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过去四年的主要成就和2006年工作的回顾

  从2003年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到现在的四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省会“1+4”组团发展的战略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扎实苦干,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社会事业迈出新的步伐,城乡面貌呈现新的气象。

  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称号。

  园区建设成效凸显。着力推进四个县级工业园区和七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市纺织服装基地落户我县,常山纺织集团首批迁建工程达成框架协议。天山工业园基础设施全面铺开,上海凯泉泵业等项目已入园建设。城东工业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诸福屯纺织、北早现木业、新城铺服装等七个乡镇工业小区全部完成规划方案,谋划并储备了一批项目,园区经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商贸流通支柱作用突出。抓住市区大型批发市场向二环以外和卫星城转移的契机,以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为龙头,沿107国道专业市场为支撑,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为重点,谋划建设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和市区外围批发市场集群。目前,小商品城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三期、四期工程和物流中心、小商品产业园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正在成为承接省会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站120家,发展村级加盟店125家。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7亿元,增长15.1%,市场交易额完成52.8亿元。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古城风貌恢复工程,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名城形象不断提升,2006年底,在“中国文化旅游大县”评选活动中,我县名列榜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和磁河故道独特的地貌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正定8226;滨湖度假区、磁河故道体育娱乐旅游区项目达成合作开发协议。

  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坚持以市促产、以产兴市发展思路,以提升产业档次、延长产业链条为重点,抓住培育龙头和争创名牌两个环节,着力推进板材家具、化工医药等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式发展,其中板材家具、食品饲料被确定为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对“20+10”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和“直通车”服务,促进了骨干企业的快速成长。全县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39家,常山生化、小蜜蜂工具、久强建材等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标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新泰特种油、常山生化、龙星印务等企业的主导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20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达到4个,其中“苹乐”牌面粉机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各级惠农政策,全县33万农民人均减负98元。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等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特色种植、畜禽养殖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培育了惠康食品、天天乳业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养猪协会、草莓种植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化经营率达68.4%。先后实施了省会周围绿化和退耕还林、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按照“政策扶持、环境营造、资金协调、名牌培育”的发展思路,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服务力度,促进了民营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金源化工、小蜜蜂工具等60多家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建成了全省第一家县级商会大厦,成立了省金刚石制品协会。到2006年,在全县11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104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四年来,先后采取破产转让、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形式完成企业改制100家。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财政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广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项目招商,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四年间,引进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20个,引进域外资金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47万美元。培育了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累计出口创汇1亿美元。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深入实施财政收入上台阶工程,实现了县级财政不断壮大、乡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扎实开展城市建设上台阶和管理年活动,高标准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实施了路网建设、广场建设、供热供气、便道排水、生态绿化、亮化美化等一批城建工程。连年在全市城市建设上台阶、城市容貌争先创优活动中名列前茅,荣获“省级卫生城”、“省宜居城市”称号。2006年城建投入达2.6亿元,投入总量和建设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农村面貌变化巨大。通过政府投入、政策支持、社会筹集、群众自筹等方式,以道路硬化、饮水工程、街道照明、街院绿化、文化广场、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卫生整治为重点,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全县80%的村街达到了“五个一”标准,10个村街成为省级示范型文明生态村。在全县9个乡镇170个村街推行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盘活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得到省市和有关专家充分肯定,经验在全市推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推进。积极争取并提前成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使全县3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新农合乡村覆盖率达100%,农民个人参合率达到88.99%,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投资近亿元建成了县污水处理厂,以空气、排水、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推行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量化管理、点状监督的监管模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2006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气达到292天,比2002年增加196天。秸秆综合利用暨禁烧工作连年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扎实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养老保险金收缴率达到99.6%,社会化发放率达100%。进一步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制度,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保障标准。积极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努力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工程。四年间,全县有69个科研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22个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研制开发新产品38项,全县专利技术达到94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3%,继续保持“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继续保持“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荣获“河北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常山战鼓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电视、计划生育、民政、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

