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应转向“双棱柱”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日前完成一份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报告,从行政生态学的新颖角度研究了电子政务发展规律。该报告认为: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要在转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建立“双棱柱型”行政模式,适时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这份报告的主要撰写者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和著名信息化学者姜奇平。据姜奇平介绍,这份题为《电子政务与发展环境的互动:一个行政生态学描述》的研究报告,是我国第一份用行政生态学理论定量分析电子政务的学术课题成果,其统计、分析具有开创意义。

    撰写者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行政特点后提出,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应在转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建立“双棱柱型”行政模式。第一重棱柱是实现农业组织方式向工业组织方式的过渡;第二重棱柱是实现工业组织方式向信息组织方式的过渡。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半农业、半工业、半信息化的复杂行政环境决定的。不考虑行政环境中的农业社会遗留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脱离国情;不考虑行政环境中的信息社会挑战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丧失机遇;更重要的是,不考虑工业社会的现实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失去重心。

    作为纯学术研究报告,它的特点在于不是以我国现有政策为框架,而是把现有政策放在更广泛的国际框架中,进行实证比较;它并不评价政策本身的是非,而把重点放在政策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上,按照国际上的统计概率,看类似国情环境条件下,别人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国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份报告还第一次提出了经济要素作为行政环境的首要环境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与其经济要素水平,呈现高度正相关性。经济要素水平高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较高;经济要素水平低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水平低。而其他三个环境要素(沟通网、创新基础和人力资源),只在组间比较存在类似规律;组内比较不存在类似规律。

    姜奇平对记者说,我国电子政务处在从技术应用阶段向政府信息化管理阶段转变阶段,联合国电子政府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排名第93位,处于电子政务次发达国家的范围。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重技术、轻管理;二是在管理上,重职能、轻流程;三是对于结合国情,利用电子政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从技术应用向管理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之中,少数发达地区和部分电子政务走在前面的部委,正在尝试进行政府扁平化服务的创造性实践。总的看来,我国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大体是适合行政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