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数字化管理不漏一个井盖
来源:上海商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记者 金琳
  在上海浦东新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4050”下岗职工。他们手中没有城市管理者的任何执法权,但他们却每天都在大街小巷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他们手里拿着“城管通”,每天风雨无阻地监督着辖区里的每一个角落。

  老赵手里的“城管通”看起来好像一部普通手机,但里面的功能可多了。老赵传给呼叫中心的信息都能自动显示问题发生地的具体方位,监管呼叫中心可以准确地了解到情况,然后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别小看“城管通”,它可是一种现代化城市管理工具。监督员在哪个位置,今天走了哪些路线,指挥中心通过“城馆通”可以知道得清清楚楚。哪块井盖已丢失,哪棵树木被刮倒,哪个地方有污水,哪里又有小广告,通过“城管通”,老赵都会及时记录在案。可以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老赵这些“侦察兵”的身影,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城管通。

  每天早上,57岁的老赵照例穿上制服,兜里揣上那部“城管通”,习惯性地擦了擦别在胸前的城管监督员工牌,骑上队里发的自行车,开始了他一天四次的城市监督管理巡视工作。

  老赵是浦东新区一位普通的监督员,每天他走街串巷,事无巨细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这里的每一盏路灯、每一块井盖、每一间公用电话亭、每一所公厕、每一棵树木都是他监管的对象。有人形容,这些监管员对街上公共设施的熟悉程度超过了自己家里的东西。监督员与我们平常熟悉的城管员职责不同,他们可以说是城市里的“侦察兵”,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10点30分,老赵在一家店铺的侧门停下自行车。由于下水道堵塞,从这个门口流出的污水漫过步行道,已经淌到了马路上。赵师傅拿出“城管通”对现场进行拍照,然后对着″城管通″进行录音:“中心你好,发现污水,需要保洁,报告完毕。”随后老赵把照片和刚才的录音用“城管通”发送给了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

  如今,浦东新区以1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146.22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划分成4684个万米单元网格。

  将本区25.38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划分成1593个网格单元,对5大类、84种城市部件实现统一编码,实施数字化管理部件总量为141万个。

  记者在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看到,七八位接线员在接收处理着来自187位城管监督员从全区发回的报告。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市政管理,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和城市环境的维护,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城市国土房产管理、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建筑管理等内容。既包括部件,也包括事件和人的行为,就连摆摊烧烤、沿街乞讨这种事也在监管之列。

  城市管理监督员通过“城管通”这种专用工具,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及时传送到监督中心,中心接线员与值班长收到信息后,立即上报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大厅的屏幕上随时可以按照类别搜索到相关地点的信息。这种模式不仅精确、效率高,而且可以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管辖区域。

  自今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浦东新区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共立案70793件,结案69315件,结案率为99.89%,日均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304件。城市管理部件问题比例由运行初期的60%下降到现在的13%。

  有人把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形象地比喻为“城市的眼”、“城市的手”,所谓“眼到手到”,城管新模式反应快速,问题解决彻底,减少了部门之间的“扯皮”。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高瑞莲对记者说,过去我们对城市部件心中无数,对产权单位、维护单位、准确位置都不清楚,现在实施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模式,做到了精确管理,能把每一部件的数据全部调出来。

  据了解,今年年底开始,浦东新区网格化管理将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过去的只管马路变成管进居民小区;从过去的只管白天,一周工作5天,变成监督员16小时365天上岗。陆家嘴地区已经开始首批试点,哪个居民小区有垃圾乱堆放,居民还没有向有关部门投诉,监督员已经把信息发回指挥中心。

  相关链接

  移动信息化论坛展示更多应用

  用移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让人们大开眼界。更多的移动应用将在在12月11-12日召开的“2007中国移动集团用户大会暨移动信息化论坛”上得到展示。

  此次论坛将在广州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将重点展示移动通信在“三农”、市政、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取得的成效。

  例如,通过手机和动物溯源机,提高对肉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为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监管和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城管通已经在北京、上海、扬州、成都等28个城市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