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的关键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根据《中共榆林市委关于制定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

  一、“十五”回顾

  (一)“十五”期间是我市经济社发展既快又好的时期。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到“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从占全省GDP的4.8%提高到8.7%,年均增长15.1%,比“九五”提高了5.4个百分点,综合实力由全省排名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人均GDP达到9102元,从全省平均水平的52%提高到9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已全面超额完成。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十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0亿元,年均增长28%,是“九五”期间的3.2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坚持基础先行,大力推进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建设。“两横两纵”公路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及“两横一纵”铁路路网初步形成,全市新建改建公路里程63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8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32公里;建成了瑶镇、李家梁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等网络覆盖全市;一大批电源工程建成投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五年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极大缓解。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开发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人工种草保存面积673万亩,羊子饲养量达到645万只,枣园面积150万亩,薯类种植面积220万亩,“东枣、西薯、北种、南豆”的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完成造林面积894.7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00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0%提高到2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大批能源化工项目陆续开工,煤炭、电力、油气、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现已形成年产1亿吨原煤、70亿立方米天然气、500万吨原油、80万吨甲醇、20万吨盐、15万吨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服务业稳步发展,劳务输出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的18:45:37调整为9:62:29,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十五”末,财政收入达到67亿元,年均增长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8亿元,年均增长35.9%(同口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3505元,达到6100元,年均增长5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062元,达到1803元,年均增长148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1.6亿元,年均增长28%。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五年解决了43.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异地搬迁贫困人口5.13万人。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全市详规覆盖率达到45%,榆林城区达到80%,以世纪广场、凌霄广场为代表的市区建设十大工程已有七项全面建成,城市亮化、美化、绿化、供水、供热、供气等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20%上升到28.5%,榆林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80%的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投资、财税、行政审批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5%提高到42%。“十五”期间,引进了鲁能、兖矿、正大、中铝、中盐、安格鲁、陶氏、壳牌等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榆林资源开发,招商引资额达到148亿元,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14亿美元。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五”以来,全市的教育、体育、旅游、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普遍重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事业得到全面重视,全市9个县区实现了“两基”达标,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0%和54%,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距、城乡差距得到高度关注,全市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经过“十五”的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一五”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的黄金发展期。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进步加速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土地和能源紧缺化、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等趋势。特别是国际能源的紧缺和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国家在能源产业上要“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扩大西电东送规模”、“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以及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把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使我市能源化工基地战略地位凸显,这些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自身发展看,“十五”期间形成的综合实力,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实施大开发、实现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丰富的资源以及特色经济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文化、旅游等领域独特优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人心思进,经济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层次低,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产薄弱,二产不强,三产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镇化水平低;“三农”问题仍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尚有80.5万人处于低收入状态,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弱,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人口问题严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利益与分配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我市实际,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二、“十一五”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以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陕西特色农牧业基地、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化带动、信息化带动、科教兴榆和人才强市五大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瓶颈制约,突破体制障碍,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开发与环境保护、南部与北部、近期与远期、中省与地方经济利益等方面重大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市的中心任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地转变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模式。要实现过于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要充分依托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和城乡经济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南北优势互补,城乡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实施科技兴榆战略,更加重视发挥人的因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统筹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抓好社会建设和管理,实现四个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生产总值力争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万元,比“十五”翻一番多;财政收入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000亿元左右。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信息化水平与全省保持同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5:30。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煤气油盐等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降低20%左右,循环经济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200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速度保持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40%,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区域人均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趋于协调。

  ——社会和谐发展。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累计增加城镇就业10万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总数控制在365万以内。增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人,新型农村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化、舒适化。贫困人口继续减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铁路、公路、航空、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五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7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00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乡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主要河流及重点水库的水质恢复和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实现100%;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投资、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出口总额达到1亿美元,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招商引资总额实际到位800亿元。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左右,人均超过1万美元,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战略目标,建成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

