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文县工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化加速、旅游产业启动的重要时期。根据县委和县政府提出的二十八字方针、“五个三”的经济发展思路和“五通八达”的发展目标,在全面总结全县“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充分体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政府将以本规划为依据,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到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中来,努力实现规划的奋斗目标。
    一、“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计划期间,文县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产业抓特色,有力推动了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11亿元,比“十五”初增长68.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0%;人均GDP达到2474元,比“十五”初期的1504元增长了64.5%。“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势头良好。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初的31.2:31.1:37.7调整为2005年的28.1:36.8:35.1。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由“十五”初的2631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6616万元,年均增长20.3%。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9636万元,比“十五”初的21362万元增长了38.7%。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了干果、茶叶、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开发。截止2005年底,全县特色农业总产值767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9%。基本形成了东南茶叶,西北药材,半山干果,川坝蔬菜的特色农业格局。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2亿元,比“十五”初增长1.5倍,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3.4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3.1%,实现税收4416万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6.8%。截止2005年,全县已建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工矿企业达36家,初步形成了能源、冶金、建筑建材加工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
    ——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进入开发启动阶段。
    围绕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富县”的指导思想,加强了景点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完成了洋汤天池景区的总体开发和合资开发协议,组建了白水江漂流公司,建成了西北地区功能齐全的动植物博物馆。
    ——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城建、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由“九五”期间的3.92亿元,增加到“十五”期间的17.63亿元,增长3.5倍。完成了东青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改造,汉平咀、横丹、水沟坪等两江八河水电站建设步伐加快,碧口至县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一、二期农网改造全面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9元,分别比“十五”初期增长1.7倍和44.7%,全县整体温饱基本解决,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
    “十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特征还很明显。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60%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半山、高半山地区,这些地区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增收困难大,脱贫致富步履维艰。虽然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是流通环节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销售分散,无统一品牌和质量标准,生产经营活动处于零星、无序状态,小而散的特征比较明显,农民无法从销售、加工环节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二是工业产品加工水平低,结构单一。工业主导产业以矿业、冶炼、水电为主,主要产品仍然是原料性的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工业效益低,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建设资金匮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生产要素、配置资源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四是交通建设落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截止2005年,路网密度为24公里/
    百平方公里,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等级差,抗灾能力弱。道路不畅造成产品运输成本大,投资创业环境差,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难,严重制约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纵观上述问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四大矛盾:一是小农的分散化经营与生产的标准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是矿产、水能、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发的要素需求与交通落后、资金匮乏之间的矛盾;四是传统思想观念落后保守与市场经济开放进取要求之间的矛盾。
    过去五年的实践,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坚持“二十八字方针”的要求,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增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三大战略,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使整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四是要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落实各项责任,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机制;五是要坚定不移地营造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形成良好的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环境。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可以概括为:在外部环境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内部环境方面优势和劣势同在。