  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巩固。通过实施“大稳定”工作机制,健全“三级”立体接访工作体系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开展信访隐患排查治理和陈案积案调处活动,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突发公共安全事故救援演练活动,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创新、务实、严明、守信、廉洁、为民”的施政方针,制定并完善了《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政府工作规则》和《县政府议事规则》,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有序运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按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8%。积极推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位一体的动态管理办法,探索和实行政府关联事项信息公开和企业资信收集制度,实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述廉评廉考廉活动,形成了廉政勤政风尚。

  过去的四年,是我县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四年。这些成效的取得,是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正单位、驻正部队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本届政府的工作,我们深感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会和启示

  一是在发展战略上,坚持把长期目标阶段化,审时度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创新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和旅游大县的奋斗目标,抓住省会“1+4”组团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战略机遇,提出了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园区经济、繁荣商贸流通、承接省会产业转移等一系列切合我县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在机制创新上,坚持把有效方法制度化,抓住关键,破解难题,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加大城市资产经营和体制创新,形成了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城建投融资体制。通过探索实行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成立纺织基地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园区建设体制。

  三是在工作全局上,坚持把工作摆布科学化,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热点,开创工作新局面。统筹考虑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全面发展,统筹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眼全局,谋大事、抓重点、攻难点,集中力量抓好各项重点经济工作,着力解决各种制约因素,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活跃全局。

  四是在工作推进上,坚持把工作任务标准化,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积极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建立领导干部抓落实责任制,完善工作目标分解制,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形成无缝责任链条,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在施政理念上,坚持把执政为民具体化,关注民生,保障民安,带动民富,形成发展合力。为人民群众脚踏实地办实事,真心实意做好事,千方百计解难事,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形成了万众一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是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还刚刚起步,土地政策制约因素明显,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缺乏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自主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

  三是能源、资源、环境约束作用明显,特别是严格的省会水源保护区政策,使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四是农业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还不够快,农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

  五是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水平还不够高,缺乏亮点工程和精品工程。

  六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社会矛盾较多,企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

  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研究措施,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2007年的奋斗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未来的五年,是正定发展跃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的五年,是谋求新发展、增强新优势的五年。为此确定我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县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正定”两大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三大主题,突出创建“华北重要商贸城”、“国家优秀旅游城”、“省级园林城”三项重点,主动融入省会发展,积极承接省会产业转移,调整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努力增强经济总体实力,全面提升文化名城形象,努力打造最具发展潜力、最富发展活力的省会卫星城,着力构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正定。

  基于以上思路,确定今后五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农业基础更加巩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工业优势更加突出,支柱作用明显增强。

  --商贸流通更加繁荣,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城乡面貌更加靓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资源利用更加有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三、2007年重点工作

  (一)坚持布局调整与产业集聚有机结合,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支撑

  全力推进四个县级工业园区和七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原则,加快4个县级工业园区和7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进程,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满足项目入驻需求,实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把纺织服装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主动协调常山纺织集团整体搬迁事宜,搞好相关迁建工程承接工作。全面完成天山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入园项目建设与管理,年内确保5家企业入驻。坚持“以商兴工、贸工互动、搞好衔接、协调发展”的思路,启动小商品产业园项目,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式发展。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技专项攻关,力争年内研发市级以上新产品8项,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10项。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产业向特色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集群发展”的思路,着力发展以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为基础的上下游企业和产品,促使板材家具、食品饲料等六大主导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

  强力实施“20+10”工业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支持工业20强加快发展的意见》,通过建立动态管理、补充淘汰机制,力促“2+1”企业竞相发展壮大,加速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支柱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畅销品牌”,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名牌产品。

  高度重视节约利用资源。深入开展节约型社会创建活动,搞好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对耗能大户、耗水大户逐家签定目标责任书,建立节能降耗档案,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