  三、“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尊重群众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全局的首要位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试点先行。以榆阳、神木、绥德、靖边、米脂为新农村示范县,米脂高西沟、靖边尔德井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各县(区)均要确定一批新农村示范乡、村,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要按照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便于农民发展生产,利于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高起点做好乡镇规划重点做好村镇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村,逐步调整自然村,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民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树立村民“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培养村民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抵制邪教的思想风尚。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和“五好”家庭活动,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严厉打击赌博、盗窃、斗殴等不法行为,确保村民安居乐业。

  继续搞好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继续搞好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充分依托黄土高原和长城以北风沙草滩区发展特色农牧业的优势,坚持“稳粮、扩草、兴牧、优果、保杂、增菜”的基本思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把榆林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农牧业基地。

  建立稳定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丘陵沟壑区要大力实施集雨窖灌、淤地坝建设、宽幅梯田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建设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形成以制种玉米、优质小杂粮、薯类、畜、桑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立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抓住黄河中上游加大泥沙治理投入的机遇,把生态治理与新增高产坝地结合起来,力争五年新建淤地坝3000座,基本实现泥不出沟的治理要求,建成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坝系农业景观区。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节水型基本农田,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形成以粮食、无公害蔬菜、畜产品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00万吨左右,粮、经、饲结构比例达到50:15:35。

  大力发展以“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特色农牧业。草: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1000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000万亩,发展饲料基地100万亩,优质牧草(干草)生产量达到500万吨,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羊:羊子饲养规模发展到1000万只(同时积极发展奶牛和肉牛产业,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年出栏肉牛达到5万头;稳定猪禽生产,生猪饲养量达到500万头,家禽饲养量稳定在1000万只,肉、蛋、奶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6万吨和6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提高到48%以上;枣:建成红枣基地200万亩(其中得到认证的有机红枣基地40万亩);薯:马铃薯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同时积极发展海红子等一些特色小杂果,蚕桑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加强科技示范。市县分别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力争“十一五”末,主要大宗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以科技进村入户为主要手段,以各种农业高新适用技术为核心,重点推广旱作农业、舍饲养畜、良种苗木繁育、抗旱造林等先进技术。建立大型的不同区域类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万个,科技示范村220个。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制订农业标准,开展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制度,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建立市县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3个。建立健全功能完善、设备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种子质量监测、农田环境和病虫害监测相关体系,建设新一代气象技术系统和服务系统,提高气象预报精确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创新农村经营机制。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和深加工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采取捆绑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县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开发力度,开展精深加工的研究与开发,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形成系列加工,梯次推进,深度开发的农产品加工新格局。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

  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势主体。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采取财政贴息、减免税负等措施,重点打造陕北羊子、沙源薯业、巨鹰滩枣,大明绿豆,大漠蔬菜、三边荞麦、陕北杂粮和子洲黄芪等八大品牌,提高“榆林品牌”的特色农牧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实现促产业、增效益、求发展的总体目标。

  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效合作机制,确立自愿平等、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十一五”期间,全市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5000个,吸纳组织农民50万人,使农产品的50%出自规模经营。

  5、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稳定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发展农产品粗加工和农村商运等第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岗位,重点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要安排扶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经费。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五年内将全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集中培训一遍,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实施劳务输出发展战略,打造“米脂婆姨”、“绥德汉”等劳务品牌,完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年均劳务输出达到60万人次,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的方针,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为手段,采取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多种形式,切实减少贫困人口。加强有脱贫希望的重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到2010年,全面完成1950个重点村建设,搬迁贫困人口5万人,基本解决剩余24.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实现46万贫困人口脱贫。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抓好“八大新农村建设工程”,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

  教育培训工程。完成3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重点对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大幅度提高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培训和职业教育。

  乡村道路工程。按照方便生活、促进生产的要求,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油路建设为重点,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改建县乡油路2100公里,新铺通乡油路1200公里,改造村道11500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652公里,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重点村道沙石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状况。

  乡村医疗工程。巩固和健立县、乡、村三级公共医疗服务网络,改造剩余124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以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重点,兴建各类人饮工程2250处,解决63万群众饮水难和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坚持资源统一调配,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联村、联乡集中供水工程,使乡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

