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建设电子政务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如果说早年电子政务在佛山的建设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并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推进下,才取得了现今全国领先的地位,那么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逐渐意识到一场需求为导向、应用为目的的新变革已经开始在佛山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浮出水面。摒弃了初期一定程度上带有“大干快上”盲目色彩的建设冲动,佛山的电子政务建设在经历了多年磨砺之后,正在以一种更加理性、更加从容的心态来面对这场变革的到来。

从记者多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主导当地电子政务建设方向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还是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众多其他的政府部门,在已经具备了较好信息化软、硬件基础条件的基础上,这些部门均已有意识地将其原有的行政办公规则与电子政务的需求进行协调配合,注重在实际工作中提升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实效。记者在佛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采访到了一位刚办理企业工商登记手续的市民,尽管其对电子政务还不是很了解,但对于电子政务的作用,这位已经享受到了政府良好服务的市民说了这样一句话:“老百姓方便,当官的也方便,何乐不为?”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型,政府的角色也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能否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便民、利民”,已经成为一个考量政府部门是否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的标准。而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合理建设和应用,无疑会成为加速政府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催化剂。

“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崇高的信念,从信息化社会的角度来看,倘若电子政务系统能有效地结合实际的需求,突出应用效果,这个信念的执行将会更加便捷和广泛。

佛山,正在这方面开展积极的尝试。

前 言

作为国内最先开始进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强势的政府推动和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下,目前佛山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佛山市已经建成了贯通省、市、区、镇四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全市应用电子政务专网平台的市属机关单位已经扩大到130多家。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持续建设,政府的内部办公以及对外的社会服务效率和水平均有了大幅的提升,一个扁平高效的服务性政府正在对佛山的社会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近几年来,佛山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形成了根据具体需求,以抓应用为主的建设理念,能更加理性地对待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运作、监管等各个方面。”佛山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电子政务工作负责人惠韶文如是评价佛山当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理念。

综 述

来自赛迪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经历了2004年的电子政务建设理念大转变之后,2005年的电子政务将在今年大规模、全方位建设发展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发展。大规模的政务网络建设将会告一段落,“重硬轻软”的现象也将逐渐得到改变,面向服务、规模应用将成为2005年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趋势。

对佛山而言,正如当年其率先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一样,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转型过程中,佛山又一次站到了变革的前沿。

加快电子政务应用转型

作为电子政务便民的一个体现,能方便快捷地提供各类信息资源的触摸屏广泛地被众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的城市所采用。佛山也不例外,在佛山市众多政务办公大楼的一楼电梯入口等显著位置,均配置了这一信息传递媒介。

7月21日,记者在佛山市政府办公大院内采访时发现,在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所在地附近,均安置了统一的触摸屏。根据部门职能的不同,触摸屏上主要包括了各部门的简介、部门科室人员职责、办事程序、审批事项等相关信息,各种资料介绍条理分明,一目了然。在触摸屏上的“滚动新闻”栏目中,各部门的最新工作状况也得到了非常及时的更新。据佛山市信息办工作人员介绍,政府大院内的各个触摸屏目前全部实现了联网,在每一台触摸屏上均能看到各部门最新发布的新闻。“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部分,一定要把触摸屏的作用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公众和政府自身在资讯方面的需求,而不能仅仅只是用来装点门面。”

“一切要以应用为目的,没有需求的项目一定不会去做。”惠韶文一语道出了目前佛山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方向。据了解,佛山市目前在建设先进的网络平台和技术设施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在加强政务公开、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正在大力开展应用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建设。

作为电子政务中公众和政府互动的最重要一环,佛山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建设目前也在朝着专注应用的方向发展。据了解,目前佛山市政府有各级各类政府网站450个,从2001年开始,对这些网站的运作就逐渐开始了绩效考核的指标,目前更是形成了“老百姓评、专家评、综合评”三位一体的网站评价模式,“如果是以前的政府网站还只是做‘门面’的话,现在就已经到了抓‘门户’阶段了。”

记者在当地随机采访到了一位王姓中学教师,据其介绍,由于工作原因,其经常需要到一些政府部门网站查找资料,“早前很少有满意的时候,看起来漂漂亮亮的一个网站,一旦深入进去就会发现,网站上的联系方式、政策法规、政务动态往往不够齐全、准确,有的内容已经明显过期了,毫无时效性可言,点击一些页面上的目录后,不是显示‘仍在建设中’就是一片空白。”对于现今佛山政府网站的转变,该教师感触很深,“现在在佛山大多数的政府网站上,都能感受到政府部门关注老百姓现实需求的思路调整,能做到想老百姓之所想,并在网站的服务功能上体现出来,在税务、工商、交通、教育、计生等众多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的网站上,很多以前让老百姓要费很大劲才能完成的事务现在都能非常方便地得到解决。”