  (二)坚持扩大投入与繁荣市场双向拉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切实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园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全年安排投资百万元以上项目114项,年度完成投资38.8亿元。重点抓好一批在建、新建项目,年内确保杂质泵、瑞定塑料编织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确保高档装饰板、正定家具城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或主体完工,特别是对天山工业园、2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等11个列入年度重点建设的项目,继续实行项目分包和责任公示制,加强协调、督导和服务,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着力抓好一批重点前期项目,对苹乐面粉机扩建等14个重点前期项目,加大跑办力度,尽早具备开工条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搞好项目谋划,增加项目储备,实现谋划项目、前期项目、在建项目的滚动发展。坚持依法用地,强化对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指标控制,提高土地利用率。深入开展土地挖潜,搞好土地开发置换,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精心打造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和市区外围批发市场集群。以建设华北重要商贸城为目标,研究制定《正定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形成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沿107国道专业批发市场为支撑、仓储物流等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各类现代服务业成龙配套的市场格局,打造“北方义乌”。精心组织协调小商品市场的招商组市和市场运作,确保一期工程上半年试营业,力争二期工程年底前完工。及早启动三期、四期工程建设,争取2008年底完成120万平方米的市场建设任务,使之成为承接省会大型批发功能转移、加快省会“华北重要商埠”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快现有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恒山市场信息中心,开展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档次,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商贸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完成北方国际仓储物流园区整体规划,启动占地400亩的一期工程,并逐步拓展至1500亩,建成集仓储、运输、分拣、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发挥空港优势,配合省市尽早启动石家庄航空物流园区项目,形成服务省会、面向京津、覆盖华北的现代物流基地。

  (三)坚持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同步推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按照“稳定粮食、提高菜果、做强畜牧”的要求,继续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国家优质专用麦示范项目、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以及优质花生、脱毒甘薯生产带建设,进一步扩大食用菌、草莓、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基地规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完成惠康食品、天天乳业等企业扩产改造工程,推进乳制品、果蔬、优质麦等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规范蔬菜、奶牛、饲料、草莓等行业协会运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完善技术推广和品种改良服务体系,加强动物重大疫情防控,促进养殖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健全农业标准、检验检测、认定认证三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积极争取并启动新城铺、西平乐3万亩国家级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实施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完成利用世行贷款的灌溉农业三期工程扫尾工作。全面实施木刀沟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和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加强防洪保安工作,完成朱河堤三条丁坝修复等应急度汛工程。

  加大农村公益设施和公益事业投入,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启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投入,确保财政对农村的资金投入高于去年。大力加强农村水利、道路、通讯、电网、信息等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并启动21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26项农村公路通达工程,优化农村交通环境。健全村级财富积累机制,规范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建立文明生态村创建长效机制,丰富和拓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内涵,提高文明生态质量和水平。落实阳光培训政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建设劳务输出基地县,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将10种慢性病纳入医疗补偿范围,为群众谋求更大的实惠。加强乡村医疗设施和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四)坚持完善功能与打造亮点兼顾并重,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

  加大城建投入,提升城市形象。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宜居宜看并重,建设管理并举,财政投入与社会融资结合,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突破重点,打造亮点。全年城建投入概算1.5亿元,实施六大工程。

  规划引导工程。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基础,搞好专项规划修编,形成分级合理、覆盖全面、科学性与前瞻性突出的规划体系。

  路讯通达工程。配合省会完成体育大街北延工程,确保年内通车。完成恒州街、梅山西路、南环路、旺泉街、四合街拓通改造,优化县城路网结构。搞好供热管网、供气管网、地下共用信息管网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文化精品工程。高标准建成文化广场,使之成为古城正定的标志性广场和靓丽风景。完成天宁苑广场二期扩建和恒州体育广场建设,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园林绿化工程。新建占地158亩的城垣公园,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拆除常山公园沿街建筑,还绿于民,还园于民。搞好道路绿地、街旁游园、居民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建设,构建绿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绿化体系。

