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地区基础设施规划
来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更新时间:2012-04-14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改善和优化张承地区发展环境,确保其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修订本规划。

  一、基础设施现状

  “十五”以来,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供给和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改善。

  ——交通设施。两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02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4公里,国、省道42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2616公里(其中张家口1483公里)。公路网密度张家口30.17公里/百平方公里,承德23公里/百平方公里。境内铁路营运里程1228公里。

  ——水利设施。两市有效灌溉面积57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9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0%和2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70平方公里,占应治理面积的45%。

  ——城市基础设施。张家口市区人均道路面积9.24平米,燃气普及率85.34%,集中供热普及率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86%;承德市区人均道路面积8.03平米,燃气普及率87.43%,集中供热普及率60.3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81%。

  ——通信设施。两市电话交换机容量200.37万门,固定电话148.66万部,其中农村50万部;电话普及率张家口63部/百户,承德44部/百户;移动电话张家口116万户,承德68.5万户,百人拥有移动电话张家口25.8部,承德19部。

  ——能源总量供应。发电总装机容量347.67万千瓦,其中火电332.6万千瓦,水电5.15万千瓦,风电9.92万千瓦;经过农网和城网改造,电网结构有了较大改善。

  ——生态环境。先后实施了坝上生态、“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有林地面积4218万亩,草地面积4896万亩,森林覆盖率张家口20.4%、承德45.3%。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历史原因,张承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仍很落后。

  一是公路网络化程度还较低,高等级公路较少。县市之间、县县之间、县乡之间路网状况相对较差。两市区域内公路网密度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23和17.4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仅占总里程的11.5%,低于全省9个百分点。

  二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三是中心城市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张家口市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道路指标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和2.93平米,承德市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和4.14平米。

  四是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张承两市水电资源已开发量仅占可开发量的18%和6.7%,农村以柴草畜粪为基本生活能源的人口比重高达60%以上,新能源开发建设任务很大。

  五是通信水平相对落后,部分山区仍是移动通信盲区。

  六是生态环境较差,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生态建设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落后状况,直接影响着资本进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城乡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完善配套,适度超前的原则,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相结合,推进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加快交通内伸外延、电力增源扩容、水利开源节流、城镇公共设施完善配套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为张承地区更好更快发展构筑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到2010年,两市基础设施状况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公路网络化程度和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8770公里(其中:张家口11702公里,承德17068公里),公路网密度张家口达到51公里/百平方公里,承德达到43.2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4646公里(其中:张家口2746公里,承德1900公里)。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利保障体系,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解决中心城市供水水源和城市防洪问题。新增改善水浇地145万亩(其中张家口50万亩),发展旱作基本农田230万亩(其中张家口14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4万亩(其中张家口56万亩)。集中供水人口125.5万人(其中张家口95万人)。

  ——加快京津唐电网冀北地区电源点建设,大力开发区域内风能、水能。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400万千瓦以上(其中张家口1000万千瓦以上)。

  ——中心城市和县城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张家口市区人均道路面积10.5平方米以上,燃气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5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承德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平米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5%,集中供热普及率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

  ——现代通信网络实现覆盖80%以上。城乡电话普及率,张家口由63部/百户提高到90部/百户左右,承德由44部/百户提高到70部/百户左右;百人拥有移动电话张家口60部以上,承德50部以上。

  ——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保护骨干工程体系。土地沙化治理面积达到1700万亩以上(其中承德104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29170平方公里,新增8700平方公里(其中承德5700平方公里)。两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1.6%和55.8%,林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达到8%以上。

  三、重点建设任务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交通骨干网络。

  1.公路。

  ——高速公路。加大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段)前期工作力度,2007年开工建设。加速建设张石高速公路,加快承德至秦皇岛、张家口至承德、承德至朝阳、京化(化稍营至北京界)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干线公路。重点改善路网等级结构,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规划开工建设宝平线赤城至沙城段,赤南线崇礼至赤城段、平泉至铁门关等14条一、二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到2010年实现通车里程4046公里。

  ——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扩建通乡通村公路14616公里,2010年底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

  2.铁路。

  ——加快张(百湾)双(峰寺)地方铁路建设,力争2007年全线竣工通车。

  ——积极推进桑张、虎蓝、遵小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3.民用机场。积极做好两市4C级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二)改造完善水利配套设施。

