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替换”之旅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08-03-11

 

 

中间件已经不再神秘,普及成为中间件的当前状态,随着中间件的不断深入行业应用,很多用户开始抱怨:国外中间件收取高额服务费,超出了当时的购买许可证的费用,却不能提供让人满意的服务;系统建设成本压力和运行成本的压力加大,追求合理化系统规划的要求日益高涨;用户希望打破“买断某一、两家厂商的产品”的陈旧捆绑模式,主动把目光投向更多的拥有全线中间件产品的厂商,更加愿意选择高性价比的厂商。那么,这种“替换”真的是可行的吗?

 

功能相近能替换

经过10余年的共同发展,国内中间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已经和国际厂商持平,因而,从解决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这种“替换”是完全可行的。我们以交易中间件为例展开分析,TuxedoBEA产品) TongEASY(东方通科技产品)均属于交易中间件,均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部署管理以及数据库的管理提交等功能,两者提供的编程API 以及 事务流程存在相似之处,使用Tuxedo API编程的应用程序,可以经过平行移植,转到TongEASY平台运行。使用TongEASY可以简单方便地开发出可靠、高效的分布式交易处理应用系统。两者的功能对应表如下图所示:

 


功能/产品

TUXEDO

TongEASY

应用开发:

提供API,供开发人员调用,用于开发整个应用系统

应用部署:

通过配置文件,对应用系统进行部署

应用运行:

提供应用系统运行的环境

应用管理:

对整个应用系统进行管理

应用互联:

可以和其他的应用系统互联,实现互操作

应用监控:

通过GUI界面对应用进行实时监控

 

表格1:交易中间件功能对应表

 

移植简便易替换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TongEASY互换TUXEDO是方便可行的,移植流程如下:

1)         将应用程序中的TUXEDO API替换为 TongEASY API,可以通过函数封装的方式减少工作量(TongEASY API 封装成TUXEDO API的格式,这样几乎不需要改动原来的数据操作部分源代码)

2)         TUXEDO service函数格式替换为TongEASY service函数格式。

3)         替换相应外围功能函数如userlog日志函数等。

4)         进行功能以及性能测试。

 

国产中间件产品能够替换国外厂商的产品,很大程度也跟中间件产业的成熟有很大的关系。2005年以前,用户对中间件基本上处于概念接受阶段。经过10多年的教育,用户现在不仅从概念上接受了中间件,也广泛地在IT系统的建设中将中间件纳入其中。据悉,2005年,许多在建的高速公路,水力工程,卫生防疫,甚至市政基础设施系统都开创性地采用了国产中间件软件,应用效果良好。

2005年以后,在电信、金融等关键业务领域,中间件也开始出现规模性的“替换效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网通等重量级客户率先打破了“核心业务使用国外中间件产品”的局面,同时,国内许多电信分公司的本地网计费系统、营帐系统,以及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保险公司的业务系统也纷纷效仿,从这种替换中尝到“价格更经济,服务更贴心”的甜头,客观上也带动了民族软件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