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在中国服装品牌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发改委网站 更新时间:2012-04-14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扬
 

尊敬的杜钰洲会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中国服装产业的重要基地深圳举办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高层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品牌专家和企业家共话服装品牌建设这个重大课题对于推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代表国家发改委对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企业界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承办这次会议的深圳市贸工局、深圳市服装协会以及北京盛世嘉年公司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并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纳入“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也对服装行业提出了“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自主知名品牌”的要求。国家发改委联合九部委“关于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通知”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支持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服装行业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国家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纺织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超过3000万吨,约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的40%;纺织服装出口1470亿美元,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25%,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纺织行业的发展数量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纺织数量型增长方式将受到严重制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品牌是质量、效益、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品牌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是实现纺织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纺织服装行业牢固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其次,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需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迅猛发展令世人瞩目,但与纺织服装大国的地位相比,我国服装品牌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大国,但以自有品牌出口的服装不足1%;二是我国纺织服装加工工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世界知名品牌均在国内加工,但企业普遍获取的只是10%左右的加工费;三是我国服装注册商标有几十万,但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却微乎其微,不仅在世界服装品牌之林中难觅中国服装品牌的踪迹,即使在国内市场,中国服装品牌也同样面临着种种压力。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强势品牌,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和工艺,也只能成为别人的加工厂,替人作嫁衣裳,其结果是长期耗用大量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加工费。自主品牌的缺失已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症结,成为制约我国服装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就必须加强服装自主品牌建设,使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装自主品牌尽快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一批能体现中华民族风格并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品牌在国际服装产业体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否则,我国服装产业在国际服装产业体系中将不可能有“话语权”,我国服装行业也将长期充当国际品牌的加工基地,我国消费者对于服装的消费也将在更长时期中处在“看西方”的状态中,这与我国服装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的地位,与我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极其不匹配的。

  第三,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衣食住行,衣是第一位的,丰衣足食,衣也是第一位的,可见纺织服装业既是关系国计,又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服装产业对农业、化工、纺织、印染、织造、服装市场等多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带动作用,并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提升与转变。同时,作为富民产业,服装产业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致富一方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等多个方面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服装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的背景下,服装产业更是在繁荣中西部地区经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注重和发挥纺织服装行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就必须迅速转变“以量取胜”的观念,走出“打工经济”的思维,摆脱“世界工厂”的定位,紧紧抓住品牌建设这个“牛鼻子”做文章。只有做好这篇重要文章,才能进一步发挥服装行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第四,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服装产业属于品牌驱动性产业,国际上服装强国的发展经历充分表明,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上的不同资源配置都是以品牌为中心而展开的。品牌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带动者、整合者及推动者。从国际纺织产业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纺织产业业态发展一般都经历过大规模低端加工制造到出口加工带动型,再发展到原创设计开发和品牌经营等几个阶段。当前,国际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通过强势品牌的核心带动,整合产业链,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确立在世界服装产业格局中的强势地位,已成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国际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我们欣喜的看到,现阶段我国纺织业态也明显显现出从加工制造到品牌创建的阶段性特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我国纺织服装业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许多基础性优势。我们相信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共识和合力,顺应时势,抓住机遇,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的转变将指日可待。

  第五,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全面推进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需要。品牌建设不仅对于纺织服装调整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而且对于全面实施国家品牌战略也至关重要。服装产业的发展,与一国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都紧密相联。服装品牌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一个区域经济与文化风情的体现,一个时代时尚文化的缩影。服装已成为传递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最直接的载体。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基本具备率先推进品牌建设的基础、条件、优势和时机。服装品牌建设对于全面推动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我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服装作为全面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重点行业率先推进,研究探讨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国家自主品牌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严峻挑战。

