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筑:我国电子政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杭州等地的成功经验表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采纳最新技术惠及公众,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创新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近日,国信办电子政务组陈小筑司长率队赴多个省市调研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经验后,在与本报记者畅谈电子政务领域新热点时如是说。

  今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信息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调整了以往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些误区,更加注重面向公众的服务功能和面向企业、单位的应用渗透,在法律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等重要成果。那么,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记者为此专访了国信办电子政务组的陈小筑司长。她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在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应用推进等发面出现了很多亮点和一些新的趋势。

  2006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新华社播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国办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全国第一次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对“十一五”期间如何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作了明确的部署。最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出台,更是为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打破了桎梏。陈小筑认为,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电子政务的部署已经相当明确,目标和方向也已经很清楚,重视程度也很高,为今后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电子政务的应用都指明了方向。这是我国电子政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前提条件。

  关注民生、关注和谐将成为电子政务主线。陈小筑认为,电子政务应用将更加注重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功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强调指出,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陈小筑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定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起电子政务的服务体系。她说,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被应用主要是要把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的效率和节余的成本“转移”到社会上去,让社会公众获得益处,最终是要达到降低社会公众的办事成本,让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府服务。

  政务系统“包容性”增强,将更充分地利用原有资源。陈小筑指出,今后,电子政务新应用要让以前投资建设的资源继续发挥作用,甚至发挥比以前更大的作用,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她介绍说,杭州市不久前组建的公共资源交易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就是这种“包容性”建设的成果。该中心目前集中了全市26个部、委、办、局的近300名工作人员,设置服务窗口62个,将原先的行政办事大厅“升级”成为杭州投资项目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的统一平台,真正把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业务系统、工作人员集中起来,实现了“人不跑,信息跑”。

  社会化参与程度明显提高。陈小筑认为,电子政务建设看起来是政府主导,但不等于是政府包办,应最大程度地吸纳社会的力量。联合国评价各国电子政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社会化程度。她指出,近期以来,无论是系统开发、数据库建设,还是标准制定,许多部门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公平竞争,择优选择,吸引了一大批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投身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政府开始发现,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整个社会各种资源,采取外包或任务外分的形式,将一些事情交给企业或相关机构去完成。例如杭州市的数字城管工程,就是采用外包方式,雇用专门人员具体实施,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将采用多种通信手段惠及全民。陈小筑指出,电子政务要体现服务功能,就要采用多种信息传递手段来降低成本,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她认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是所有为公众的信息化服务只能通过互联网才能实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很重视电话功能的发挥,特别是电话与网络整合在一起的一体化信息化服务。在中国,因为电话普及率非常高,就更应该充分考虑国情,把电话和网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电话在政府提供的信息化服务和一站式办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2006年底中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通过数字电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潜力很大。数字电视可以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成为“阳光政务”的窗口,百姓办事的指南,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公开的法律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信息共享将以应用为引导。《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到2010年网站要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特别提出要求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办理。陈小筑指出,目前重要的、关键的,与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信息资源中的绝大部分仍掌握在政府手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体制、政策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有利环境,是政务信息资源提高社会化开发利用程度的最大障碍。可喜的是,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将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桎梏将被打破。她指出,《条例》通过立法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解决部门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瓶颈问题。今后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以应用为引导,逐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为公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