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政务的学术价值
来源:博客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电子政务的开展与实施,不仅具有政务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而且也将产生深远的理论价值或学术价值,电子政务必将发展成为21世纪最具创造性学科,最具应用前景的专业与职业。同时,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也必将促进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政府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促进政府管理理论变革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快速向社会渗透,特别是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促进了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实现,政府政务管理理论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1.政府管理流程的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

再造工程是由美国学者哈默在总结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认识到在企业流程没理顺之前进行的信息化建设,通常是不尽人意的。1993年,HammerChapy发表了《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流程再造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其中心思想是以服务用户为宗旨,重新设计管理业务流程。由于这种做法过分激进,很难实现,所以,真正广泛采用的是业务流程再造,它是在原有管理模式的渐变基础上,通过重新的组合设计,提高组织效率。

同样如此,现阶段的政府流程再造也是基于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下,从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众服务满意度为目标,利用流程再造技术,构建前台政府业务模型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组合,确保后台各政府部门的协同支持。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关键的环节。

2.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的建构

虚拟政府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艾柯卡研究所提出,该理论主张为了顺应日益动荡的市场形势,以尽快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由不同企业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业务,而灵活组织的“联合”型企业。其特征是:虚拟企业是一种无边界的网络组织,虚拟企业中的每一项功能和流程尽可能最佳、每一成员都以市场机会而快速结合,以整体利益为目的相互依赖与合作。

虚拟政府的概念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重新构建政府,重新构建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互动关系BIC。建立跨越时间、空间、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3.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圣吉教授提出,主张企业需要通过连续性学习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政府挑战日益增多。政府组织要想具备持续的生机与活力,必须不断学习,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仅要求每位成员终生学习,充实新知,超越自我,而且要求组织进行系统思考,实现知识的整合,保持组织的持续发展。

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每位公务员都要不断面对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论、专业技术等许许多多新知识学习。只有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才能实现政府组织的远景目标。

4.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1994年,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的本质不是技术和程序,管理的本质是使得知识富有成效”。知识不同于信息,知识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将个人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再将组织知识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服务,最后形成组织的市场价值。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的管理理论发展方向。

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知识管理日益重要,由于网络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已越来越容易,政府部门的每位成员需要不断地探索知识管理的方法,研究和开发知识管理的技术,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能够转换为具有经济价值和管理效应的知识,为决策提供支持。当今社会,决定政府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源泉是政府的知识资源。只有不断推进知识管理,增强管理的科技含量,才能提高政府组织的综合实力。

 

二、推动网络政治学发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革命。在网络社会中,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技术,谁就能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新的资源,一种科学技术力量,一个强大的生产力,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影响力。它已经在政治意识、公民权力、政府决策、军事战争、国际政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和公民的政治活动已离不开网络了。网络及网络资源、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推动着政治发展。政治在未来社会直接表现为对网络的争夺、控制、利用,政治将围绕网络展开,网络成为政治的“中枢神经”,网络政治学科也由此产生。

网络政治学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学科,网络成为政治活动的主线,政治活动的输入、转换、输出都依靠网络进行,其内容和特征与传统政治学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网络政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要界定其研究范围。政治学起源于古希腊,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仍有争议和不确定。不过,尽管社会事务纷繁复杂,它的研究对象不外乎国家、权力或政策三个主要方面。与其相对应,其政治学也分别派生为国家政治学、权力政治学和政策政治学三大类。当今网络的发展在政治学的这些研究领域里不仅逐渐深入,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取代传统政治学,成为信息时代新的政治理论——网络政治学。我们将从网络国家、网络权力、网络政策和世界网络等几个方面分析网络在当今政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网络政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国家学(网络政治体系、网络上的集团、组织等)、网络权力学(网络阶级权力斗争、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政治民主等)、网络政策学等。

     

三、推动电子政务学科发展

 

2000年以来,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始电子政务专门人才培养的试点工作。从学历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我国开设“电子政务”专业大多是专科层次,开设学校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校为主,而开设“电子政务”本科学历层次的学校不多,即使开设多局限于函授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非普通高等教育,例如黑龙江大学开设的“电子政务”专升本自考班、西南师范大学开设的专升本“电子政务”成人教育函授班等。2004年以来相继有吉林大学、河北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开办普通高等教育“电子政务”本科专业,但都没有获得通过,其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电子政务”迟早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和重要专业之一。

当然,在现有的专业或学科中加入“电子政务”课程,已经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改革之一。一般而论,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如“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等专业,都开设或将开设“电子政务”课程或相关课程,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识。一些高校还在相关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开设“电子政务”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从2000年以来,我国出版了50多种关于电子政务的教材与专著,一些出版机构还组织编写成体系的电子政务教材。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全国高等院校电子政务专业课程系列教材。这套由二十多所著名高等院校数十位专家学者编写,包括《公共管理学概论》、《政府经济学基础》、《政府办公自动化原理与应用》、《政府电子文档管理与开发》、《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原理》、《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电子政务数据库技术》、《电子政务网站构建与运营》、《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政务安全基础》、《数字化社区创建与管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电子治理引论》、《电子政务法》、《国际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电子政务实验》和《电子政务专业英语》共20种。又如,信息产业部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于2002年组编出版了面向政府公务员培训的中国电子政务系列丛书,该丛书是我国最早的电子政务培训系列教材。该丛书包括《电子政务基础知识读本》、《电子政务行政与社会管理》、《电子政务实用技术读本》、《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管理》、《电子政务安全互操作》、《中央政府的电子政务实务》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实务》共8种。

开展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无疑是推动电子政务专业和学科发展与成熟的重要举措。

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是不成熟的,甚至很多内容是空白。因此,开展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就更显得必要。

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的理论是一个交叉而综合的复杂性研究。一个领域、一个专业、一个学科、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不可能独立完成电子政务的理论建构。电子政务的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社会科学界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界的事情,需要不同学界同仁打破学科界限,才能更快地推进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电子政务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2)刘邦凡,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1] 关于“网络政治学”可参考:唐杰,试论网络政治学,人大研究,2002.10.33-36;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刘文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与罗白玲同志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