    1、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际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县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知识经济的兴起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明显;国家间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产业转移及科技进步加速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从国内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发展理念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施政方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并日益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改善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提供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加速,区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我县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一是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步伐将大幅度加快,使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为经济优势的可能;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入世效应不断释放,为文县利用多种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三是随着全国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产业在区域之间转移的步伐加快,我县能够承接一些从东中部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四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科学意识已深入人心,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弃旧图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力求发展的迫切意愿,为加快发展提供了精神准备。
    “十一五”期间我县面临的外部环境中挑战主要包括: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加大;城乡、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难点增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度加大;环境压力增大,资源约束加强;就业形势严峻,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提高;深化政府改革的任务艰巨。
    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既是我们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众多矛盾的凸现期。
    2、内部环境:优势和劣势同在
    从全县发展的内部环境看,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县丰富的矿产、水力、旅游、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明显。在矿产资源上,全县目前探明的可开采的矿产达13种,其中黄金探明储量280吨,铜5万吨,锰矿200多万吨,硅矿1亿多吨。在水利资源上,全县水力理论蕴藏量303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12万千瓦,在全省和整个西北地区位居前列。在旅游资源上,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汤天池、碧口水库、白马藏族民俗村、大熊猫饲养中心、阴平古道等,并与世界级名胜区九寨沟毗邻。在特色农产品资源上,全县已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相当产量的茶叶、花椒、纹党、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二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文县融入川渝、陕、甘经济圈提供了条件。三是兰渝铁路的立项建设,将极大改善我县的交通状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四是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全县经济正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全县领导团结一心,图谋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劣势:一是思想观念还很落后,在政府方面表现为部分同志开拓意识、危机意识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在部分群众中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等小农意识还很严重,大局意识淡薄,风险意识缺乏。二是落后的交通状况、内部资本形成不足和外资引进困难,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还没有彻底扭转,工业发展的水平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产业化层次低、小城镇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制约着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山、半高山地区和沿河地带的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居民增收困难,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缺乏,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发展长期滞后,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自然灾害频繁。从总体上看,改变目前资源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这种“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成为“十一五”时期的工作中心。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面对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立足我县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坚持“二十八”字方针和“五个三”的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把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交通瓶颈、观念瓶颈、资本瓶颈、体制瓶颈作为四大战略重点,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突破瓶颈约束优先的发展原则
    基础设施中的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建设上适度超前,投资上优先保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县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约束。克服劣势中的瓶颈约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充分发挥优势的基本前提。要把交通运输作为突破口,优先发展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彻底改变全县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促开发的原则
    确立市场机制在县域经济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开放的视角挖掘发展潜力,营造发展环境,拓展发展途径,再造发展优势,以资源资本化的方法,通过经营权拍卖等手段,筹集建设资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本约束等问题。
    3.坚持区域协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充分利用文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交汇地带,尤其是毗邻九寨沟的地缘优势,加强同周边的区域合作。通过合作、协作、配套等方式,扩大产品的市场半径,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一些领域如旅游业的发展中,既要有创建品牌的举措,也要有甘当配角的意识,借势造势,提升自身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4.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
    正确面对经济增长方式中粗放式经营特征明显的事实,进一步重视并强化文县在长江上游生态高地的战略地位。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加强资源开发,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管理,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在环境友好的基础上。
    5.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
    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既要注重经济效率,又要兼顾社会公平,重点解决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利益矛盾,尤其要在扶贫济困、义务教育、社会保障
    、公共卫生等领域创新制度,完善机制,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潜力建立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入上来。
    (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