佛山市信息办网络通信科钟瑞章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佛山市应用电子政务专网的市属机关单位已经扩大到130多家,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区已对现有的网络和系统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各村、居委的光纤建设基本完成,为全区的电子办公提供了可靠、统一的网络平台。而顺德区各镇、街道也以建设劳动三级网络为契机,逐步推进区、镇、村三级联网的建设,全区所有镇(街道)都实现了镇(街道)与村(居)委会两级的光纤与ADSL连接,区、镇、村三级网络平台初具规模,为电子政务系统更好地在应用中为老百姓服务打下了基础。

整合资源的应用“攻坚战”

“整合资源”一直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佛山市,“整合资源”已经成为该市下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方向。

“经过十几年的电子政务建设,佛山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利用,就能在现实中发挥出强大的作用。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整合是一个很重的任务,甚至比建设的难度还要大。对佛山市下一阶段的电子政务建设而言,‘整合资源’无异于一场‘攻坚战’。”惠韶文如是评价整合资源的意义和难度。

据了解,多年来,电子政务在佛山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个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推进,但由于早前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佛山市属下各区、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一直呈现出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了目前佛山市电子政务系统大都是以某区、某部门或某厂家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各系统自成体系,带来了资源分散、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而且形成了一个个彼此隔离的“孤岛式”信息系统,严重制约了当地电子政务在提升应用水平方面的深度发展。惠韶文认为,目前佛山市电子政务要整合资源,主要面临着两大难题:各政府部门对整合资源的配合程度不同、各部门的技术不统一。

现实来看,电子政务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一次权力再分配,要各部门将其手中掌控的信息资源放到统一的政务平台上去让其他部门、公众加以应用,从政府部门掌握的权力范围这一角度来看,这无疑会“削弱”单个政府部门的权力;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原有各部门系统的标准、技术不统一,即使能实现资源的互联,也难以实现应用的互通。惠韶文在接受采访时一再指出,“如何整合佛山市政务系统内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是提高佛山市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关键所在。”

据介绍,目前佛山市信息办已经制定了全市数据共享和接口规范,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系统,目前正在加紧整合各区、各部门分散的政务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目前佛山市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已在十多个重要的政府部门中推广应用,并实现了这些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同时,整合资源,促进应用的理念正自上而下地影响着整个佛山的电子政务建设方向。例如,南海区的政务数据中心现已存储了来自公安、社保、劳动、民政、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的大量数据,并在社会保障(市民)卡的发放以及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实现了多个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叉稽核。顺德区启用了网络交换中心、数据中心、安全认证中心和“中国顺德”网站和短信平台等其它配套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增强了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企业、市民之间的应用互动性。

在惠韶文看来,如何整合佛山市政务系统内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是下阶段佛山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所在。

记者观察

手机的启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佛山市近期正在着手开展整治信息亭的工作。据介绍,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亭本是佛山市政府为方便市民上网查阅信息而设立的非赢利性公益场所,但由于后来有关部门在管理上的力度不够,使得信息亭脱离监管,出现了超范围经营的状况,甚至变相成为了“黑网吧”,使本来是出于便民初衷而设立的信息亭一度成为当地老百姓诟病的众矢之的。

这一事例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国内各地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本来是出于提高政府行政办公效率、为社会更完善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监管,使其的服务特性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变味“无内容、无互动、无维护”的三无网站;高投入、低产出的行政办公系统……,这些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的失败案例为数不少。

对于目前各地电子政务的实效应用问题,惠韶文用手机这一目前广泛普及的通信工具打了一个比方:“电子政务建设就像手机一样,有的地方可以购买功能更强大的‘手机’,而有的地方只能暂时使用普通的‘手机’,但对于应用实效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手机功能的强大与否,而是手机的持有者是否科学、积极地利用这一工具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惠韶文看来,一部功能强大的手机如果不能认真地处理“群众来电”,其反不如一部普通手机的作用大。惠韶文笑称:“我现在的这部手机已经用了五年,看起来已经是过时的产品了,但只要我能在工作中有效地接听同事、群众的来电,并认真地在跟进阶段有效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那谁也不能说我的手机不好。”

对佛山市各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者而言,在现今已经具备了较好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真正地将业务职能投放在政务系统上,积极主动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帮助社会公众方便、快捷地处理各项工作、生活事务,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案例一

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

走进位于佛山市季华五路28号公交大厦内的佛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你很难将传统政府部门的办公环境跟这里联系起来。根据该中心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心办公与服务场地面积共约8000平方米,进驻中心的部门有48个,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与服务项目达460多项,主要涉及投资立项、企业设立登记前置审批和后续登记、工程报建以及便民办事等多个应用领域。

据佛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林少文科长介绍,于2003年3月28日正式开始启用的该中心是佛山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目前投入资金近300万元的该中心信息化系统包括软、硬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已经初步建成了一套相对稳定、设备比较先进、运行速度较快的硬件系统和网络平台,中心局域网络既相对独立,又同佛山市政务网逻辑相连,是市政务网络中的一个子网;软件方面,除信息管理系统外,中心还建设了监控系统、考勤系统、排队叫号系统、门禁系统等多个系统,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手段来进行现代化管理。

