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解读《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来源:中国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4

 

  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战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又经历了怎样的制定过程,其基本框架构成怎样理解,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又是如何确立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秦海司长。

  《中国信息化》:首先非常感谢秦司长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今年5月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您能否介绍一下《战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秦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以下简称《战略》),5月,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战略》。

  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编制和颁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的内在必然要求。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颁布和实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发展理念向科学发展观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第一,目前,我国拥有全球规模和容量最大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第二,在全球互联网日益普及和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化的条件下,我国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市场。这两个基本事实构成了我国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最基础条件,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一个战略议程,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脉搏。

  信息化发展战略背景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

  (一)《战略》出台的国际背景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编制的国际背景是,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特别重要的观察问题的维度。我们知道,根据以往的经验规律,信息通信技术革命基本上每10年就跨越一个大的台阶。与以往三次大规模技术革命相比,信息通信技术革命除了带有以往技术革命的特点之外,其非常重要的特点是通用目的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通用目的的技术,自身具有应用面广、渗透性强以及发展和改进空间大等一系列特点,是三千多年人类技术变革史上所形成的蒸汽机、铁路等所无法比拟的,带来了无比广阔的生产率改进空间。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又是一种使能性的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它可以带来不同技术之间的广泛互补性,可以与现有的人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各样的技术类型密切融合,不仅促进了各类技术的相互适应、转换和创新,而且推动了各类产业的融合,不同产业之间边界越来越大,各类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所提供的新服务以及新产业迅速发展,且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来源。这就是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结果。

  从全球化角度来看,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相互交融和密切互动,使得全球的劳动分工不断深化,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各国和一些特定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也不断加快,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构筑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力量之一。

  信息通信技术变革最为特征的事实例证就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渗透性、扩散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应用效果,可以说已经席卷了全球各个角落,构成了经济社会活动的新空间。对于那些已经习惯利用互联网的人来讲,互联网就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神奇应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不仅有效地“消除”了人们沟通和交流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人何种装置”等这样一些流行的关键词,产生了“地球村”,而且也带来了各种思想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而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过程——也就是说随着互联网人数的不断增加,其收益不断增加——来看,无论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还是网络科学共同体(e-science)、电子社区,甚至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自身的延伸和扩展,他们整体上构成的社会经济效果已经受到了与日俱增的关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无不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因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正在向无处不在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方向演进,推行电子政务正在成为提高行政效率、扩大民主参与、建设效能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受益于信息传输范围、速度、手段和其受众面的不断扩大,不仅改进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改进人们对当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估和对所处发展阶段的识别。

  进入21世纪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把推进国家信息化看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以期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

  (二)《战略》出台的国内背景

  制定和颁布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来看,“十五”期间,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沉着应对发展过程的问题,对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作出了重大的调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中央果断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并在最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应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目前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第二,从信息化建设自身的情况来看,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日益重要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容量,我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都已经占据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的应用成为国际社会一个新型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市场,网民的数量已经占世界第二位,广播电视也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的行政村。从信息产业发展来看,信息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技术能力不断加强。 “十五”时期是我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能力不断加强的很重要的时期。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十五”末时,已经占到GDP的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每年达一个百分点,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第三,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效果不断显现出来。信息技术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应用与以往的时期相比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传统农业改造步伐,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在不断地拓广、不断增强。按照农业部门统计,针对农业的信息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78%的地市,77%的县和47%的乡镇,涉农信息服务网站在全国已经超过了6000家。

  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方面,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也非常显著,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在一些关键的工业部门,如电力、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这些部门脱离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无法想象。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普遍改进和提升了传统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尽管在各类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测算中,因为统计数据的口径和方法上的原因,我们无法准确地测算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部门资本深化的效果,但是我们相信,“十五”时期国有控股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和资本深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可能就是来自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服务业方面,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应用已经使得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带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先导部门,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各类新型服务业,不仅拉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成为传统服务业改造的引擎。

  在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在科技、教育,还是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呈现显著。比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仅就西部而言就已经覆盖了25%的西部中小学。在公共卫生方面,全国90%的县级以上医院和30%的乡村卫生院都实现了对法定传染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有效控制了疫病的传播。在社会保障领域,各地基本上建设了社会保障综合信息系统,以人为本,方便老百姓获取社保方面的服务。

  第四,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管理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建设的“金关”、“金税”和“金卡”工程,到“十五”时期陆续建设的其他重点信息系统,如“金盾”和其他一些综合性的系统,在改进宏观调控、实现有效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政府的一些重要信息系统,边建设,边发挥作用,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切实推进政府职能不断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第五,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活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的需要不断增加。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个世纪就指出 “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06~307页)目前,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意识已经显著增强,满足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开发活动和信息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获得长足进展,同时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迅速增长。在“十五”末期,以中文为主的在线数据库服务网已经达到30.6万个,年均增长在60%左右。同时,基于互联网的中文网页数量快速增长,“十五”后两年复合增长速度大约在100%以上。

  此外,信息安全工作不断加强,特别是对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伴随着信息化应用日益深化,全社会信息安全意识也不断增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无论是法治环境、标准化工作,还是人才培养等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制定和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内在要求,是走向科学发展轨道的必然抉择。

  《中国信息化》:请您介绍一下《战略》出台的意义。

  秦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应该说,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助于切实地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我国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顺利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信息化》:《战略》制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秦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的决定。2004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决定,要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此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开始着手组织研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工作。