  沼气推广工程。全面加快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到2010年力增新建农村沼气用户11万户,沼气使用覆盖面达到20%以上。

  文化建设工程。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力度,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积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送书下乡”工程,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将农村中小学建成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

  社会保障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大病救治、困难救济制度,不断提高社保覆盖面。

  人居环境工程。全面完成村镇、民宅规划,实施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卫生水平。

  7、深化农村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金融组织。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二)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1、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的新机制。

  丰富的煤、气、油、盐等优势矿产资源是我市发展的最大优势,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依托。必须坚持科学合理持续的开发方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在开发方式上,坚持“六化”,即:有限化、有序化、市场化、链条化、生态化和集团化的方针。

  ——有限化。对煤、气、油、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吸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无限制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部分资源作为后备资源,在2020年之后乃至下个世纪开发,将其留给后辈子孙。已开发的矿区(井田)要严格按核定的设计能力生产,科学合理地延长开采期,实行有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序化。坚持科学规划,根据资源分布和环境容量,统一规划开发园区,推动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对开发建设的规模、技术水平、环保标准要严格要求,提高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走高科技的规模化发展之路。

  ——市场化。优势资源的开发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探矿、采矿权的公开竞拍,探索按市场价格标准足额补偿地方在开发中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的办法,实现资源的有偿开发,开征能源基地建设基金、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和价格调整基金。搭建市场化操作的招商引资引技平台,走多层次联合、多元化投资开发之路。

  ——链条化。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资源的转化利用率。坚持节约优先、稳定发展,以“三个转化”为重点,构建煤电及材料工业、煤化工、煤制油、煤油气盐化工产品“四大产业链”,并注重配套产业的培植,走循环经济之路。

  ——生态化。资源的开发转化加工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必须关停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建设,发展清洁生产,创建绿色工业园区,走绿色工业发展之路。

  ——集团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全面推行政府参股开发方式,尽快整合、扶持和培育一批地方大企业集团,走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之路。

  2、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

  按照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要求和我市“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神府、榆林两大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推进煤向电、煤电向材料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三个转化”,依托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四大资源,加快发展煤、油气、盐、电、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建设榆神煤电化、府谷火电载能、榆横煤化工及载能、榆米绥盐化工、定靖油气化工和吴堡煤焦化六个工业集中区,形成综合开发、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能源化工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提供财政收入过100亿元。

  3、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

  煤炭。围绕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加快整合、改造现有地方矿井,提高现有矿井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回采率。建设一批地方煤炭工业项目,提升地方煤炭开采水平。“十一五”期间,煤矿建设以保障煤化工转化为主,实行有限开发,全市煤炭产量控制在1.5亿吨左右,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转化基地。

  油气。提高天然气生产净化能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地方用气指标,加快城市气化进程,满足地方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气需要。扩大石油勘探和开采面积,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到2010年,天然气产能达到12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8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

  盐。扩大勘探与开发,提高生产和转化能力。到2010年,盐的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电力。加快“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建设,使电力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支柱。重点建设神木锦界、府谷庙沟门、清水川等一批骨干电厂,到2010年,形成8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利用煤电优势发展载能工业,形成500万吨载能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黄河晋陕峡谷水电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形成能源开发的多元化格局;在建设电源点的同时,使榆林电网与全国联网。加快建设和完善330KV电网主网和110配网,配合“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规划建设500KV、1000KV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形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安全稳定的供用电网络。

  化工。以煤转化为突破口,吸纳和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工艺,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基础性化工工业,同时将煤、气、盐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化工生产,在榆神工业区建设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在榆横工业区建设煤制甲醇及甲醇制烯烃等项目;在榆米绥工业区建设真空盐、醋酸、烧碱、氯酸钠、聚氯乙烯等;在吴堡工业区建设冶金焦和煤焦油加工项目。到2010年,力争形成4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甲醇、8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煤焦油加工生产能力。