    1.以结构调整为中心,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要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要以提升总量扩大规模,提升科技含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空间集中度为重点,调整工业经济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要抓住兰渝铁路建设的契机,以洋汤天池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建立第二个九寨沟为目标,通过旅游业的突破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优化区域功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进一步完善县域内四大区域的经济功能定位,按照据点开发模式,把“点”培育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以城带乡的作用,在据点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沿交通线布局的工矿能源等产业,逐步培育增长轴线,尽早实现据点开发向点轴开发模式的转变。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3.以项目为载体,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
    充分认识“十一五”期间投资需求同融资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利用水力、矿产和旅游资源的优势,按照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根据不同投资主体对投资项目的要求,精心设计、论证项目,规范项目招投标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优势资源的开发。
    4.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弱化经济管制职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公益性财政投入,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向社会资本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
    (五)“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县发展的基本思路概括为: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文县两大目标,抓住未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依托水力、矿产、旅游三大资源,以观念转变为突破口,以加快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为手段,以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城乡互动、科技驱动为主要途径,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消除发展瓶颈约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形成以特色农业、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以城关、碧口为中心的城镇网络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协作,进一步强化区位功能,把文县建设成连接两大经济带的桥头堡。经过五年努力,使文县道路畅通、城镇现代、农业特色突出、工业优势明显、旅游业初具规模,彻底改变“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实现文县的新崛起。
    (六)“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充分考虑了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际可能,正确面对“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内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势后提出的。目标体系力图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目标值的确定既符合实际,又充满希望,给未来五年规划出一个宏伟的蓝图。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和奋斗,力争把文县建成长江上游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秀丽迷人的“陇上明珠”。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不低于12%,到2010年力争达到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0%,力争到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30.0%,五年累计达到40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大致呈现2.5:4:3.5的结构;城镇化步伐加快,力争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19.0%提高到22%;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0%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800元;扩大城乡就业规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城镇职工“五险”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医疗保障为突破口,医疗保障以大病统筹为重点,消除农民“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重大疫情监测和控制网络体系。
    ——社会更加和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乡乡通油路、农村公路上等级的目标,竭尽全力支持兰渝铁路立项建设工作;巩固“两基”成果,扩大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森林覆盖率达50%左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上,把转变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从战略上全方位地优化产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实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县”战略,走电矿结合的路子,建设水电、矿产主导产业,把文县建成全省水电和特色矿产加工基地。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构建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到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年均增长18.6%,占GDP的比重达到26.5%,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延长产品加工链条,壮大县域特色工业。文县在充分利用水电能源优势,依托本地丰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以能源原材料为特色的冶炼加工工业已具雏形。“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要求,不断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要继续依托金、硅、重晶石、铜、煤等矿产资源,发展冶炼加工工业。要把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放在产品加工链条的延伸上,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艺,以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整个工业结构的逐步升级,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使冶炼加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调整工业组织结构,培植优势骨干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省扶持骨干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扩大增量、延伸产业、吸纳股份等多种途径,加速扩张,尽快培植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高度重视规模企业发展,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持,建设骨干企业梯队。力争到2010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8%以上,使之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针对全县民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经营机制落后的现状,支持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支撑,实施资本经营,实现跨所有制的重组、兼并,扩大企业规模,鼓励民营企业从家族制、小业主制向合作制、股份制等企业制度转变,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手段,推动民营企业现代化,提高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调整工业布局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园区建设。通过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立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形成产业集聚区的形式,支持工业基础好的乡镇建立地方特色工业小区,进一步突出区域经济特色。重点建设两江八河水电能源工业、碧口、石鸡坝硅铁系列产品冶炼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高楼山有色贵金属工业、临江硅铁系列产品冶炼工业和重晶石加工业、城关建材工业等园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矿产开发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开采中要树立环境友好理念,生产中要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原则,加大政府管制,加强政策引导,努力实现矿产开发的有序化、规模化、集约化,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和全过程预防的转变。
