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才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哈尔滨 更新时间:2012-04-14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加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根据《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人才工作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人才发展大业,开发人才资源,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市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有所提升,人才结构得到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人才对于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04年底,全市拥有党政人才5.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4.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0.5万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达到60.6万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到11.2万人。另有高技能人才10.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1.7万人。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各类人才发展和创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我市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同时,伴随着人才竞争全球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凭借现有优势不断加大对我市人才的吸引,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市之路,是增强我市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

  从资源优势看,哈尔滨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位第十名,人才素质较高,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机械、高新技术、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我市聚集大量人才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科技实力比较雄厚,拥有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31个,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等企业科研机构64个,焊接、机器人、生物工程、环保等学科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33所高校,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172个,重点实验室82个,有30名两院院士、700多名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在全市经济总量增长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从区位优势看,我省地处北部边陲,与俄罗斯相邻,随着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我市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将更加密切,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将逐步成为我国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进行经贸合作的经济文化和人才交流的中心。

  国家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央有关部门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院士专家东北行”、“海外留学人员东北行”等一系列支持东北地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促进了我市高层次人才智力的培养和引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哈尔滨都市经济圈及哈大齐工业走廊、哈长沈大经济带等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外资北移,南资北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哈创业,不仅引入了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还引进了大量人才。全市首次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已经形成。

  总的看,“十五”时期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十一五”人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十一五”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合理,积压与短缺在不同区域并存;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较低,需求缺口大;人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灵活,尚未完全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二、“十一五”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紧紧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这一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突出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努力增强我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筑先进制造业人才、现代农业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都市圈人才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人才聚集地,把我市建成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人才聚集区,为实现哈尔滨“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各级党组织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整合力量,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凝聚到实现哈尔滨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通过制度建设,开发人才潜力,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才自身价值。

  3、坚持协调发展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使人才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4、坚持优化结构原则。采取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不断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5、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原则。既要努力培养挖掘本地人才,又要千方百计引进外地高层次紧缺人才,通过引项目带人才和柔性流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壮大人才队伍。

  三、“十一五”人才工作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与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加快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速度,提高人才效益。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法规日趋完善,社会保障有力,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才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速度加快,努力把哈尔滨建成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成为带动全省、辐射东北、影响东北亚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二)具体目标

  1、人才总量目标

  “十一五”期间,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年均增长率6%,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86万人左右(不含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到13.7万人左右,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830人左右。

  2、人才结构目标

  到2010年,全市拥有党政人才5.5万人左右,经营管理人才16.7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64万人左右,研究生以上学历2.2万人左右,大学本科26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15.4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左右。

  3、人才分布目标到2010年,产业间、地区间、城乡间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按照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思路,一、二、三产业的人才分布比例为5:29:6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达到9.5万人左右。按照区域化人才开发思路,加快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与有关周边城市和地区携手共建哈大齐工业走廊、哈长沈大经济带人才共享体系。

  4、人才素质目标到2010年,党政人才文化程度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各层次党政人才中都占有一定比例,专业结构基本适应岗位要求,懂经济、法律、外语、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干部比例有明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职业经理人达到5.4万人左右,熟悉世贸规则并具备参与国际商务能力的达50%,在省内外知名和有影响的优秀企业家达到24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分别达到10万人、26万人和27万人,45岁以下的占48万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达到50名左右,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达到1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达到540人,省长特别奖、重大科技效益奖获奖项目达到20个,省级学科带头人梯队达到15个,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达到30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13个,博士后产业基地增加到3个,在站人数达到40人左右。高技能人才进一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带头致富的能力和科技示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实用人才达到300人左右。

  四、“十一五”人才工作主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加速构筑五个人才聚集地

  1、构筑先进制造业人才聚集地。以培养企业领军人才为重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和市场化。5年内培养10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的优秀企业家、2.5万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包括1万名职业经理人),3万名后备管理人才进入企业管理人才库,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80名。到2010年,市场配置企业经营者达到80%以上。以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为载体,重点培养引进电站成套设备、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焊接技术与设备、电子信息、食品工程、制药、生物工程等方面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机械、高新技术、食品、医药等产业人才集群。到2010年,形成以10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000名骨干专业技术人才、3.6万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群体。为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培养引进紧缺技能人才的步伐,到2010年,初、中、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48:20,初步形成技能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高素质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

  2、构筑现代农业人才聚集地。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壮大农村人才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农林牧渔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年轻农业拔尖人才,建立由50名农业学科带头人、100名高素质科技人员和1500名以上专业推广人员组成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科技普及活动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及时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广泛宣传农村拔尖人才典型代表,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到2010年,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万人左右,占农民总数的3%以上。