  1.水库。

  ——双峰寺水库。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加快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乌拉哈达水库。总库容1.45亿立方米,加快前期进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及开工准备。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0年底完成1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水利设施项目,要积极筹措资金,尽早建成发挥效益。

  (三)缓解能源供求矛盾。

  1.电源点建设。

  ——水电。

  (1)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6×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力争“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2)小水电。建设承德14座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84425KW。到2010年基本形成滦潮河水能梯级开发格局。

  ——火电。加快滦河电厂五期扩建、蔚县电厂一期、张家口热电厂、宣化热电厂、滦平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风电。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红松风力发电扩建工程、丰宁风电、围场御道口风电场、蒋家店风电场、张家口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电网改造工程项目。建设500KV、220KV、110KV、35KV输变电及配套工程,2010年完成改造。

  3.加快蔚县煤电路综合开发,建成年产1000万吨原煤的矿区及4×60万千瓦坑口电厂,外运500万吨能力的铁路,发挥矿区的综合能力。

  (四)提高城市建设总体水平。

  1.张家口市。围绕构建晋冀蒙接壤区商贸中心,重点抓好南新区开发,高标准建设干道、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配套工程。实施主城区及周边绿化、集中供热、外环路扩展、呼张天然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工程建设。

  2.承德市。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建设著名皇家园林旅游城市,实施“南扩西进,中心南移”战略,重点抓好机场新区开发、山庄南路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供热管网及燃气管道、南环路施工等重大项目。

  (五)增强通信服务功能。围绕提高网络规模和网络传输的安全性,重点搞好电信宽带网络、移动通信扩容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开发增值业务。

  (六)高标准建设生态环保工程。

  1.认真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含退耕还林还草、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两大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2.全面推行禁牧舍饲,大力推广“养、沼、种”三位一体养猪和“草、牛、奶”生产加工一体化等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结合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以山杏、杏扁、葡萄、桑蚕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和以速生杨、刺槐、落叶松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

  3.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建坝上沽源闪电河、九连成水库、黄盖淖、安固里淖、察汗淖等湿地和辽河源、磬棰峰等自然保护区,基本形成天然林、人工林、湿地和地质等自然保护区体系。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

  1.张、承两市要依据本规划所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明确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责任人,制定项目建设时间表,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力争每年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对需省平衡建设条件的项目,要按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前期工作,及时对口申报;对需国家审批的项目,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

  2.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努力实现从以依靠优惠政策为主向以依靠优化环境为主的转变,冲破一切妨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努力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省直有关部门和张承两市政府要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施倾斜性政策。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张承两市向国家多争取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发展改革、交通、水利、林业、环保、国土资源、扶贫、电力等有关部门安排的专项建设资金,要进一步向张承地区倾斜。

  4.对国家安排的和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协调落实建设资金。

  5.对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项目安排,省直有关部门要在坚持贷款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向张承地区倾斜。 6.对有效益的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项目,鼓励采取“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对两市贫困县的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项目及县、乡、村道路建设,适当提高省级补贴标准。

  7.实行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凡是外资企业、个人、投资机构参与张承基础设施建设的,可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可依法采取国有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与收益分配。

  8.鼓励利用宜林(草)荒山(坡)建设生态工程,实行谁造林(草)、谁经营、谁受益,并保护建设者所得收益。

  (三)加大融资力度。

  9.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新型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进一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化筹资为主的投资良性循环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化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将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走出一条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设施装备商业化的新路子。

  10.积极鼓励外资和国内各类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BOT(建设—运营—转让)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经营干线公路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

  11.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改组改造市政公用事业,运用TOT(转让—运营—转让)等方式将现有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存量国有资产进行整体或部分转让,以盘活存量,提高运行效率。

  12.鼓励运用与盈利性项目捆绑等方式,筹集城市道路、桥梁、园林、绿地等公益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资金。

  13.通过有偿竞卖方式,出让公交线路专营权以及道路、广场、路灯、桥梁、停车场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广告权和收费权,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手段充分挖掘市政公用潜在资源,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机制。

  (四)开展对口帮扶。

  14.充分发挥省直部门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积极作用。实行省直部门和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到张承两市的贫困县送技术、搞培训。开展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四市干部和技术人员与张、承两市的挂职交流,并建立市级挂钩合作关系,以项目带人才、带资金、带技术,扩大合作层次和范围。协助做好争取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天津市对张承两市的帮扶工作,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张承地区转移,联合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发优势产业,促进共同发展。

  15.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配套政策及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