  加入WTO,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强势拉动下,我国服装产业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更是促使我国服装产业再度升级。目前,国内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已经形成,涌现了一批象雅戈尔、七匹狼、鄂尔多斯、白领、依文、思凡等有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服装企业。企业创建品牌的意识普遍增强,服装行业向品牌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同时,一批具有行业发展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各服装产业集聚地之间和企业之间已经开始了全新、深化的合作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各产业集聚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共同创建区域品牌,如宁波男装、深圳女装、常熟羽绒服、杭州女装、海宁皮装、泉州休闲服等公共品牌已为广大消费者普遍认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服装企业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创品牌意识,但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道路还很艰难,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内高端市场目前已被一批国际顶级品牌在一定程度控制着,90%的国际顶级服装品牌都已进入国内市场;在中端市场上,随着快速时尚品牌ZARA、H&M以及一批国际二、三线品牌陆续进驻中国,一批在价格上与其相近,但在设计、快速反应、品牌运营等各方面尚无法与之抗衡的国内服装品牌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于国内大量服装品牌而言,目前只能在二、三线市场以及县级市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还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国外产业资本越来越多地以合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可以说,国际服装品牌的本土化竞争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危及到了国内服装产业的产业发展甚至安全。

  综合分析,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培育自主品牌快速成长的大环境尚未形成。尽管各部门都在推进服装品牌建设,但尚未形成合力,难以对现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个别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制假售假打击不力,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各种评比、摊派、也加大了企业的负担;消费者盲目崇拜洋品牌的心理等状况,使服装自主品牌的创建步履艰难。

  二是企业创建品牌的实力仍然不够。创建品牌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才两方面。我国服装企业仍处于资本积累阶段,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无力维系海外市场的营销成本,资金制约了硬件的提升、品牌的宣传、销售网络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而品牌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匮乏又从根本上制约了产品、品牌、管理、运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一个优秀的服装品牌,只有通过专业的设计人才按品牌风格不断地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只有通过专业人才对品牌的内涵不断地进行深入挖潜、只有科学地制定出品牌的市场定位并按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到位、只有按照品牌的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完善品牌市场网络,中国服装品牌才会屹立于国际名牌服饰之林,才会在竞争中永葆青春风采。

  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没有形成。十多年来,中国的服装企业有了品牌意识,开始走上了品牌之路,在国内也有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但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仍然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没有形成稳固的消费群体,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价格战。即使一些服装界的领军品牌,他们的市场成功也不是品牌的胜利,而更多的是渠道终端模式的胜利,剔除终端营销模式的因素,品牌的贡献十分有限,而且相当脆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但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大多创新能力不足,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主要是以仿制、翻版为主,原创性的设计明显不够。有品牌的多数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仍在实施 “跟进战略”,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度,始终显得过于直白或比较肤浅。这是导致我国服装贴牌加工企业多,原创品牌企业少;产品风格雷同多,独创特色产品少;外贸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重要原因。创新能力的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迟缓,又是对市场反应能力低下的必然反映,这两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服装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大力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任务极为紧迫。

  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增强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促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建设“纺织服装强国”的长期性任务。

  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服装自主品牌为基础,以推进服装自主创新设计为支撑,以大力推动品牌营销为依托,以提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为目的,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

  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自主品牌推进体系:创建不同层次的国家级、省级和重点企业的服装设计服务中心,支持企业提高营销运作能力,在服装行业中形成多个拥有市场优势地位、具备消费引导能力的原创服装品牌;鼓励加工型服装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设计创新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强化采购和营销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使一大批加工型企业发展成为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设计样品、一定数量的企业用自有品牌出口;促进服装产业集群向高质化发展,加强现代产业供应链,扶持服装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公共性品牌。

  为此,首先要强化服装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观,不断加强企业研发能力的建设,逐步提升服装品牌的综合运营能力,全面推进自主服装品牌的创意提升。

  其次,要加大对服装品牌建设的引导扶持。要积极创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服装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多方位品牌推广服务平台,加大对服装品牌建设的引导及扶持。深圳、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政府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本次论坛也将作精彩介绍,必将对各地政府推进服装品牌建设工作以启示。

  第三,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探索建立“综合协调、整体推进”的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推进机制;要建立健全品牌保护体系,加大对服装自主品牌的力度依法保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做好服装自主品牌培育的服务工作;要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鼓励、引导纺织服装科研院校与服装产业基地和知名品牌服装企业的联合创牌;要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自主服装品牌消费;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服装自主品牌、争创品牌、营销品牌、消费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后一段时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历史进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服装自主品牌脱颖而出,向世界展示我国纺织行业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期待并相信,中国服装自主品牌大获丰收之日,也必将是我纺织强国矗立于世界之林之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