  3、构筑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以国内外科技前沿课题、国家战略项目、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产业攻关项目为载体,吸引造就一大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通过市科技三项基金年均资助和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80人、留学回国人员继续研究和创新项目20个,每年资助120名优秀科技人才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及出版学术著作。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优势,面向国内外,引进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我市大学、大所、大厂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大力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努力形成科技创新人才群体。到2010年,科技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每万名从业人员中占有量达到550人左右,年均增长10%。高级科技人才达到7万人左右,45岁以下的占50%。
  4、构筑都市圈人才聚集地。认真研究制定都市圈内人才共享政策,引导和鼓励哈尔滨主城区内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为卫星城市发展服务,发挥哈尔滨主城区人才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卫星城技术、信息和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都市圈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促进都市圈内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加强各卫星城人才队伍建设,在卫星城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增设重点学科梯队,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主城区产业向卫星城扩散的有利时机,采取措施,提高卫星城对人才的吸引力,到2010年,在各卫星城基本建立起一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产业特色、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依托哈尔滨市人才信息网,实现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工业走廊、哈长沈大经济带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

  5、构筑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人才聚集地。充分利用中俄互办友好年活动的有利时机,以科技、加工贸易等领域合作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全国对俄人才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大力引进和培养产品精深加工、经贸合作、资本运作、国际金融和市场营销等人才,促进对俄出口基地企业群的建设,把哈尔滨打造成全国对俄及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人才中心。建立完善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经贸科技合作的国内外专家和留学生人才库。到2010年,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人才达到2万人。在突出对俄经贸科技人才合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人才开发,加强与其它周边国家的人才合作。

  (二)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引进紧缺人才

  1、编制发布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有效指导”的原则,根据我市人才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制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向社会发布紧缺人才的产业、行业、专业、单位、岗位等,以加强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指导。

  2、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措施。对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人一策”。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通过特殊政策,为我市优势产业引进十名国际国内知名的优秀企业家、百名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千名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并掌握高新技术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和专家。注重引项与引智并举,以项目引人才,以科技合作引智力,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通过柔性流动等方式引进人才智力,对柔性流动来哈的人才,给予哈尔滨市民待遇,探索建立“特邀、兼职、项目合作与攻关”等人才柔性流动的可操作性办法,研究制定人才柔性流动的相关政策。

  3、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哈尔滨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孵化器面积,建立来哈创业海外留学人员公寓。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海外留学人员来哈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来哈工作和创业的具体办法。

  4、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对来哈市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实行更优惠政策。优化就业环境,留住本埠人才,每年要力争留住一半以上哈籍生源毕业生。

  (三)进一步调整人才分布,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1、强化第一产业。加大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大力支持对能够推动精品、生态、旅游、观光、节水等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

  2、优化第二产业。一方面通过培养、调整,改善优化产业内部人才结构,重点是机械制造、高新技术、食品、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转岗培训、创办领办新的企业实体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等方式,引导富余人才进入需求人才的产业、行业和地区。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教育领域,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面向社会招考教育人才。在医疗卫生领域,实施科技兴医战略,创建“名医院、名专科、名医生”品牌,积极培养和引进我市卫生事业紧缺的高层次优秀专业人才。在商业、服务领域,培养精通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规则的高层次人才,大量吸纳从其他领域转移的人才。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培养引进更多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壮大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旅游、体育、冰雪等人才队伍,促进“文化立市”战略的实施。

  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必须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人才资源统计要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摸清全市地域人才资源底数,编制和发布年度人才资源状况报告,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动态机制。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人才素质

  1、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驻哈中直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育和科研资源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多种方式为我市培养各类紧缺人才,鼓励我市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来我市联合或独立创办人才培训基地。提高市属院校办学质量,使其逐步成为地方特色明显、学科优势显著的大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批中等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示范专业,加快技师学院建设步伐,形成以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国内知名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和先进制造业实用人才培训、输出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紧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用于培养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2、实施“13356”培训计划。按照“重点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五年内培训党政人才1万人次、高级企业管理人才3万人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万人次、高技能人才5万人次、农业实用人才600万人次。

  (1)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主线,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中心,从改造世界观、汲取知识、思考问题、学以致用四方面入手,提高党政人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坚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5年内参加累计三个月以上的脱产教育培训制度,党政领导人才全员轮训率平均每年达到20%。结合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开展全员培训和轮训,提高党政人才的公仆意识、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优秀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脱产培训,到国外政府部门和著名大学学习培训。坚持和完善挂职锻炼制度、学用结合制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年轻党政干部到基层、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加强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初任、任职、专门业务、更新知识培训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坚持干部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培训制度,坚持干部在职自学制度。

