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九江县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2003至2006年,是不平凡的四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四年。四年来,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各种灾害带来的严峻考验,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克难攻坚,负重奋进,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13亿元,比2002年(下同)增长93.1%,年均增长17.9%;人均GDP由2002年的2910元增加到5887元,年均增长19.3%;完成财政收入20088万元,增长163.6%,年均增长27.4%,提前一年实现“过两亿”目标,在全省的排位由2002年第76位前移至第55位,四年时间前移了21位;人均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224元增加到590元,增长了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年均增长183.2%;三产比由2002年的44:25:31调整为28:48:24,产业结构从2004年开始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家,完成增加值4.99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40%。2005年获省工业崛起三年翻番单项先进县和年度贡献奖。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蔬菜、果木、特种水产、畜禽养殖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增长38%;果木7.4万亩,增长164%;特种水产养殖10万亩,增长178%;累计出栏生猪38万头。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村合作组织110个。被评为全省农业先进县、全省种植业先进县。认真实施国家公益林、退耕还林、中德造林等工程,建成了9公里环庐山生物防火隔离带,组建了庐山森林消防队。金融运行平稳。2006年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9.15亿元、贷款余额8.81亿元,分别增长91.2%和7.7%。物流业发展取得突破。完成了狮子综合物流园的规划编制工作,赣北金属材料批发市场已动工兴建,煤炭批发市场即将进入试营阶段。消费市场日益繁荣。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亿元,增长72.3%。保险、烟草、旅游、房地产、邮电通讯等加快发展。审计、统计、物价、工商、税务、质监、药监等部门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大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四年共引进内资项目455个,实际进资49亿元;引进外资项目26个,实际进资6797万美元;经济城共引进商贸企业106家,完成税收2456万元。鑫山水泥、华林特殊钢等一批大项目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先后荣获江西省工业项目引进省外资金超5亿元县(市、区)先进单位和江西省利用省外资金先进县。强化招商平台建设。工业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成东区开发2平方公里,启动了西区开发建设,入园企业80家,投产企业54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2亿元,上交税收1.25亿元。沿江产业集群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已落户企业11家。外贸出口取得突破。2006年有外贸实绩企业7家,完成外贸出口217万美元。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共发展个体工商户3797户、民营企业393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上缴税收2.79亿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区1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庐山北路新区初具规模,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10.8平方公里。投资5700万元,新建改造了东泉路、柴桑路、沿河南、北路等13条县城主干道及附属设施。建成了渊明休闲公园。启动了沙河河道治理、柴桑北路水厂段降坡、长江引自来水等一批惠民工程。新增绿地7.9万平方米、路灯626盏,县城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交通建设全面推进。投资5800万元硬化改造了江新洲、狮岷、长新、白城等农村公路330公里,实现了乡乡和62%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县境内的武九铁路复线、环庐山南山公路全线贯通,庐山火车站改造全面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永安、港口、狮子、江洲中低产田改造2万余亩。完成了马头水库和1座小(一)型、13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以及城门湖等圩堤平退和赛城湖堤加固工程,更新改造了江新洲、永安机电泵站和江新洲渡口,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和沼气建设工程。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实施了40个新农村整治建设试点自然村建设。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四年来,我们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先后实施了农村税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林业产权制度、水管体制、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免征了农业税,实现了农民合同内“零负担”。顺利完成了岷山林场改制工作。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顺利推进,已有71家基本完成改制工作,改制面达76%,妥善安置职工7693人。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乡镇财政零户统管和村级财务代理制等财政改革。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政府采购,2006年全县预算外专户管理资金2.37亿元,政府采购金额1718.54万元。县乡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展开,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88项。建立健全了“凡进必考、顺向调动、公开竞聘”等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教学网点48个,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成了企业学校剥离和民师转编工作。建立和规范了产权交易,实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运作,2006年实现土地出让总价款1.6亿元,上缴财政净收益5000万元,分别是2002年的10.4倍和7.8倍。协调推进工商、税务、卫生、文化、房产、金融等领域的改革。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19项。基础教育得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以高分通过了省“两基”复查年检。创办了特教学校和职业高中,成功申报并规划建设了县一中省优质高中工程。投资5353万元,新建、改造校舍7.2万平方米,全面解决了中小学生自带课桌椅问题。卫生事业有新的发展,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参合率达80.2%。文化广电事业步入省市先进行列。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承办了多项国家、省、市级体育赛事。竞技体育水平有新提高,在省十二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获7枚金牌,列九江市第一。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5.08‰,实现了“摘帽、达标、进位”目标。加强环境监管,落实环保措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获省环保先进县。严格土地规划管理,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解决了农垦企业职工进社保问题,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45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3291人。建立健全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按政策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以及五保户、低保户、军烈属等对象补助标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8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2220元和1586元。进一步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建成了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县志、档案、宗教、外事侨务、扶贫、人防、地震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政务环境明显改善。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四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5件,政协委员提案246件,办复率100%。“四五”普法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全面实施。认真贯彻新信访条例,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灾后民房重建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突出抓好汛期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等工作,四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成功战胜了“非典”、急性肠道传染病、台风、地震等灾害。