    四、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十一五”是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着力构建和谐农村的攻坚时期,遵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农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文县实际,按照“突出市场抓开发,突出优势抓特产,突出重点抓强项,突出系列抓龙头,突出效益抓规模”的产业开发思路,通过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延长产业链条、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力争到“十一五”末,把文县农业真正发展成高效、优质、高附加值的现代生态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特色基地规模。按照“东南茶叶、西北药材、半山干果、川坝蔬菜”的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增加特色农业比重。在产业选择上,把核桃作为全县的战略产业,花椒、茶叶、中药材、蔬菜作为近期见效的区域支柱产业,适当发展水产养殖和草畜产业。扩大现有基地规模,力争使支柱产业形成经济优势。在空间分布上,城关片大力发展花椒、核桃面积,扩大反季节蔬菜和保护地蔬菜产业;石坊片大力发展以纹党为主的中药材、蔬菜、核桃、花椒等产业;碧口片重点发展茶叶、食用菌、生姜、魔芋及水产养殖业等特色产业;临江片大力发展花椒、核桃和辣椒、“三蒜”、中药材及猪、羊等家畜专业养殖。重点要抓好肖家乡石龙沟流域茶叶生态旅游小康示范村建设和洋汤河流域核桃产业示范点建设。按照行政推动、政策带动和典型示范三结合的工作思路,采取统一规划,资金捆绑等措施,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政策,力争到2010年建成20万亩优质大红袍花椒基地、8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8万亩优质核桃基地,8万亩中药材基地和4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特色产业(不含林业)面积达到18.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总产值超过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促进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是以基地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采取基地加企业、企业加农户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采用新建、扩建、续建的方式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能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力争申报认定5户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大中型龙头企业5户(茶叶2户,中药材2户,蔬菜1户)。二是紧密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它们的科技优势,依靠龙头企业对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增加值,实现生产环节的突破,彻底扭转包装简单、加工粗糙和原材料贱卖的现状。以中药材和蔬菜加工为重点和突破口,力争“十一五”末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使生产环节的增值占到产品价值的40%以上。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十一五”期间要彻底改变全县农特产品品牌缺乏、效益低下的状况。一是从农产品生产环节入手,狠抓核桃、茶叶、花椒、纹党等农产品初级产品质量,为品牌的确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生产加工环节统一生产标准,树立文县农特产品的良好品质和形象。二是要创立品牌,加大宣传。从现有农产品品牌中精选出一批能代表文县特色的优质品牌,充分利用节庆会展和互联网等展示平台,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发挥品牌优势,适时开发和申报系列品牌。其它特色农产品要尽早树立自己的品牌。三是要积极主动地维护品牌,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搞好商标、外包装、原产地等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四是抓住国家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的机遇,建立碧口茶叶市场、中寨纹党市场、城关花椒市场、马家街综合农贸市场等特色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形成竞争、公平、有序的良好市场秩序,通过创造优异的市场条件和交易环境吸引各方客商,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执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快优势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逐步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加大茶叶无性扦插、蔬菜设施栽培、纹党GAP种植等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力度。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产品逐步达到绿色、健康、无公害食品标准,化解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解决全县农产品有商品无效益及产量相对过剩的现实问题。二是结合我县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优良品种的培育和选择、农业病虫害防治、高产优质生产管理等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简单的数量扩张向既注重数量增加、更注重质量提高的方向上转变。三是积极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通过发展农业技术教育、参观培训、发放资料、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农业技术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到“十一五”末,建立各类农产品监测检验站8个,基本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的全程跟踪服务,基本完成对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逐步实现标准化、无公害生产。
    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保障。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自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各类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适时组建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规范和提高各类专业协会的组织水平,使其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到“十一五”末,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达到100--120个,鼓励和支持小农户、大户、加工企业和技术部门加入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二是要处理好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按照现代农业合作组织的要求实现利益均沾和风险共担,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良性互动。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发展的保障水平,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服务单位的扶农、支农功能。创新农业投资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多种方式、多种主体投资农业。三是要切实改善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
