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互动信息化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2007年,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全面落实的一年,也是电信企业深入执行转型战略的一年。面对信息化大市场呈现出的新的发展机遇,电信企业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服务、去开发呢?我们认为,服务信息化,主动互动是关键。

  “十一五”以来,我国信息化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分散的、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整合,最终汇聚到国家信息化战略这面旗帜下。2007年信息化整合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对拥有雄厚网络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业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正在制订的100多个国家级预案中,90%以上对电信业提出了需求。一些行业还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发挥电信等行业力量推进信息化。这对致力于瞄准信息化转型的电信业来说可谓是空前的机遇。但必须看到,信息化市场越来越开放,各种社会力量各有优势,都可以发挥作用,关键是看谁更主动,动手更早,与应用部门更紧密地互动,提供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信息化应用尚不定型要求电信企业更加主动参与信息化。尽管信息化大方向已经明朗,但信息化应用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路线图”。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说,在起草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预测未来15年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发展。专家普遍表示,信息化顶层、中层、底层设计正在推进,但目前不可能做到细化,更谈不上明确什么“杀手级应用”。只有通过不断的信息化实践和创新,哪种解决方案成熟了、规模化、效果好,规划才能更有依据,更明确。电信业要承担起支撑信息化的历史责任,必须更加主动服务信息化,不能等待信息化体系理顺后再启动。

  信息化推进开始注重市场因素,呼唤电信企业加快“实现产业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过去政府主导信息化,往往是政府立项、政府投资,行业部门自己建设,电信业服务空间并不大。2007年,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备受关注,市场化程度将大大增强。农业、交通等部门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里已明确提出走社会化道路,投资主体多元化、网络建设和服务外包化的趋势越来越普遍。但能承载各行业信息应用的网络和服务体系并不止一个。因此,在深入执行转型战略的过程中,电信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更加密切地与各应用主体互动,深入研究其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并不断完善,在提升服务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过程中拓展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