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社区健康档案市民不买账
来源:扬子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市民孙女士向记者反映,他们社区的医生最近又来调查居民健康情况,说要建立健康档案,不知道这个档案究竟有什么用处。孙女士说自己有高血压,是不是一定要有这个档案呢?

  记者昨天了解到,南京各区县从2006年起就积极倡导在各社区卫生站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即所有居民的就医记录、病史情况、体检报告等资料完全“信息化”,尤其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社区医生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掌握全面信息,便于迅速准确地治疗,并跟踪随访,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据悉,目前各区都声称自己已建成了“电子健康档案”,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对建档持戒备心理,更让人担忧的是,已建档的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成了“死档”,背离了建档的初衷。

  建档要问“每天吃多少水果”

  昨天,记者来到白下区月牙湖某社区卫生站,社区医生拿出一份“健康档案”给记者看,只见里面的问题很详细,包括每天吃多少水果、抽几支烟、睡多少小时、喝什么饮料、锻炼什么项目几小时、主食是大米饭还是面食等,甚至还有职业、收入、住房面积等“敏感”问题,像是人口普查。

  社区医生解释道:“询问生活习惯很必要,这跟健康状况关系很大,特别是中老年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饮食要特别忌口,高血压的不能抽烟。问‘职业’是因为有不少‘职业病’,‘收入’决定生活条件,跟健康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居民不愿意说,我们也不勉强,慢慢处熟了居民会主动说的。”

  记者看到的“健康档案”是手工账本,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个文件袋,现在共有248户、744个居民在此建档。70岁的周奶奶和老伴以及儿子、儿媳、孙子一家五口人都在此建档,包括年龄、慢性病史、用药明细、每次来社区免费测量的血压值、血糖值,还有周奶奶在各大医院看病的化验单、胃镜、心电图等资料。周奶奶笑着告诉记者:“我很信任社区医生,建档可以让她对我的病情更了解,也省得我不小心弄丢资料,去大医院看病时我拿起来就走。每隔几天,她就会打电话催我和老伴来量血压了,吃药有什么问题问她,她每次都很耐心,不像在大医院排上几小时队说不上几分钟就得走人。”

  建档给居民带来哪些好处?医生解释道,慢性病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每个居民都建档,医生只要翻阅档案就能了解其病史和根源,便于对症下药,而且能提醒居民注意生活习惯,预防疾病。

  居民怕泄露隐私不愿建档

  “我们都到大医院看病,建这档干嘛?”“我年纪轻轻的又没病,干嘛要建档?”2005年,该社区卫生站刚开始建档时阻力重重,上门调查时老是“吃闭门羹”,还被不理解的居民骂。

  社区医生告诉记者,居民这种戒备心理可以理解,怕个人隐私被泄露,比如说有精神病史的人就不愿意说,有些妇女流产连老公都不知道干嘛要告诉我们,还有就是肿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再说现在推销保健品的也提“免费建档”这一套,有的居民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社区医生决定改变策略,先在各楼道贴通知,再多次举办义诊,免费量血压、诊疗,这招很管用,“勾”来了很多居民,查出高血压的都建了档。他们还改上门调查为电话咨询,有抵触情绪的居民动员七八遍,慢慢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医生讲得很有道理,经常主动来社区卫生站坐坐、聊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这里建档的有20个,小伙子占了绝大多数,几乎都是高血压,“王大爷和老伴经常来测量血压,30岁的儿子有一次陪着来也测了一下,居然也是高血压,平时抽烟喝酒造成的,现在也建了档,经常来这拿药、量血压。”

  资金不足电子档案成“死档”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档744人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困扰社区医生的是,这些档案还只是手工账,没有跟二级医院实现信息联网,没形成“活档”,因此区里的“健康电子档”不过是一个“花架子”。去年,白下区政府委托某软件公司开发了一套社区服务软件,子目录包括“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区政府支付2万元在白下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了一套系统,却没有在社区服务站安装终端,据透露原因是资金不足。

  病人的情况是每天都在变,新测的血压值每天都有一大堆,而每个社区只有一到两个医生,既要门诊又要出诊,每天跑到区社服中心去输入新信息根本不现实。现在,社区医生主要还是使用自己设计的这套手工账本,隔两天去输入一次,但难免出现漏记情况。

  该医生说,建档的初衷就是全面跟踪一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如给一个小女孩建档,从青春期到怀孕、分娩期间的就医情况,再到妇科病,中老年时期的慢性病等。“区政府建电子健康档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不清楚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如果硬件不跟上,电子档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记者了解到,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的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建“健康档案”时都遇到了类似的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本报记者 徐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