    五、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按照“旅游富县”的战略思路,以县域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原则,立足发展大旅游,拓展大市场,建成大产业。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宣传促销、产业规模上实现大突破,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尽快使文县旅游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力度。重点以洋汤天池为龙头,加快开发“三池(天池、饮马池、盆景池)、五村(白马民俗村、碧峰村、马家山、李子坝、丹堡河)及两江梯级电站水上风光等旅游资源。发挥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考察、观光、探险旅游。利用集北雄南秀为一体的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建设碧峰沟、马家山、丹堡凤凰山等休闲度假村、碧口水上公园和阴平野生动物园等旅游景点。充分发挥文县阴平文化、三国文化、白马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发阴平古城、白水江三国文化游览区、白马氐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形成以县城(阴平古城)为中心,洋汤天池旅游区为龙头,五花山、达嘎河、碧峰沟等景区为附属的空间框架,构筑洋汤天池、达嘎河、碧峰沟三条旅游专线,形成以自然、人文、民俗为特色的旅游格局。到“十一五”末,把洋汤天池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震遗产、国家级地质遗产、国家四A级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对文县境内旅游公路交通网络的新建、扩建、改建,基本满足现代旅游发展的需求,基本完善重点景区(点)的供电、供水排污、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建立旅游运输服务公司,承揽旅游专线运输服务,发展主要服务于旅游业的餐饮、宾馆,旅行社。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建立旅游商店,围绕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环节发展相关产业,提高旅游业就业人数,增强旅游业创收水平。
    发挥区域优势,搞好市场促销。充分利用九寨沟、皇泽寺、万象洞等旅游热线,加强与毗邻省市的横向联系,建立互助协作关系,把全县的旅游产业与周边著名旅游热线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大九寨”国际旅游圈的组成部分,成为九寨沟旅游的重要中转地、游客集散地和餐饮住宿中心。根据不同客源市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采取形象宣传与产品促销宣传相结合,政府促销与企业促销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促销手段,有效促进客流量的增长。
    创新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完善旅游业组织体系,狠抓旅游业项目建设。整合全县各种旅游资源,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多种途径筹集旅游业发展资金,积极引进民营经济主体开发旅游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提高旅游业科技含量。
    到“十一五”末,文县旅游业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经济主体多样,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使文县成为旅游特色鲜明、景点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的全省重点旅游区,成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组成部分。把洋汤天池旅游区建成省内外闻名的旅游区,宾馆、餐饮、旅行社等服务满足社会旅游需求,旅游特色商品得到开发,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力争到2010年实现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35%以上。
    六、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交通、能源、通讯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是区域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先行工程。文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应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
    1.多方筹集资金,加快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建设
    为彻底改变文县相对封闭的交通状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要建立晴雨无阻,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实现交通状况由严重滞后到相对适应的转变。为实现此目标,交通规划的布局要以国道212线,省道东青线,县道何马线、安中路和赵天路为依托,以城关镇和碧口镇为辐射中心,构建公路主干道体系;以白龙湖、碧口水库、汉坪咀水库为依托,构建水运网络;积极争取兰渝铁路尚德设站,使铁路成为文县便捷、安全的交通大动脉。
    “十一五”时期公路建设的两大任务是完善路网结构和提高路面技术等级。要建立以“三纵四横和五个主要路段”为主骨架,乡道和村道为补充的公路网络。“三纵”即中庙罐子沟--石鸡坝青龙桥、玉垒关头坝--临江月亮、碧口何家湾--尚德马泉;“四横”即文县城关--尖山、石鸡坝安昌河--舟曲县博峪、桥头赵家坝--石坊东峪口、城关鹄衣坝--四川省平武县;“五个主要路段”即丹堡尹家坝--上丹堡、临江冷堡子--梨坪、武都稻畦子--舍书、堡子坝--八字河、桥头赵家坝--天池。在公路路面技术等级提高上,要升等改造国道212线和东青公路230KM,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升等改造县乡道9条263
    KM,达到三级和四级公路标准。创造条件,新建城关至尖山、鹄衣坝至四川平武和天池至堡子坝公路3条140KM,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20条650
    KM,铺油硬化200KM。建成6个乡汽车站,4个水运码头。
    加快公路建设是文县突破交通瓶颈的重要途径,突破公路建设中的资金约束是最大难点。针对文县公路建设工程成本高,投资回报慢的特点,首先,要在畅通甘肃南大门的口号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加大对文县公路的投资力度;其次,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多方筹集公路建设资金;最后,要充分调动全县人民修路的积极性,推动公路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2.加大水电资源开发力度,建设甘肃能源新基地
    文县有两江八河三百六十多条溪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03.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212.08万千瓦,占陇南市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72%(陇南市的水能资源占全省的25%),待开发水能资源168.64万千瓦。在甘肃省确立的能源水火电并举的发展战略中,大力开发文县的水能资源,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全省的能源结构。
    一是在发电站建设上,坚持生态建设与水能开发并举、干流开发与支流开发并重、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同步、政府引导与业主开发结合、大中小电站一起上的原则,全力培植水电能源主导产业。全面完成干支流水能梯级开发,建成苗家坝、麒麟寺等大、中、小型水电站45座,力争总装机达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税收上亿元,同时配套建好电网输送系统,真正把水电能源产业建成县域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大发展。
    二是在输变电网建设上,依托水电资源开发,充分发挥电能优势,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城关至安昌河、城关至临江110千伏变电站2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座,建成城关、堡子坝、高楼山等6座35千伏变电站,输电线路7条139公里。
    三是实施资源资本化战略,形成水电资源的区域规模优势。文县以小水电为主体的能源供给结构,决定了其水电能源优势的确立必须以区域规模为基础,并通过合理的投资体制保证发、输、配电各环节的相互配套。在电力工业的投资体制上,要坚持政府投资于农村,企业投资于城市,国有投资于电网,民营投资于电源的分工体系,在兼顾各投资主体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发、输、配电各环节的协调。在水电资源开发的投资体制上,要实施资源资本化战略,多方筹集资金,重点引进民营资本,尽快形成电能资源的区域规模,使文县成为甘肃水电能源的新基地。
