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效益从何而来?
来源:电子政务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3
最近电子政务的效益问题备受关注,电子政务究竟有没有效益?如何发挥它的效益?以及如何有效评价其绩效?引发了IT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争论。笔者认为,要研究电子政务的效益,首先要研究IT投资的效益。

  美国发布的《数字经济白皮书2003》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讨论这个问题非常富有启发。

  一、关于IT效益研究的几个观点

  观点一:IT的确影响着单个经济单位的生产率和发展。美国的企业进行何种IT投资?关于美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它们同时投资于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协调多种企业流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这类复杂软件。这些制造业企业中,大约50%具有网络系统,而不到10%的企业投资于这类复杂软件。在制造业中,网络系统和复杂软件之间的这种大差异,以及在具体的制造行业中,出现的同样大的差异,说明了IT在企业中使用的差异性。具有网络系统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有研究指出,在IT投资导致生产率增长之前,企业需要在员工培训和改变工作方法方面并行投资。

  观点二:IT和经济业绩之间的关系很复杂。“IT”以一系列选择性方案的形象出现,企业可以从中进行不同选择。对于IT影响大小,以及IT如何施加其影响,仍然难以确定。数据的匮乏导致很难对IT的影响进行仔细分析。Dedrick 等人(2003年)回顾了在1985年和2002年之间发表的50多篇文章,其中许多是公司层面的研究,以生产率作为绩效衡量指标。他们得出结论:公司层面的研究显示了IT和生产率存在正相关,并且信息技术投资的总回报超过了其他投资的回报。他们最后警告“较高的总回报意味着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投资偏低”这一结论的错误性。

  观点三: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而又明显的影响。在考虑了多种生产因素及企业特征之后,具有网络系统的企业的生产率大约高5%。当同时考虑先前时期的经济特征和在计算机上的投资时,在计算机网络和美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之间仍然存在正的、并且在统计学上明显的相关性。例如,对于加拿大、芬兰和英国的研究也都发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对日本的研究发现,在1990年和2001年,计算机支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两者都影响着生产率。在最近几年,这种影响正在放大,但在行业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
观点四:IT需要与员工培训和改变工作方法同时开展才能导致生产率增长。这些结论基于的数据包括有关计算机在工作场所的使用的具体信息。它们也包括在其他来源很难获得的有关雇主的管理和员工培训策略的信息。针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研究,也发现IT的回报与R&D、创新和工作方法与组织的变革紧密相连。这方面的研究表明,IT十分重要,但只有伴随其他因素和业务上的变革,它才能产生影响。

  总之,IT与经济绩效和生产率相关。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这种相关性是复杂的。IT作为一个多面性要素而出现。所使用的IT的种类及其如何使用与许多(但并非全部)背景情况有关,包括货车运输市场的所有权结构,零售业相应的推动力,以及各国制造业部门相应的风险和创新。同时,看来单单使用IT并不足以影响经济业绩。当研究人员拥有企业特征、员工、工作和市场等的信息,他们就发现,IT应与这些要素协同起来才更起作用。

  二、关于更有效发挥我国电子政务效益的几点思考

  从对IT绩效的研究中,可以发现:IT投资无疑是有效益的。但是效益发挥的高低、好坏是与外部的其他因素紧密相关的。

  建议一:要继续加大对电子政务的投资,消除“电子政务投资有无效益的疑虑”。从多个角度研究发现,IT投资对一个系统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来一定效益的。其实并不存在“IT悖论”的现象;

  建议二:电子政务的投资应主要基于互联网上的系统建设;由于在IT不同的投资领域,带来的实际效益不一样,因此需要在选择投资项目上具有战略眼光,从经验性研究已经表明:投资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建设效益要明显好于其他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投资;其中原因可能是基于互联网的成本低,获取信息和互动性快捷。

  建议三:电子政务的效益发挥要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升,应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与考核。单一的IT投资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益,而且电子政务的效益关键在于人的操作使用,因此及时提升公务员的素质,使之发挥能够与电子政务系统相匹配的作用;

  建议四:要积极发挥电子政务的效益,需要进行政府管理流程改造。电子政务的效益发挥,最终依赖于流程的改造,因此要真正最大效果的发挥电子政务的效益,从一开始就必须积极地推进流程改造。

  总之,电子政务的效益充分发挥,还依赖于政府人员的素质提高和政府流程再造,而且在发展电子政务的效益进程中,三者恰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