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部门发展电子政务的几点思考
来源:信息化建设 更新时间:2012-04-13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世界的两大重要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革新,而且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正在促进社会结构构、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当前,为了适应全球竞争的要求,各国都把信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战略资源,把加快信息化作为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十五”计划中,我国政府已经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列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为此,特别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改善管理方式,以新的公共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密切政府部门与企业、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的联系,齐心协力建立起一个精简、高效、勤政、廉洁的政府,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全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 各级政府部门在发展电子政务中应努力实现“ 四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指的是从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导向, 还原电子政务的核心基本原则, 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理念。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而存在的。眼下, 我们经常说的政府要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其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政府职能的手段, 电子政务自然也应该遵循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思想。因此, 今后的电子政务应该立即从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导向,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新理念。要保证人民群众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公平、便捷的服务,这就要求电子政务的支持, 需要政府网站具备多种沟通手段,如电子邮件、网页、电话、传真等,而且这些手段应当是集成的。二是架构转变。指的是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 加强不同部门的协同合作,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建立电子政务架构。电子政务建设观念的改变, 必然会带来架构的改变。在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指导下, 电子政务必须要在结构上有所改变, 应打破原有按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架构,构建公共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不同的数据资源,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次乃至跨边界的协同应用平台。电子政务的核心是集成, 强调了政府职能的综合协作。三是应用转变。指的是任务外分, 政府只需专注于核心业务,并对其他进程进行适当控制,而无需事必躬亲。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要发挥最大效益, 就应认清政府该做什么事情, 只做政府应做的事情; 尽量利用即有社会资源,推行外包运作;运用市场化机制等。四是运行转变。即改变以往零打碎敲、缺乏长远规划、统一标准、以及信息壁垒的局面,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在有限时间、资源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建设也必须有优先权的策略考虑。例如,信息资源开发就有一些薄弱环节。

    目前,政府部门要做的事情重点有六个内容:第一是基础信息库建设;第二是信息分类目录、数据以及标准编码体系;第三是信息资源交换和服务体系;第四是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及相应法规体系;第五是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第六是信息资源技术支撑体系。


    总之,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下,高度重视和强化电子政务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执法和监督体系,重视电子政务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投入等,为全面实现政务信息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