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互联网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3
      目前,全国上下纷纷把电子政务作为新时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但由于各级各部门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所担负的职责不同,对电子政务认识和研究不足,缺少其他学科知识的指导和有效的测评等管理措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也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比如,有的部门缺少投入,消极等待;有的信息系统发挥了应有的效益;有的系统却造成了浪费和损失。综合分析,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使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进一步理解电子政务工作。 
 

  电子政务建设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经验已经证明了制度变迁所产生的巨大的制度绩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央确定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就是希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剧烈竞争的环境下,通过制度创新和实施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我国政府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优势和制度空间。因此,电子政务建设要紧紧围绕制度创新,有序有效地推进制度创新,不能把电子政务建设简单地理解成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贻误新的发展机会。 
 

  电子政务建设与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机构。公共权力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于维持、调整或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公共产品)。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信息不完全提供了条件,同时激发了社会获取政府信息、参政议政的热情。因此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时间、空间、数量的限制,以增强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府行为透明度为核心,提供多种技术平台促进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参与和监督,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提高社会对政府的满意度。公共选择理论还认为,现代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实际上是社会不同群体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综合博弈结果。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群体对政策制定有领先的知情权,可以提前进行游说或支付政治租金,从而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祈求,而缺少信息的弱势群体或在获得信息方面滞后的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就失去了优势,无法及时完整表达自己的利益祈求,甚至很难保证自己原有的利益。因此,政府要从社会公平出发,对弱势群体的信息福利予以关注和补偿,实行信息福利的坚定保障和普遍关怀。
  

  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政务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分析,一个是政府应积极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个是电子政务建设自身工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经济生活中,信息不对称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某些市场萎缩甚至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市场不公平交易和不公平竞争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扭曲、供应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等一系列的经济恶果,致使经济资源低效配置和社会福利低下;在政治生活中,信息不对称会产生政务暗箱操作、不公平行政、公民对政府漠不关心、对公共事业缺少热情等社会问题。因此,信息不对称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自身不能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由政府向社会各类主体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建设电子政务除了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之外,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都首先把提供政务信息和经济生活信息作为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并以此消除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消除在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的情况,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时应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提供政务信息,同时还应要求生产者提供准确与充分的产品信息、经营者提供足够和真实的交易信息。要对信息的公开和供给做出明确的规定,处罚利用信息优势进行不公平、不公正的交易行为或行政行为。
  

  电子政务建设与供求关系分析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一是计划或财政供给资金,承建部门需求资金;二是承建部门需求技术,服务部门供给技术;三是政府部门供给制度创新,社会需求制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供需关系是有效制度的供需关系。理论上,电子政务建设是:社会制度创新需求(出发点)+资金供给+技术应用+过程管理=有效的制度供给,它应该是社会需求驱动的制度创新行为,应该不断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节约公共行政成本。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只是资金供给型的技术系统建设行为,不是需求驱动的制度创新行为。由于约束机制的不同,需求导向型经济行为比供给导向型经济行为更好控制成本,表现出更高的效益。因为,从部门角度看,大部分政府部门首先关心的是资金的获得和技术系统的建设,而制度创新是对自身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创新给自身的边际收益远远小于制度创新的边际成本、小于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而系统建设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福利工程,所以许多部门就把电子政务当作信息系统建设,当作改善部门办公条件的机会。

  
  电子政务建设与经济资源稀缺性分析

  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在需求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的矛盾下,如何通过配置资源,实现需求的最大满足。目前,国家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都是由国家机关确定的,大部分是覆盖全国的大型系统工程。这些信息系统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分级建设,分别维护”的思路从上至下推动。建设资金,由各级财政分别承担。这种建设模式的实质是上级推动,下级跟上。在实际的推进中,中央机关部门履行的职责相对专一,建设资金较充裕,人才和技术储备比地方多,而地方承担着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等多种任务,财政普遍存在困难,而且人才和技术普遍缺乏。许多基层政府由于投入资源有限,无法及时配套建设,已经造成了部分信息系统的不完整,甚至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使用和整体效益的发挥。
  

  电子政务建设与投资乘数原理

  中央确定以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在世界范围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投入不足,IT企业增长乏力,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的必然选择,是积极财政在信息化领域的延伸。根据经济学中的投资乘数原理,投资对经济的增长有倍增的作用。但投资乘数原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投资必须在自己经济体中不断地以投资—消费—再投资—再消费形式循环。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由于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所需的设备、软件、技术集成服务基本是外经济体(省外、国外)提供的,因此投资—消费的经济循环链马上就转到其他经济体循环,这样对区域经济增长根本就没有发挥应有的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从我们整个国家看,信息技术的投资消费循环链也有相当部分是在国外进行的,对我国的经济带动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实施电子政务和发展我国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产业结合起来,要把信息工程建设与培养骨干企业结合起来,要把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培育信息服务业结合起来,努力带动信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电子政务建设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任何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工具。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垄断了公共产品的供给,缺少竞争,往往实行过剩投资政策,对成本无法有效控制。而且政府部门往往缺少利润和成本观念,以追求规模最大化为目标,也使得电子政务建设规模趋于扩大化,同时由于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效用无从测评,无法评价,因此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出比规模、比设备等贪大求全的趋势,项目建设规模不断膨胀,边际成本远远大于边际收益。如果电子政务建设边际收益不能大于边际成本,甚至不能实现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的均衡,那对我国的电子政务长期发展将是很不利的。主管部门应改进资金审批和项目管理制度,抓紧建立电子政务绩效测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