    3.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要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加强广播电视事业,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更新改造全县通讯网络,通县光缆工程延伸,调频光缆广播传输至全县各乡(镇)。加强农村网络建设,提高数据传输质量,加强交换面和接入点建设,加快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基站建设。到2010年,全县实现村村通电话,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0部/百人,移动通讯覆盖率达到60%,互联网用户数量登上一个新台阶。
    4.结合扶贫和生态建设工作,瞄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着力于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重点完成以下任务:一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解决群众行路难、过河难的问题;二是结合文县实际,采用管引、雨水集流等方式,解决部分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力争到2010年全面解决剩余高半山旱村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全县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6万亩;三是针对文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的基础上,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环境恢复与片区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小流域治理的综合效果;四是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化建设,通过推行“一池五改”(沼气池和改灶、改厕、改圈、改水、改房)工程,提高农户利用能源的效率,减轻农户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二)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改善的力度,把文县建成甘肃的生态大县
    保护生态功能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既是实现文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确保长期战略优势的必然选择。要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小康、生态良好的新路子。
    1.加强重点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加强对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三北”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县建设、水土保持等六大生态工程的机遇,加快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步伐,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逐步增加森林覆盖率,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2.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在高山、半高山地区严格禁止毁林开荒,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经济林。高山地区要逐步停止烧山种植纹党等药材的行为。逐步降低坡地面积比例,通过实施坡改梯工程扩大梯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对于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要通过移民搬迁解决村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大力倡导和支持农村实现能源替代,通过发展沼气、太阳能、电器及建设薪炭林等举措缓解农民的烧柴难问题,降低农民砍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积极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降低水土流失面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薄膜的使用数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处理好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避免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在开发中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先进的装备和生产技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避免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强化环保意识。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绿色长廊”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县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00平方公里,全面实现梯田化,人均经济林达到1.5亩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把文县建设成真正的生态大县。
    七、加快城镇化进程,明确区域功能,发挥区位优势,把文县建成连接西部两大经济带的桥头堡
    根据文县的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以及同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在突出县域经济内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把文县建成连接西南和西北两大经济带的桥头堡。
    (一)加快小城镇发展速度,突出城镇化在四大区域经济功能区中的带动作用
    以资源分布、产业开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为依据,文县已基本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四大区域经济功能区,即碧口工业区、白水江沿岸综合开发区、临江扶贫开发区和高半山生态治理区。“十一五”期间,要把城关镇和碧口镇建成具有产业集聚功能的县域中心城镇,使其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两大中心。以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的形式,促进产业向中心城镇的集中。以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提高,强化两大城镇的辐射功能。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小城镇特色产业开发的机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按照“乡镇城市化,城市园林化”的要求,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逐步形成四大区域经济功能区中的城镇体系,重点建设碧口、尚德、中寨、桥头、石坊等小城镇,其他乡镇根据实际进行功能定位,建设集贸乡镇,交通沿线乡镇等。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1—2个二、三产业产值过亿元,人口上万,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经济辐射力强,社会影响面大的区域中心城镇。
    (二)明确区域功能,确立区域开发重点
    根据文县河谷、半山、高半山梯次分布的地理特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文县已经形成了两江沿岸地区、半山地区和高半山地区三大区。两江沿岸地区是文县的核心地带,这一地带资源匹配较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口相对稠密但城镇化水平低,其开发重点要突出资源优化组合的理念,按照建设山水城镇的要求,加快产业和人口的相对集中。半山地区人口密度小,生产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这一地区要以已具雏形的特色农业为依托,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向高效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要结合环境改善适当发展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居住环境过于恶劣的地区要通过易地移民等办法,对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相对脆弱地区的人口进行迁移,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目的。
    (三)强化我县在省际区域协作中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桥头堡地位
