、以村村通为龙头,带动农村广播影视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新阶段,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着新的内涵,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央领导明确提出,要把村村通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以超强的力度和超常的措施,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启动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1998年-2003年的第一阶段,解决了11.7万个行政村“盲村”的大约7000万人口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在2004年-今年6月底的第二阶段,解决了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的大约3000万人口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

    从今年至2010年的新一轮村村通,不仅要巩固已建村村通的成果,还要完成大约70万个20户以上“盲村”的村村通任务,还要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无线覆盖滑坡的问题;不仅要兴建工程,改造设施,更新设备,还要调整规划,完善政策,理顺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够免费收到8套电视节目,确保农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权益。为此,我们确定了新一轮村村通的工作思路:按照中央确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基本政策,理顺基本关系,明确基本规范,建立基本秩序,提供基本服务,维护基本权益,确保完成新一轮村村通的各项任务。

    第一、明确新一轮村村通的技术政策。按照1月17日中央领导在村村通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一是对于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的村村通,主要采用我国自行研制、下半年即将发射的直播卫星方式,这种方式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成本低,并且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安全可靠、便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巩固村村通,确保长期通;二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大面积覆盖,使广大农村80%以上依靠无线方式接收的家庭,打开电视机和收音机就能免费接收到多套节目,这是广播电视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防止出现听广播看电视难、听广播看电视贵的问题;三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有线电视联网等方式,提高覆盖质量和覆盖水平,在保证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明确新一轮村村通的经济政策。一是对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各级政府对村村通的资金投入只能用于“盲村”的村村通建设,保证公共服务;对于农村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国家将给予一定时期的免税政策予以扶持。二是调整和完善无线转播的经济政策,转播中央、省、市地、县节目的发射机的设备更新和维护经费,由中央、省、市地、县各级政府分别给予补助。三是对于农村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设备用电,国家将给予优惠的价格政策。 

    第三、明确新一轮村村通的管理政策。一是加强对村村通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防止挪作他用。二是加强对无线发射设施、卫星接收设施的监督管理,强化入网认定,健全登记管理制度,保证设备质量和设备专用,防止卫星接收设施流失到村村通以外的地区。三是建立村村通的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村村通的名单,完善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机构、落实经费、落实人员,巩固村村通,确保长期通。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已编制了“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平台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等,目前正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协商沟通,争取早日出台实施。此外,我们正在制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通过工程的实施,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同志们,我国“十一五”的宏伟蓝图已描绘,大政方针已确定。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斗志,切实抓好数字化和村村通这两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促进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预祝展览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