  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充分利用我市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注重发挥传统品牌效益,以更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升效率、减少污染、保证安全为取向,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利用外资和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竞争力。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果蔬加工、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薯制品等特色资源加工,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促进食品向方便、卫生、营养和保健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纺织工业以重整毛纺厂和羊绒加工厂为龙头的毛纺织业为基础,以发展服装、地毯生产为重点,改进管理和营销模式,提升毛纺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档、产业升级。力争实现毛纺行业的复兴。建材工业依托循环经济产业链,着重发展大规模新型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卫生建筑陶瓷、浮法玻璃、玻璃纤维,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轻工业以造纸、工艺美术、皮革、包装装潢等为重点,强化产品开发,扩大产业规模。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1、加快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对外经济联系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加强骨干工程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建设。建设“两横两纵”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搭配优化的公路运输骨干网架。建成榆林至西安、榆林至神木、榆林至绥德和GZ35高速公路;实现以榆林为中心,连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加快榆林城区环城高速公路和连接各工业集中区的公路建设,基本上形成“工作在园区,生活在城区”的格局。到2010年,新建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643公里,实现通县公路高速化,通工业区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65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2公里/百平方公里。

  铁路建设。以拓展外连通道、增加路网密度、提高运输能力为目标,建成太原至中卫铁路榆林段、西安至神木铁路复线、能源化工基地铁路专线及绥德铁路枢纽工程,形成市内“两横一纵”铁路新格局。到2010年,新建铁路406公里,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54公里。

  机场建设。建成4C级机场,开通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航班,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

  城区公共交通建设。要有超前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联动,不断完善城区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改善市内人车共行、交通拥挤局面,形成各行其道、行车有序、停车有位、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加快榆林市区东南西北四个交通运输主枢纽站场建设,并与城市公共交通连接。到2010年,城区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城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快捷、舒适、方便性进一步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加紧密。

  2、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大中型蓄水工程建设,建设王圪堵、采兔沟、朱盖沟水库,开发黄河岩溶水,开工建设黄河调水工程。加快黄河碛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步伐,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用水。全面启动节水示范工程,加快采用以滴灌、喷灌、渗灌为主的农业灌溉和工业循环利用水新工艺、新技术,实行全面节水、严格保水、多方找水、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示范村、示范厂、示范社区和示范县。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城镇功能和改善城镇生产生活条件,以城镇、供用电、供排水、供气、供热、环境治理等为重点,全面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和县城的供电设施改造,形成高低压搭配合理,全面提高城区供电保障率。完善城市供气供热网络,榆林城区全面实现集中供热,扩大供气覆盖范围,有条件的县城实现城市气化;完善城镇供排水管网,新建城区要实行雨污分流;建成一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同步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基本实现县城和各工业区各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处垃圾填埋场。榆林城区要建成一所中型垃圾处理中心,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加快实施城镇绿化工程,增加绿地面积,人均城市绿地面积达到3m2,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4、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

