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消费导致信息化浪费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高消费”从何而来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建设单位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的承受能力,踏踏实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可以发现很多违背这一原则的现象。比如说,信息化建设中各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比比皆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单位把大量资金用在购买进口的高端设备上,对于更为重要的应用系统却是马马虎虎;另有一些单位在项目建成后,系统的应用及维护却跟不上来,很大程度上处于闲置状态,两三年之后却又在申请上马新的系统。

    信息化“高消费”是怎么来的呢?最根本的一点,也许就是钱来得太容易了。在一些城市和地方(无所谓发达或者不发达),一个规划方案涉及的资金可能高达数亿到数十亿元,而这些钱只要得到领导认可,通过财政划拨就可以轻松得到。笔者在一些地方的采访中发现,有的部门甚至会为完不成投资而发愁。

    相比较而言,上述现象更多出现在政府部门,但在企业的建设中也不少见。如广东的一家企业,以数千万资金建成一个高标准的信息化车间;北京的某重点企业,仅仅为实施一个ERP项目就花费1.7亿元资金。几年前有媒体披露,山东某地的一个企业,年利润虽然只有四五百万,却竟然计划着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一个多亿,不仅远远超出企业实际的承受能力,而且这笔钱他们即使想花都花不完。这些企业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寻常的“大手笔”投入,原因之一是对项目的要求过高,原因之二是受到IT厂商不实宣传的蒙蔽。而像那家山东企业,实际是冀望于得到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

    低成本非不能为

    在信息化建设中,是不是只有高额投入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笔者在陕西神东煤矿采访时发现,这个全国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重点煤矿,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并不多,大致只相当于一个中大型企业的投资水平。相反,广西一家大型有色金属企业,以上亿元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河北的一家化肥生产企业,多年来坚持自主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由简到难,逐步完善,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整个信息管理体系的搭配合理,企业自己用起来很实用、很顺手,这已经足够了。不难想象,这种自主建设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或许,对于多数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信息化成本高低并不是其最关心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一个系统的好坏,一个项目的成败,最为关键的是其能否满足本单位的应用需求。然而,如果能够节省下较多的资金,用于其他地方岂不更好,而且也会减少工程建设者自身承受的压力。

    比如,近几年在电子政务领域中,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为重点,而这对于减少政府部门“文山会海”的低效率现象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同样一套视频会议系统,不同档次和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异不小,选择上既要注重产品性能,也要考虑到实际的开销。然而笔者发现,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它们多数并未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地方政府的领导们依然三天两头“跑会”,能够通过视频会议解决的问题则相对很少。在企业中,此类情况也是大量存在。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细述。

    信息化要务实避虚

    不客气地说,“高消费”现象的大量存在,已经让轰轰烈烈的信息化建设变了味,其实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消费高低,而在于实施后会有什么样的回报。如果“高消费”的信息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也无须对其大加指责。不过,只要看看一些城市投巨资建设的“信息亭”和“电子站牌”,就可以知道理想化的信息化效益是多么难以实现。

    日前坐出租车,看到车上的GPS导航仪已经非常陈旧,而且没有开启,于是问司机这东西被用过几回,他回答说从来没有人用它。我想这样的设备绝不是一点用处没有,只是对司机来说太过超前了而已。一位专家曾说过,“信息化建设一定不能搞跨越式发展。”其实道理很简单,跨越就是超前,超前就是脱离实际,而脱离实际就难免成为华而不实的“高消费”。

    有消息说,未来几年中国信息化建设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累计投入将超过1万亿元,真希望这些投资能好钢用在刀刃上,少些形象浪费,多些实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