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河南省扶沟县的农户们至今记得,2006年10月,全县西葫芦滞销,当地农民为此一筹莫展。多亏商务部门发现了此事,并迅速在“商务天气预报下乡”栏目发布了这一信息。郑州等地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看到信息后,立刻组织采购调运,不但使滞销的西葫芦畅销起来,而且让城里人饱了口福,采购经营者获利相当丰厚。 

  2006年初,尽管国内食糖供求总体平衡,但一些投机商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借机炒作导致糖价猛涨,商务部及时将国内食糖总体供求平衡的信息向社会发布,很快平抑了市场。从2006年11月份开始,很多城市的居民开始隐约感觉到,超市的粮食和食用油价格有了不同程度上涨。与此同时,在商务部政府网站首页中一个叫“商务天气预报”的栏目下,人们读到了粮食、食用油的走势曲线变化。由于措施得力,粮油市场价格很快稳中趋降。

  所有这些,都归功于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洞悉市场风向的“眼睛”。现在,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有详细、真实、深度的市场信息,从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中产生出来,无偿向政府管理者、企业经营者和老百姓发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当“看不见的手”在配置资源时,市场信息的滞后、失真和不对称,容易造成市场主体行为盲目趋同,区域性、结构性、周期性市场波动频繁发生,给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而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擦亮了人们投向市场的目光,客观上平衡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目前,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覆盖了现货与期货、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际市场,直接监测样本企业超过1.2万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285个地级市、500个县,包括批发、零售等主要流通行业,以及超市等7种主要零售业态,掌握1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家现货、期货商品市场数据,监测商品包括21大类600种消费品和11大类300种生产资料。

  由政府投入建立信息平台,信息采集的深度、广度都具有商业化平台无可比拟的优势,加上免费和开放式的运用,在打破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共享上,都突出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而从商品市场入手,研究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难点,建立和完善预警、预测机制,提高对经济走势的前瞻性、预见性,其服务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