  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电子政务和商务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各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十一五”期间,着力实施“1231”工程,即:建设一张高速、宽带、互联信息传输网络,促进电信网、移动通讯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互联网用户数突破40万人。电信网交换机容量达到100万门以上,市话普及率达到36%,农话普及率达到10%,新增光缆长度70万芯公里,移动通讯网用户达到240万户,联通网用户达到80万户;基本实现通电村户户通电视,有线和无线电视网进一步扩大“模拟”和“数字”传输覆盖范围,大力运用光纤接入技术,实施光纤到户工程,把榆林建成连接晋陕宁蒙毗邻地区的信息中心和陕西第二信息枢纽;建设两个(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和相应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建设三个(技术咨询、注册、防病毒)服务中心;建设10大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网络(政府、企业、城建、教育、医疗、金融、社区、公民、农业、旅游)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与运用,全面提高全市整体信息化水平,为全市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榆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加强全民教育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的位置,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力争全市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着力抓好“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支持残疾人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教育受益率,发展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适龄青年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比例,高中入学率提高到85%。市县新增财力要大力倾斜城区学校建设,“十一五”期间,榆林城区要新增十所以上学校,各县城每年至少增加一所学校,使城区办学条件达到部颁标准,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根本利益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基础教育发展基金,扶持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少年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切实降低中小学辍学率。巩固农村扫盲成果,坚持扫盲教育与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使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着力创建一批具备现代化条件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示范中小学。每年创建一批省、市级文明校园和教育强乡(镇)。到2010年,全市建成2个省级教育强县,6所高中达到省重点标准。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和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对面向农村特别是贫困县招生的职业技术学校,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促进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与劳动、技术岗位规范相衔接,能够提供新型劳动者并与市场接轨的职业教育网络。到2010年,建成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县级职教中心3个,创建2所国家级重点职中,3所省级重点职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在校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的50%左右。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重点发展民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适度发展民办基础教育,创建一批骨干、示范民办学校。进一步扩大民办教育办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到2010年,民办学校在校学生占全市的15%左右。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原则,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到2010年,力争使榆林学院逐渐具备综合性大学的条件。

  2、加快科技事业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科技事业投入力度,以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基地为切入点,重点构建知识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中介服务、创新创业融资五大社会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加强政府对科技资源的动员与组织能力,改进科技资金、科技项目实施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与全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落实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和引进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年科技企业家等高层次人才。

  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化利用。紧紧围绕能源化工基地和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的战略任务,把延长能源化工产业链的关键性技术、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和转化放在科技研发的优先位置。大力引进和开发能源化方面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围绕推进“三个转化”和打造“四大产业链”,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能源矿产资源的深加工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提升特色农牧产业的品质档次和综合效益,重点研究和开发地方名特优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农畜产品的深加工及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重点推广设施农业、旱作农业、舍饲养畜、良种苗木繁育、脱毒马铃薯繁育、家畜免疫、农村沼气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工作。围绕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量要有新的增长。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新建一批科普基地,开工建设榆林科技馆。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强六支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依法执政、应对复杂局面和总揽全局五种能力,通过上挂锻炼、送高校深造、赴发达地区培养等形式,培养一批高素质领导干部。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干校、行政学院,加强干部培训。切实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改善结构入手,吸收一批年龄轻、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重点抓好县乡两级公务员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新世纪“三五人才”的推荐选拔工作,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开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渠道。加大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着力造就一批善于创新的高层次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国内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善于经营管理,在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经营管理者。加大培训力度,抓好企业“一把手”建设工程。对有发展潜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岗位交流、跨企业交流和知名企业挂职,实施重点培养。

  技术工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农业产业化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培养一批工业企业紧缺的高、中级技术工人,形成高、中、低结构合理,操作能力较强、精加工水平较高的技术工人队伍。

  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从业人员需求量扩大,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积极引导职业技术学校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在职培训,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或服务,改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每年选拔一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到基层从医从教或从事农技服务。建立人才投身基层的导向机制,促进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基层人才素质。

  建立人才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努力建设一个有利于人才创业、施展才能的区域发展大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和舞台,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事业发展环境。创新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引才、聚才、用才的正确导向,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实行人才储备政策、放宽人才工资政策、强化人才奖励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政策。培育市场,建设宽畅、高效的人才交流通道和人才服务平台,促进人才在产业、县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形成整体性人才开发机制。积极营造机制健全、监督有力的人才法制环境,保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4、积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繁荣文化艺术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打造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辐射范围广、文化产业程度高、文化市场旺盛的区域中心城市。

  创作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地方特色浓郁的知名文化品牌和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文化精品。

  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展示城市形象、反映现代文化和特色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型文化设施,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群众性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文体设施网络;“十一五”期间,建设榆林市博物馆、图书馆、文体中心、会议会展中心、歌舞剧院、广播电视中心等重点工程。