    文县作为陇南重镇,甘肃的南大门,自古为蜀陇咽喉,历史上就是甘、川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之一,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在空间格局上处于广元和阿坝的连线上,地处九寨沟的前沿地带,在甘、川、渝的区域协作中有着地缘上的优势。随着兰渝铁路的建设,文县将成为连结西北和西南两大经济带的桥头堡。“十一五”期间,要树立依托区位优势,利用区域协作实现崛起的超前意识,作好崛起的准备工作。通过市场分工、产业联合、资源共同开发、基础设施共建等形式,加强同周边地区的联合,依托陇东南地区的资源优势,借用川渝地区的产业基础,积极参与跨区域的经济联合和分工,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内实现县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八、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文县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把社会公平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把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能公平地享有教育、医疗、工作、福利等权利,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设,初步建立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为实现“两基”教育目标,“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步实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力争全面消除中小学校危房。初、高中学校要实施寄宿制,以提高初中巩固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努力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放手发展民办教育。
    (二)促进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要围绕着为全县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搭建平台,主要完成如下任务:一是要通过院地校企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二是要加速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缩小“数字鸿沟”;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科技推广网络。
    (三)发展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根据目前文县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现状和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县城文化中心建设为主,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等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二是加快民族、民俗地域文化的挖掘步伐,力争在短时间内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三是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控制体系,强化卫生监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质量,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四是深入实施《全民健康计划纲要》,不断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加快体育馆场建设,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四)扩大劳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县在扩大劳动就业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二是认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加强再就业资金的筹集和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三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自谋职业和多种形式就业,推行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扩大就业领域;四是破除劳动者流动障碍,发展完善就业市场,采用异地就业的方式,扩大就业范围。
    “十一五”期间,全县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社会两极分化程度和基尼系数要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缓和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
    (五)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现减贫目标
    截止到2005年,文县仍有2.5万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11%以上;低收入人口近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2.5%。要实现2010年解决低收入人口稳定温饱的目标,扶贫攻坚工作应着力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坚持“内抓扶贫攻坚,外抓劳务输出”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二是针对文县贫困问题的区域特征,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地区的群众,以定点安置和插花安置的方式实施易地移民;三是创新脱贫致富的模式,加大以工代赈的力度。“十一五”期间,以工代赈项目应结合文县实际,促进项目与农村交通、水利、生态建设的专项规划相结合,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加快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九、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体制创新步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营造环境。
    (一)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创新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尽快实现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从经济目标优先向社会目标优先的转变,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从行政控制体制向依法行政体制转变。
    (二)按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投融资体制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支持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在土地使用、税收、外贸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探索并完善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以及社会事业领域投资的具体形式,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三)按照实现文县新崛起的要求,创新观念
    体制创新始于观念,成于观念。文县历史上比较封闭落后,又没有经受过重大项目建设的洗礼,群众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干部的市场意识、机遇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都同新崛起的要求不相适应,“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以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为保障,在全县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
    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用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行为,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把稳定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的工作机制,全力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切实做到公正司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水平。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提高执政能力体现到促进发展上,体现到为人民服务上,体现到增强工作实效上,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岗位技能、职业道德、人格修养,锻造一支埋头苦干、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激励机制,把正确的政绩观和用人导向作为着力点,把激励机制作为内在动力,科学确定责任目标,进一步完善考核程序、标准和办法,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党的作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未来五年,是希望的五年,关键的五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五年。全县各族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