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政务便民利民增效率
信息化大搜索
几条短信,就可以把以前繁琐的会议安排和通知在几分钟内轻松搞定;一张信息卡,就能把企业排放污水的数据分析迅速发至系统中……披上了移动信息化的衣装,传统的政府公务流程正在悄悄向新一代的电子政务模式转变。而这当中,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信息化“八项工程”之一的政府信息化工程正是其强大的引擎。
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了解到,广东移动目前已经为50多个省级政府机关、19个地级市实施了移动电子政务项目,为广东省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面向政府的一系列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既提升了政府的行政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
提高办事效率打造高效政府
政府信息化的本质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全方位地改变政府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服务。而广东移动将移动解决方案与政府机关内部办公信息系统相结合,通过短信、WAP、GPRS等方式实现手机公文批复,会议活动短信通知等,提高内部办公效率,促进内部信息沟通。
最近,汕头召开了一场有300多人参加的会议,人员报名、排位到最后的通知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汕头市委办公室第二秘书科副科长黄炳壮连连感叹,这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过去安排一场200人的中型会议,整个科室要加班加点忙上3天。而这一变化,多亏了移动公司的智能排座系统。
“只要把接收人的信息全部存储在系统里面,只要写一条短信,发给所有人,10分钟内,我们就能够发送几千条短信,同时,我们还能通过系统的反馈功能知道对方是否阅读,对于没有阅读的少数人,我们会进行二次确认等其他手段通知。”黄科长说,这样一来,以前需要10个人来完成的事情,现在我们只用一个人就能解决,而且效果大大好于以前,每年还能节省下数万元的电话费开支。
政府信息化工程对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可谓功不可没。深圳市盐田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由于流动人口众多,配套管理未跟上,盐田的城市建设经常出现基础设施遭破坏的情况。与移动公司合作上马“城管通”后,即便一只井盖丢失,监督员也会在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传回来,系统马上就会立案传给相关部门,及时得到补救。“以前流程拖得很长、需要几天才能解决的事情,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搞定了,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
转变工作方式塑造阳光政务
除了提高工作效率之外,移动电子政务带来的一些重大变化是很难用数据来衡量的,比如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比如办事透明度的提高。但是,这样的改变,对于塑造“廉洁政府”、倡导“阳光政务”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多年来,通关慢、手续烦、通知不及时、报关现场紊乱、报关员和企业等候时间长等痼疾一直困挠着海关部门。广东移动与海关合作推出的“关信通”,把短信处理平台与海关业务平台相连接,可以将海关业务处理信息迅速快捷地传递给进出口企业的相关报关业务人员,通关的每一环节变化都实现了短信通知,让报关员在收到单证的状态通知后即可立刻着手下一步工作,免去了许多无谓的等候。海关的通关更加顺畅了,形象也改变了。
在汕头,移动政务的魅力则在警务信息化方面发挥了奇效。在与汕头公安的合作中,广东移动通过GPRS/GPS为110巡逻警车提供定位服务,110指挥监控中心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看到在途车辆所处的位置,同时显示出距目标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110巡逻车的分布情况,公安指挥中心即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指令最近的警车前往处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心城区的社会治安防控,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
据介绍,广东移动推出的“政信通”、“政务彩铃”等业务已经在各地政府机关广泛投入使用。目前,全省已有19个市实施了包括会议通知、OA提醒、移动办公、证照服务、工商税务查询、社保医疗信息等政务信息化项目。一个个移动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阳光政务”的逐步形成。
推行便民工程提高民众满意度
据了解,广东移动在实施政府信息化工程时,还与各地政府合作推出了“无线快车式”移动便民服务,通过便民、利民的措施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有效树立高效、开明、服务民众的政府形象。
在广东移动的协助下,很多地市的公安部门如今都陆续开通了“110短信报警系统”,大大方便了群众的报警、求助,特别是聋哑人等特殊人士遇到困难无法准确表达想法的难题得到了解决。据了解,一些地方的移动公司还将其捆绑了手机定位系统,能够快速锁定目标,从而保证了110出警的及时性、有效性,人民群众的安全也在无形中大大增强。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广东移动与税务部门合作开办“税务通”以来,平均每月发送短信几十万条,各种税务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准确送达目标号码的手机上,大大方便了纳税人缴纳税款。与气象部门合作推出的“气象通”平台,仅今年抗洪期间就向市民发送了2000多万条气象预警短信,让市民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做好防洪抗灾的准备。
如今,移动的信息化平台在很多地方都成了政府部门的好帮手,在税务、房产交易、人事考试、物资招标、社保、计生等与市民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有它默默无闻埋头服务的身影。
采访手记
移动电子政务拉近政府与民众距离
“天气凉了,记得加衣!”当你收到市长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时,会不会倍感温暖?“321路车离本站还有350米。”当你在公交车站看到这样一块显示屏时,会不会感觉心里有数、分外踏实?近日,记者走访广东移动的政府信息化工程时,看到、了解到这样的鲜活事例有很多。
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子政务正在各个方面逐渐成为现实。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冰冷概念,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移动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机构、机关单位变得更高效、更温情,行政措施、行政服务也更加地人性化。
在珠海采访时,市民告诉记者,每当台风袭来时,他们只要看到水务局发来的短信就一清二楚了,心里踏实了很多。过节了,市领导会发来几句家常话或者几句打油诗的短信问候。市民都说,现在觉得这些领导就是咱们身边的街坊邻居一样,亲切得很。
几条短信,几声问候,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理论界对于它到底包含什么样的意义和要求目前还在探讨中。但是被广东移动纳入“八项工程”之一的政府信息化工程却在实践层面上走出了扎实的一步,它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府信息化实际上是政府、民众和企业的一个“三赢”工程,而最终受益还是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