  2005年,经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同意,国务院信息办组织中央部门的14家机构,共同组成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领导小组,开始筹备相关的研究工作。同时,邀请来自自然科学、工程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15位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对《战略》所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技术进步的规律以及未来前景展望、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等20余个专题进行研究。同时,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与国际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2005年5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托世界银行对我国信息化发展提供背景咨询报告,并邀请了一些国际组织如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以及来自于美国、日本、芬兰、荷兰、瑞典等国际社会的专家,举行国际研讨会。此外,针对我国地方信息化发展的状况,还组织了10多次调研,对东、中、西部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也对信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专门征求了中国工程研究院部分院士的意见。去年5月,《战略》初稿形成后,开始陆续征求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的意见,7月后,又先后两次接受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和评估。去年11月份,《战略》起草组的同志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对《战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进行了专题研究。

  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战略》编制前前后后完成了20多项专题研究,征求了百余位专家学者和公共政策制定人员的意见,去年11月,提交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决策。今年年初又报中央领导进一步审定,今年5月公开发布。《战略》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统筹协调下,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客观总结我国信息化进展,切实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决策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中国信息化》:《战略》框架构成怎样理解?

  秦海:《战略》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战略形势作基本的评估和客观的分析。认真分析了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给出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新军事变革、全球数字鸿沟、各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基本判断。

  第二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客观分析,认真把握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必要强调的是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战略也总结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归纳了20多年来我们国家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基本经验。对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将面临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难能可贵的经验,需要进一步承前启后、发扬光大。

  《战略》的第三部分提出了今后十五年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第四部分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九个战略重点。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六个优先战略行动。第六部分从制度政策层面提出了九项保障措施。

  《中国信息化》:请问,《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的确立是怎样考虑的?

  秦海:《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这是《战略》的灵魂和核心,其形成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指导思想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是立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信息技术的强渗透性对于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非常重要,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信息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促进。

  三是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要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惠及全民,让广大的老百姓能切切实实地享有信息化所带来的益处。

  为了具体指导我国信息化的实践,《战略》给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32字战略方针,即“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这32字方针,继承了以往所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方针,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结合了新时期、新阶段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瞻性地部署和推进信息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我国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的发展阶段,对互联互通、整合协同的要求更加强烈,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规划力度,促进资源共享,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第二,“深化应用、务求实效”,考虑到技术、网络、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对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愈加强烈,更加需要以深化应用为核心,务求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产业之间的密切互动,加速信息技术与各方面工作的融合。

  第三,“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基本事实,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改革创新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第四,“军民结合、安全可靠”,着眼于满足国防军事信息化的迫切需要和增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要求,加强军队与地方在研发、应用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早日实现核心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保证国防和军事信息化顺利推进,切实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中国信息化》:《战略》的目标是基于什么提出的?

  秦海:《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即,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战略》提出了“一个转变、两个跨越、三个水平、四个能力”的目标。“一个转变”是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两个跨越”是指“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三个水平”是指“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四个能力”是指“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战略》目标统筹兼顾信息化的重点领域和基础环境,妥善处理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同时,既考虑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战略》所提出的十项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体现了我国信息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要求;二是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创新、网络普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侧重于为前者提供基础和保障。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渗透性强、涉及面广,《战略》没有明确提出未来十五年的数量指标,只提出了导向性的定性指标。

  《中国信息化》:《战略》基本框架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九大战略重点,请问秦司长,这些战略重点是基于什么提出来的?

  秦海:这九个方面的部署有以下三个考虑:

  一是着眼于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层面和基本特点,《战略》更强调应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凸显到一个优先的位置,这也符合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

  二是考虑到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把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一些特定领域作为基本任务,与长期要求的一些基础性环节以及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把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结合起来。

  九个方面的重点每个方面都有一些特定的指向,作为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一些战略意图。比如:

  第一,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特别强调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强调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服务业发展,以便有力地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也提出,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类型的产业,以便为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带奠定基础条件。

  第二,在电子政务方面,重点突出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建设效能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强调通过加强监管来挖掘政府的效能。

  第三,在文化方面,强调了互联网在开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舞台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改善我们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对外宣传,提升我国的软实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第四,在社会信息化方面,重点强调了网络化和数字化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战略》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共健康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同时由于社区在今后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战略》也对推行社区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部署。

  第五,完善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提高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与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战略》提出了两项重点:一是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综合信息网络的转型,实现我国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普遍服务制度,推动信息网络充分普及,缩小数字鸿沟,使信息化真正惠及全民。

  第六,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部署了两项重点,一是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从建设、开发到服务等多个环节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使信息化能够充分发挥效益;二是加强全社会的信息资源管理,形成机构合理、配置优化的信息资源布局。

  第七,关于信息产业,《战略》强调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实现信息产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战略》部署了两项重点: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军民结合,产学研联动,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二是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优化产业链,推动产业联盟,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第八,关于信息安全,《战略》强调要加快我国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信息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为信息化的发展构建成有力的基石,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挑战。

  最后一个方面是提升国民信息能力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和应用网络的普及,利用学习型社会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机遇,提高国民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强化对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对政府公务员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以及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我国的国民受教育的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应用环境,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手段,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中国信息化》:《战略》提出的九条保障措施看起来似乎比较宏观,请问如何理解这九条措施?

  秦海:《战略》充分考虑了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和落实战略重点所提供的任务保证,提出了九项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性建设与任务性措施两个方面。比如,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推进信息化的法制建设、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等属于制度性建设;壮大人才队伍、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互联网治理、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属于任务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