特别是面对百年未遇的地震灾害,我们快速反应,沉着应对,统筹协调,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规划建设了46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了民房和131所学校、3所乡镇卫生院的维修加固工作,实施了11922户民房、82所学校、7所乡镇卫生院和12所乡镇敬老院的重建工程,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我们经历的困难比想象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九江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总量偏低;工业支柱项目不多,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困难;县乡财政还比较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与群众愿望相比还有差距,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资本流动加快,将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央宏观调控成效进一步显现,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省委省政府对九江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新要求,市委市政府着力“四个打造”、实施“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得独具“近城、邻路、沿江”优势的我们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最直接最现实的机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支柱产业稳步提升,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广大干群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为我县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面对难得的机遇和诸多的有利条件,我们唯有以更大的气魄,更硬的措施,抢抓机遇,乘势奋进,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阔步前进,争先进位。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坚持并不断完善“服务开放,工业物流兴县,产业劳务富民”的发展思路,积极策应九江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壮大经济总量,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指数,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过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全县生产总值达44.9亿元,年均增长18.1%,人均GDP达1500美元;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5.1:55.2:2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33.8%;财政总收入达4.84亿元,年均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亿元,年均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年均增长15%;累计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年均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林木绿化率达34.46%;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县城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达12.5万;城镇化率达4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提高。
    ——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86元;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达90%。
    今后五年,要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奋力推进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在壮大总量的同时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上实现更大突破
    举全县之力发展工业。今后五年,要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全力打造沙河工业城。一是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发挥紧邻昌九工业走廊和沿江临港的优势,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要求,做大做优沙城工业园和沿江产业集群区,力争将园区建成制造业生产基地、资源性产业加工基地、特色产业集聚基地和高新技术及循环经济的成长基地。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立足优势产业,依托骨干企业,着力培育壮大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规模。三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靠大联大,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核心竞争力,加速形成市场竞争新优势。在做大工业经济“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搞好企业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整个农村工作,按照中央“20字”方针,结合实际,认真规划,分类指导,逐年推进,抓好新农村试点自然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棉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做优做强蔬菜、苗木、特种水产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畜禽养殖业。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提升早熟梨、棉花等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使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获得更多收益。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狮子综合物流园、沿江港口物流园两大物流园区、金属材料市场、粮食交易市场、煤炭批发市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等四大物流市场和物流运输中心、烟草配送中心两大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依托水、铁、公、空等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努力构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善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把九江县建设成九江市商贸物流次中心。
    (二)推进改革开放,在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项目带动上实现更大突破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坚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奋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步伐,全面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国有资产清理,统一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大力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继续加大对乡镇的支持力度,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水管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补偿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
    优化环境强力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的转变。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努力在外资和大项目招商上实现新突破,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建立招商引资统筹机制,实行项目跟踪负责制,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   
    (三)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城乡面貌上实现更大突破
    致力提升城镇品位。对接九江市“一核、两带、三城、九镇”城市发展战略,加速城镇规划建设与九江市区的有效衔接,融入大九江发展格局。以新一轮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县域体系规划为指导,按照建设九江核心区的要求,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优化县城空间布局,高起点编制各种控制性详规,打造亮点,彰显特色,提升县城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快城子镇、港口、马回岭、岷山、江洲、新合等乡镇的规划建设,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形成经济较发达、商贸活跃、功能齐全、具有现代文明的新型城镇。