  风貌恢复工程。搞好常山路两侧包装改造,建设高标准迎宾大道。筹建正定博物馆,谋划恢复阳和楼、大觉六师殿等历史上标志性建筑。

  综合整治工程。以“清、改、拆、刷、挡、洁”为主要内容,进行城市容貌综合整治。清理占道经营、广告牌匾、空中管线;改造整修破损路面;拆除违章建筑和影响城市容貌的破旧建筑;刷洗装饰沿街建筑立面;通过围挡、绿地等措施,遮挡影响市容的临时建筑和工地;做到街道和庭院清扫必须彻底,保洁必须经常,清运必须及时,容貌必须整洁。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争创国家优秀旅游城。以古城风貌恢复、文物景点开发、传统文化整理、体育资源利用、生态度假休闲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京外第一名刹”、“佛教临济祖庭”、“三国子龙故里”、“乒乓冠军摇篮”四大旅游品牌。搞好乒乓球训练基地扩建、临济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切实加快隆兴寺、荣国府等精品景区建设。启动滨湖度假区项目前期工作,谋划磁河故道体育娱乐旅游区和滹沱河沿岸绿色生态旅游走廊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继续搞好“千年古韵”历史文化旅游节和“子龙文化”艺术节,全面提升旅游总体形象。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名城内涵。以挖掘文化遗产、弘扬民间艺术、繁荣文艺创作、培育古玩市场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搞好历史文化经典抢救整理工作,打响常山战鼓等民间艺术品牌,组织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工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创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五)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推动,形成体制机制创新新优势

  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搞好工业、商贸、物资、旅游等系统企业改制收尾工作,加大资产变现和职工安置力度,着力解决改革遗留问题,推进亏困企业有序退出。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收缩事业单位规模,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进入市场。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确保财政资金科学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切实做好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后续工作,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经济发展主力军。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改革措施,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三大服务体系,扶持成长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等途径,加快品牌集聚和资本积累,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积极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项目招商,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精心组织好小商品市场推介活动,积极参与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以开放求突破,以合作求发展。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优势,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科研等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适应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比重,实现从数量型创汇向质量型创汇转变。

  (六)坚持壮大财力与搞活金融两措并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实施税收征管阳光工程,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领域的税收征管和监控,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公开的税收秩序。加强税务稽查,堵塞税收漏洞,实现县级财政不断壮大,乡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强化支出管理。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硬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求。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建立预决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继续推行财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金财工程”等各项财政改革,将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和放大功能,综合运用政府投资、财政补助、财务宽让、税费减免、财政奖励等手段,引导和带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扩大投入,重点支持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切实搞活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繁荣金融市场。探索推行信贷担保、风险评估和信贷评价三位一体运作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开展银企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和奖励力度,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规范金河、国泰等担保公司运作,扩大中介担保信贷规模,提高担保信贷质量。支持农村信用社搞好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小额信贷投放。

  (七)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展现正定社会发展新气象

  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组织实施百项科技工程和企业信息化、自主创新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现代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西平乐、西叩村等5所教学楼和北早现中学实验楼、宿舍楼。构建学前教育完整体系,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创建惠民医院。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卫生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实施“计生惠民”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搞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开展“双拥”共建,全面推进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按照“点状监督、量化管理、责任到位、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加快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环境三大保障体系,打好大气、排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关闭二级水源保护区工业企业污水直排口,启动中水回用工程项目,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市民道德实践活动,弘扬“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新时期正定人文精神,努力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八)坚持关注民生与保障民安统筹兼顾,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高度关注社会就业。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安置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放手支持和引导能人创业,带动和帮扶弱者就业。

  高度关注社会保障。按照“增加保障线、扩大保障面、力争全覆盖”的思路,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长效机制,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关心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高度关注人民生活。集中力量办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就业、安全等十个方面26件利民实事,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高度关注社会稳定。健全完善“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和三级立体接访机制,运用综合措施解决社会矛盾。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大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狠抓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行力。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加强调查研究,勇于从主观上看差距、找症结,善于从机制上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增强执行的自觉性,提高落实的创造性。建立投资促进中心、群众服务中心、诚信管理中心和行政效能举报中心,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依靠完善的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坚持量化细化具体化,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制、过程督查制、结果追问制,切实做到尽职者奖、失职者罚、渎职者究。

  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操作力。建立健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政府决策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实字当头,真正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

  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约束力。健全政府公务员学法制度,切实做到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对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权限界定和职责确定,切实解决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侵权须赔偿,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坚持廉洁从政,不断提高公信力。强化政府对社会诚信管理职责,搞好诚信建设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把政府关联事项作为诚信建设的重点,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审计监督,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诚恳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坚持执政为民,不断提高亲和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重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大办亲民之事,以实干的作风取信于民,以出色的政绩造福于民,建设群众信任和支持的“民心政府”,形成率先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机遇催人奋进,使命就是责任。生逢盛世,当有所为。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步调一致,埋头苦干,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正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