  (2)健全继续教育体系。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学会组织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逐步扩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继续教育的覆盖面,抓好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和下岗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累计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12天,接受继续教育人数要达到当年总人数的45%—55%。加强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工作,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培养渠道,组织部分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出国研修、学习深造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岗位培训制度。开展以提高企业家的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系列培训。支持社会办学机构、企业家社团和行业协会举办各类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选拔部分企业管理人才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组织部分大中型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境外培训或调研学习。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将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名师带徒活动,强化岗位培训,促进职工岗位成才。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培训并举,紧密衔接劳动力市场和国家职业标准,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的培训。

  (5)拓宽渠道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努力构建和完善开放型、多功能、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基地建设,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实用人才中的推广和普及。开展科普之冬、绿色证书和跨世纪人才培训,年均培训150万人次。到2010年,在全市10%以上的县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力争每10户农户有1人获得绿色证书,累计培训绿证学员25万人以上。继续实施乡村大学生计划,市政府连续5年,每年拨专款100万元,每年选拔资助1000名农村青年到大专院校定向培养,毕业后回农村工作。充分利用职教中心、农广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劳动力15万人次。

  (五)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人才活力

  1、深化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坚持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和任期制,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改进领导干部的考察方法,探索建立选人用人的监督快速反应机制。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按照不同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完善配套政策,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活动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深化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开招聘制度,推行联动管理制度,规范事业单位进口管理。探索多种形式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方式,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

  (3)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行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企业经理人员逐步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建立注重业绩和能力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确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基本导向的考核标准,建立新型人才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分类分层的人才考核序列。

  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完善民主测评和评议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逐步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建立职称社会化评聘机制,积极推行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行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推广普及实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为农村经济服务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标准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

  (2)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实行岗位工资、项目(课题)工资、年工资(年薪制)、兼职工资等分配形式。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与企业效益及职工收入密切挂钩。试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试行股权制和期权制。对在关键岗位上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实行技术入股和协议工资制度。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完善公务员绩效奖励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

  完善奖励制度。建立市级科技人才功勋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实行重奖。设立哈尔滨市市长特别奖、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市服务成就奖、振兴老工业基地杰出人才奖。建立市技术能手评选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实行大奖,五年内评选40名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示范推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表彰奖励。

  (3)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人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和辞职、辞退制度。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实行竞聘上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实行组织推荐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健全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评聘制度。完善全市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在企业关键岗位设立“首席专家”、“首席技师”和“首席工人”。积极做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每两年选拔100名农村拔尖人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库,规范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对特别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可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

  (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人才环境

  1、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围绕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取向和重点,创造性地实施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建立健全培养、吸引、用好三位一体,待遇优惠,机制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强化舆论引导,增强我市人民对外来人才的亲和力,开辟为人才排忧解难的快速通道,做到立志创业给岗位,施展才华给机会,效益显著给奖励,突出贡献给地位。

  2、健全法制化的人才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建立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社会优待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在医疗、购房、交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支持用人单位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办理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加大对人才在科技研发、项目承包、技术服务、创业、兼职、流动等活动中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人事行政复议制度、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人事仲裁制度,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

  3、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1)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重点培养发展国际人才市场、专业技术人才市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技能人才市场。壮大普通人才市场和中高级人才市场。依托县级人才市场,建立乡镇人才服务站和农村人才服务信息点,建立健全集配置、交流、培训、开发等功能于一体,与城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稳步发展行业人才市场。依托高校建立固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服务站。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建设以中高级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信息数据库,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建立人才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初步建立全市人才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2)构建开放、多元化的人才市场格局。鼓励社会各类组织、单位和个人兴办人才中介机构,积极引进国外及国内有影响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入我市,加大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在我市人才中介服务领域的占有份额。大力推进人事代理,发展人才素质测评、择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新型人才中介服务,推进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进程。加强人才市场监管,充分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坚持依法管理,不断完善市场管理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到2010年,通过有形市场和网上市场年实现进场单位5万家次,进场求职人数50万余人次;实现代理人数达到10万余人;人才库储备人才资源达到20万人次以上。

  4、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消除体制性障碍,构建人才服务、创业服务、市场服务和政策服务四大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为高层次人才服务的力度,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建立专家电子信箱,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市直接联系的500人左右的高级专家信息库。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人才发展的总体规划,在人才选拔、奖励、培训、职称评审、人事代理、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以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需人才为重点,汇集、整合人才信息,进行人才资源信息储备,实现网上人才资源和政策信息查询。

  为全面完成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统一思想,整合力量,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体系,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不断推进人才工作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法规体系,提高人才工作法制化水平。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到2010年,人才发展资金每年达到1000万元。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我市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政策措施及人才成长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