  挖掘、抢救和利用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使榆林古城、文物古迹、榆林民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学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有效保护,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培育和扶持一批大众传媒、文化旅游、文化信息等文化骨干企业。建立引进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开发与建设的激励机制,制订加强和鼓励文化产业开发与建设的政策,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提升我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榆林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市场。文化商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活跃,使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交易种类、交易方式、服务规范等方面与国内、国际接轨。

  组织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文化活动,举办陕北民歌文化节、陕北民间艺术节等特色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特色文化生机勃勃,城乡文化氛围浓厚。

  树立一批社会文化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我市民间艺术之乡的优势,以特色文化为载体,重点扶持和发展剪纸、石雕产业、地方小吃、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创建一批特色文化乡镇和民间艺术之乡。

  培育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初步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档次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全面提升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实施八个“一批”,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努力实现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目标。

  5、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完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深化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困难问题。到2010年,使农村居民基本上都能享有新型合作医疗。抓好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碘缺乏等重点疾病预防,切实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合理规划医院布局,在榆林城区建成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

  6、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保持全市低生育水平。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65万人以内。

  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建立完善的优生优育体系,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把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作为人口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有利于女孩成长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关注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要求,作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模式。完善“五保”老人供养政策,加大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力度,使集中供养率提高到20%以上。建立老年人优待制度,积极建设老年文化娱乐场所,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就业和再就业;保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儿童失学、辍学问题;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保护女婴,关爱女孩,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农村妇幼保健卫生机构,全面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基本解决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问题。

  7、极积发展体育事业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群体性体育锻炼活动场所。到2010年,建成榆林市体育运动中心和游泳馆,各县区、乡镇、学校均要建设一定数量的体育场所,使全市人均体育用地达到1平方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自发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8、大力发展旅游业

  构筑旅游精品工程。遵循以政府为主导、多方联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高质量的方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大漠风情游、绿色生态游、宗教特色游、陕北民俗文化游、历史文化名城游、能源化工基地游。“十一五”期间,要做好重点景区规划,进一步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景区开发的新机制。加快建设榆林古城、红石峡、镇北台、沙漠生态园、神木红碱淖、米脂杨家沟、李自成行宫、窑洞庄园、绥德三十里铺、黄土风情园、民俗文化村、靖边统万城、佳县白云山、香炉寺、能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等一批重点景区,以线串点,包装和组建若干条黄金旅游线路,打造陕北榆林风情三至五日游精品工程,提升旅游业在全省的地位。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深层次挖掘各类重点景区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哲理内涵,通过提高讲解水平,出版景区书画,运用现代化的光电技术,拍摄影视、电影作品,举行特色文化活动等手段和措施,为旅游景点增加浓厚的文化韵味,增强榆林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榆林旅游的服务水平。尽快完善旅游景区畅通工程,建立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组建一批旅行社,积极推进旅行社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的进程。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家庭宾馆和特色餐饮饭馆。大力研制和开发剪纸、泥塑、雕刻、绘画等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到2010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48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使我市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陕西旅游次中心城市。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构筑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加快建设以榆林城区为中心,神木、靖边、绥米等各具特色的重点城市为支撑的城镇发展体系。以远期人口规模榆林中心城市100万人,神木、靖边、绥米各30万人为发展目标,修编和完善榆林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做好中心城市、副中心、建制镇和中心村四级规划的衔接工作,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心城区成为人口、区域经济、商贸、科技和人才聚集地,形成服务功能齐全、具有一定综合竞争力、鲜明地域文化特征和山川秀美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建立数字城市,完善地理信息管理。

  2、加快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能源化工基地服务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使榆林成为华北和呼包银榆能源战略区的重要支撑点和窗口,辐射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出发,大力改善城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交通、通信、信息、天然气化、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由城市森林公园、路街绿带和社区绿地组成的城市绿化体系,把榆林建成古城风貌独特、绿色景观秀美、文化氛围浓厚、社会生态和谐、服务功能齐全的中心城市。“十一五”末,榆林市区人口达到40万人。