    完善县乡交通网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县乡公路改造步伐,完成乡村公路350公里,提高路网通达深度与等级,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配合过境的昌九城际铁路、杭瑞高速公路、环八里湖公路、九江长江二桥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全面扩展我县的对外通道,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完善重点堤防建设及综合治理,逐步提高防汛抗旱标准。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山区小流域防洪综合治理,提高重点地区的防洪标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达50%。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维护改造,稳步提高用电保障能力。
    (四)注重统筹协调,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更大突破   
    大力实施“科教强县”战略。强化基础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壮大职业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做靓特殊教育。到2011年,力争实现高中教育普及率达100%,名校升学率进入全市前列,择差学校和东方红特教学校办成全国有影响的特校,职业教育有大的突破。加强乡镇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条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效解决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接受优质教育难等现实问题,为人民谋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和谐指数。认真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二OO七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2.33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4085元,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扩张总量,提升效益,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突出重大项目、外资项目抓招商。准确把握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新趋势,围绕优势产业、丰富资源和区位条件,创新招商方式,创优发展环境,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重点在矿产品加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建材、造船等产业及世界500强、国内民营500强等企业引进上有所突破,实现引进内资增长10%、外资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50%目标,确保引进一次性投资或首期投资过亿元项目3个。积极做好项目库建设,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大跑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户九江县。
    突出规模经济、骨干企业抓支柱。重点支持顺洋实业、金鸡窝矿业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建设,促其早日建成,早见效益;促使佳立新电器、金绿洲复合肥、江南生物能源、铭豪实业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力促燃料乙醇、建德铁合金、中福环保能源、绿宝木业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积极支持鼓励各类资本收购、兼并、重组国有(集体)企业,在加快九纺破产和味精厂、建材厂等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支持赤湖啤酒厂并购改造,配合服务好江铜集团收购九江矿冶城门山矿区工作。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亿元,增加值6.8亿元,上缴税收7000万元。完善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全民创业,着力培育民营企业家队伍,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突出产业集群、企业集聚抓园区。加快工业园西区水、电、路建设步伐,完成扩征200亩土地平整任务。加速推进沿江产业集群区建设,建设沿江码头、污水处理厂和11万伏变电站,完成龙江湖电排站和赤湖反水圩加高加固工程,建成自来水厂和综合服务大楼,增强集群区吸引力,力争引进入区企业10家,重点引进造船企业,填补我县造船业空白。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破解工业用地制约难题,大力实施“造地”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工业用地800—1000亩。
    (二)统筹城乡,重视“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
    “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要求,做大做优四大主导产业,新发展蔬菜5000亩、早熟梨3000亩、特种水产5000亩,加快生态畜禽小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支持博莱、仙客来、美佳食品、泗兴纺织、华成实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创立农产品品牌,力争申报2-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或农产品。健全农技推广、植物保护、农产品检验检疫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切实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内转外输结合,就业创业并重,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劳务输出6500人,实现劳务输出人数和劳务收入增长10%的目标。加强对农民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年内完成引导性培训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7000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村水泥路80公里、砂石路20公里,力争新塘乡四华村汤家埠和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兰桥村兰桥两座渡改桥项目实施。支持和服务杭瑞高速、昌九城际铁路、九江长江二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新合螺山水库等6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启动万亩以上圩堤整治加固工程,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完成港口、城子镇机电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水利血防、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城子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要求,着力整合各种项目和资源,推进111个新农村试点自然村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灾后重建扫尾工程建设,完善灾民集中安置点和公建工程配套设施,完善功能,提升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林农造林积极性,力争完成造林2.5万亩和退耕还林1000亩任务。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和国有农(林)场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搞活物流,繁荣商贸,发展壮大第三产业
    抓好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狮子综合物流园规划,启动园区1平方公里修建性规划区内“三通一平”工程和县城至物流园区一级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沿江港口物流园区规划,支持九江港官湖散杂货码头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家知名现代物流企业落户。
    加快市场建设。加快赣北金属材料市场、省工业储备用煤市场和烟草配送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建成见效。抓好废旧金属回收大市场的引进工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超市、连锁店向农村延伸,培植乡、村农家店100家,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货物配送中心。
    提升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促使桃源大酒店尽快投入运营。积极发展以通信、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物业管理、文化娱乐、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鼓励发展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
    (四)多元投入,提高质量,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县城建设。完成县城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加快县城住房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柳林路改造及亮化工程,完成庐山大道、柴桑大道等县城主干道下水道和人行道板改造。加快柴桑北路集装箱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新桥头四角休闲广场和二中跨河桥,改造庐山火车站广场。新建改造因地震损坏的文广、教育、财政、计生服务中心等大楼,启动市民广场及会展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
