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开源运动 顺应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更新时间:2008-03-11

 作者: 沈敬怡
 
 
  当今,开源软件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软件宣布开源,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软件加入开源运动的队伍。善用开源加快信息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在7月25日举办的2007中国开源信息化年会上,开源信息化再次成为焦点。

  开源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

  在2007中国开源信息化年会召开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公开发表了《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一文,对微软正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选票,力图在9月初截止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中,使其提交的一项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做法提出异议。他认为,微软这是在继续强化其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据了解,我国历时5年开发的《中文办公软件文档规范》(简称为UOF)已于今年4月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标准,并将在9月1日正式实施;5月份,ISO也正式确认ODF(Open Document Format,开放文档格式)为国际标准。这两大标准都建立在开源的基础上,引起微软的高度关注。目前微软采用的文档格式已经是市场上的事实标准,两大标准的通过意味着微软必须转而支持这两大标准。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微软已经向开源倾斜,其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 6在发布同时即宣布将350万行核心代码全部开放,这是其首次开放100%的核心代码。而今,开源大势更是咄咄逼人,以致于在近日O'Reilly开源大会上John lam发布官方公告,其开源脚本语言Ruby的.NET版——IronRuby现在已向开源社区发布。

  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宫敏博士认为,开源软件在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级别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如保有整个信息系统的源代码,使得对系统进行改进成为可能。由于世界各国有非常多的人对开源系统的代码进行公开的研究和讨论,使得故意加入某些特殊用途代码成为不可能;如果是个人使用,自由软件的许可证GPL V2并不强制要求公开自己的改进。

  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顺利同样表示,用户对开源软件运用越丰富,越能发挥其优势:自控性强、成本降低、稳定可靠;体验到某种开源软件优势的用户,将会采用更多开源软件;源代码开放式的开源软件之间的兼容性更好。

  据了解,目前除了Linux,已有更多优秀的开源软件活跃在中国市场,如开源数据库软件MYSQL、开源商业智能软件PENTAHO、开源ERP系统SQL-LEDGER、开源文件管理软件ALFRESCO等。开源软件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趋势——Linux发行版包含很多开源软件的组合,MYSQL大力推广LAMP组合的概念,RED HAT推广RED HAT APPLICATION STACK。

  开源推动电子政务快速发展

  据了解,我国电子政务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技术风险。我国作为国外最新技术与产品的“试验田”的状况没有改变,造成建设与管理上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技术概念炒作、跟风、追捧甚至成为一定时期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时尚”;许多迫切需要的重大应用技术,如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建设,由于管理上、技术上的原因缺少实质性的进展、提升和部署。

  另外,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调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准备度在全球排在第57位,这与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4、对外贸易总量居世界第3的地位很不相称。

  在这种情况下,开源信息化应用应当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研究组副组长陈拂晓指出,开源信息化能够全面应对当前电子政务中存在的挑战,满足国产化和自主知识产权要求,加速建设进程和提升应用集成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建设绩效。“开源满足全部科技创新要求,并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和软件市场化,推动中国成为软件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