作为佛山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亮点工程”之一,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中标开发的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为整个中心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系统建立在微软先进的.net平台上,采用了Web Service、XML等先进的技术,整个架构功能丰富,主要包含政务受理窗口应用系统和综合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两大部分,主要由窗口收件子系统、中心监管子系统、收费子系统、统一消息平台、信息交换平台、触摸屏系统、门户网站、工程报建并联审批系统等八个子系统有机组成,各个进驻部门在这一整套系统的管理下,企事业单位以及普通老百姓能通过窗口、网络、触摸屏、手机等多种方式便捷地获得各相关部门的便捷服务。

该中心门户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截至2005年7月26日,该中心的咨询人数为234858 人/次、受理件数为462445 件、办结件数为456077 件。可以想像,以前让人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解决的事情,现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就能快捷高效地得到解决。

林少文表示,现今,行政服务中心已初步形成了政务公开、办事透明、行为规范、监管有效、运转协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据介绍,该中心将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围绕数据进行应用开发,根据政府管理职责和决策的需求,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领导监管和决策辅助支持系统,并在微软及相关服务企业的配合下,进一步开发网上公共服务的申请、办理、查询、结果反馈等功能。即将公众通过网络的服务请求进行分解、分发、调度,交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处理,最终实现一个入口,多方协作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

点评:借助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应用,佛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中心已经意识到了将“政务”和“电子”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正在逐步改变将现有政务办公管理、办事程序照搬到网络上,或在传统政务管理模式上生搬硬套电子手段的认识误区,采取了“政务”、“电子”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的措施,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应用为主导的“电子政务”模式。

以前让人们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在佛山行政服务中心很快就能高效快捷地完成。

案例二

信息化打造“阳光法院”

2005年4月1日下午,一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在佛山市高明区法院三洲法庭第一审判庭公开开庭,与此同时,距三洲法庭50公里之外的佛山中院办公楼的指挥中心内,市法院领导们也正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时观看着该案的庭审过程。

佛山中院院长朱和庆每天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内部局域网的法院自动办公系统的司法统计系统中了解全市法院的工作进程。通过该系统中的审判执行进度表,朱和庆可以精确地掌控全市法院当日的收案、结案、结案率等数据。

上述两个事例都是佛山市打造信息化法院后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佛山法院工作中普及信息化技术之后,一个高效、透明的“阳光法院”正在逐渐成形。

据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的陈笑尘介绍,佛山法院早于1996年在佛山中院的牵头下就启动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已研发和安装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建有功能板块齐全、信息量丰富的“佛山法院网”,全市法院已经完成从市中院到五个区法院乃至大部分法庭的联通三级、辐射全市的专线联网,同时集成“信息网、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的全市法院信息化平台已构建完毕,实现了佛山中院对全市各法院和法庭工作的同步监控。

对法院系统的工作人员而言,司法统计曾经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因为以往的司法统计均是由人工操作,每个月由各庭室内勤统计一次,然后进行汇总形成全院以及全市法院的报表,程序非常繁琐,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漏。针对这一现状,佛山中院设计了一整套的司法信息化统计系统,要求所有案件的受理和结案必须在统计系统中的审判流程管理中进行登记。通过从审判流程系统中提取的数据,法院司法统计系统即可对案件进度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可动态地反映法院全年、当月、当天至点击鼠标一刻的各类案件的收结案进度实况,而且系统可根据需要自动生成全市人民法庭各类案件审判与执行情况的各类统计表、柱形图、饼状图、曲线图等图表;系统还可自动生成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各类司法统计报表;并在全市两级法院范围内,实现司法统计报表网上自动上报,网上实时接收功能。

对社会而言,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也有效地促进了公众与法院的交流与沟通。据佛山中院办公室的郭家贤介绍,目前佛山法院包括各个法庭都可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将生效的裁判文书公布在基层法院本部的互联网站上,公众甚至可以在家通过互联网查阅法院工作流程及查询案件相关的信息。

佛山中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佛山市人民法庭每年审结案件17000多件,法官人均每年结案达155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39天,分别提高了107.3%、93.8%和缩短了12天。

点评:对当地的公众而言,佛山中院的信息化建设将整个法院的工作流程都置于一整套透明的办公系统中,既在法院内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现实中为公众与法院搭起了一座双向互动的信息化交互桥梁。在这其中,佛山中院结合自身业务的实际需要,明确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应用方向,使所上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法院工作人员的积极使用。

但据了解,由于法院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在信息化系统中已经完成的工作(如领导签署文件、正式文件传达等),事后还需要相关员工再按照原有的办公流程再过一遍,以形成书面的文档,这使得法院领导、职工在不少案件、事务的审理、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重复办公”的尴尬。据了解,“重复办公”是目前佛山中院的工作人员反应较大的一个问题。

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政府办公运作机制与信息化的规范性进行合理协调,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部门管理职能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最充分、有效地发挥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佛山中院无疑又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