    加强城市管理。围绕创建文明城市,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坚持联合执法和专业执法相结合,下大力气整治市容环境,杜绝在城市规划区内违章建私房,合理设置县城停车场,全面规范城区市场经营和交通秩序,维护县城良好形象。
    搞活城市经营。进一步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全面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吸纳各种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做大县城规模,做优城市功能,做强城镇经济。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和国有土地储备制度,严格执行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
    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强小城镇规划,完成所有建制镇、集镇的总体规划和80%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认真搞好农民建房规划,规范农民建房用地。加强马回岭、岷山、港口、城子镇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配套功能,提升小城镇形象。
    (五)创新机制,增收节支,增强财税金融保障功能
    搞好财源建设。从今年起,县财政将按不低于全年财政总收入的5%设立大工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投入大、市场好、效益高的新引进首期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形成一批新的财源增长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早熟梨种植和生猪养殖扶持政策,壮大基础财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新兴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抓好现实财源;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非税收入清理和规范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挖掘潜在财源。
    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规范“乡财县代管,村帐乡代理”,强化乡村财政行为和监管措施,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强化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创新融资体制,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制。
    (六)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加快陵园建设。
    发展科教文卫体等事业。以落实科技兴农、科技兴企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创立品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办好“九江远东海事学校”。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抓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和医疗卫生安全。全面提高广电网络覆盖面,力争覆盖率达95%以上。继续做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完成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打好“陶渊明”牌,发挥名人效应,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认真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继续做好县志续修。搞好“五五”普法。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做好拥军优属和优抚安置,争创“双拥模范县”。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事业,积极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完成红十字会赣北救灾备灾中心建设,建立红十字基金会。重视老龄工作,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关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做好物价、工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地震等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化性别比专项整治,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展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围绕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年”活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执法力度,着力提高对土地资源的依法管理、依法使用和依法保护水平。积极组织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把管地、造地、用地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境执法,强化环境监督,实现水污染物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
    (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围绕实现“四个全覆盖”,突出抓好“八个重点”,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保障能力:一是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搞好“零就业”家庭帮扶,新增就业23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50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6500人;二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提高各类企业参保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启动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低保标准;四是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贫困生免教科书费政策,建立对特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五是继续做好新农合试点工作,确保参合率达85%;六是实施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七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各增长9%的目标;八是实施扶贫工作“整村推进”工程。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信访接待日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一届政府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要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提质、提速、提效”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亲民为民、创新求进、诚信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新形象。
    提高行政能力。要认真学习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对中央、省、市政策的领悟能力,准确把握县委的决策意图,增强理解力;要把“谋”与“干”融为一体,对上级决策,在工作中自觉坚定地执行,不折不扣地执行,确保政令畅通,落实到位,提高执行力;要学会弹钢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操作力;要善于把九江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综合优势,提升转化力。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严格贯彻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着力提高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质量。认真落实县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加强部门间执法协调。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及时纠正执法偏差。
    提高决策水平。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和行政决策程序,探索建立决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政府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
    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机关效能监察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机制,完善行政投诉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机制。促进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府网站,启动“政务直通车”。建立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对影响行政执行力的行为严格追究责任。
    加强廉政勤政。牢记“两个务必”,严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各位代表,奋发才会有为,实干方能巨变,勇创成就伟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九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九江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乘胜前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