  3、积极发展中心小城镇。

  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城镇旅游、商贸、运输、劳务等服务业,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和交通通信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发展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区,建设农贸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促进农村人口、乡镇企业、农村商贸、服务设施等相对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中;建立多元化筹资新机制,发挥好土地资本的作用,开辟城镇建设的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向小城镇建设投入。通过政策引导、户籍改革,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齐头并进,产业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在交通干线沿线、工业园区和农产品集散地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城镇。加快构建功能定位明确、层次结构合理、大中小有机协调的城镇体系,力争全市建制镇达到130个。

  4、加强城市管理。

  加强城镇规划的实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确保城镇科学发展。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制度,有效推行城镇综合执法管理,积极发展城市综合信息化管理。“十一五”期间,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等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全面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有效机制。创新城市建设投资机制,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聚集各方力量建设、经营、管理城市。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积极推行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鼓励非政府投资参与建设。进一步理顺基础设施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价格,完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补偿机制。

  5、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两个目标,抓住发展民营经济、劳务输出两个关键,做好特色经济、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三项工作,突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广开思路,开发特色产业。突破传统的南北分区模式,形成沿重要交通道路布局的三大发展轴,即榆神府煤、电、化、载能产业发展轴,榆横靖定油、气、化产业发展轴,榆米绥盐化工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轴,形成以榆阳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区,以神木为中心的榆林东北部煤、电、化经济区,以靖边为中心的榆林西部油、气、化经济区和以绥德为中心的榆林南部盐化工、特色农业及其加工和商贸经济区。

  6、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南部县经济发展,尽快缩小南北差距,是促进我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在财政转移支付上,市本级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以上的资金支持南部贫困县发展,在中央、省级的各类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上,要大力向南部倾斜;在产业布局上,支持南部县新建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南部县加快发展;在对口帮扶上,继续搞好苏榆对口帮扶工作,争取苏州对我市各县(区)的大力帮扶;推进南北县区间互联互动结对子活动,加大北部县区对南部县对口扶持力度,实现共同发展。

  (六)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市跨越式发展要求、结构合理、辐射面广、较为发达的服务业构架,服务业的产业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立以榆林为中心枢纽、神木、靖边、绥德和六大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一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实现企业规模化、管理信息化、系统网络化、服务一体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运转高效”的与国内大物流区紧密衔接的现代物流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在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和绥德各建一处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同时建设邮政、能源化工产品为主的生产资料、大型机械、汽车、零担货运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

  3、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服务。

  积极发展会计咨询、资产评估、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统计咨询、市场调查等行业,规范发展代理、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服务,稳步发展房地产、劳动力等市场中介服务。

  4、规范发展房地产业。

  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房地产市场机制。加大以经济实用房为重点的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提高住宅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水平,发展和规范物业管理、装饰装修等住宅服务业,提高居住质量,改善居民小区社会化服务条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完善抵押担保办法,增强城乡居民购房支付能力。

  5、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构建以街道为依托、以居委会为基本单元、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的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服务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把发展社区服务业与安置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结合起来,抓好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10年,社会化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50%。

  6、建立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围绕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榆林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支持和保护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完善服务网络,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品质,不断发展壮大银行、证券和保险业规模,积极创建股票、债券市场和各类资本市场,组建和壮大榆林投资公司、城市和农村合作股份银行,提高融资能力,形成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7、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发展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打造“诚信榆林”。

  8、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不断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和限制,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整顿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作用,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规范的职业中介机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建立以生态工业为主体,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服务业为纽带,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生态城市为中心的五大循环经济体系。坚持先行试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方针,发展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十一五”期间,将榆林建成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把榆林、神府两个经济开发区和六个工业集中区建成循环经济先行区。

  2、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方针,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分类整合,全面推进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节约能源。尽快启动工业企业资源节约、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建立再生能源利用体系,加快晋陕峡谷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到2010年,全市新建居住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

  节约用水。积极推进城市节水设施建设,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设施建设。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10年,建成榆林、神木、绥德、靖边和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

  节约原材料。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统筹规划。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限制过度包装,倡导消费节约。到2010年,煤炭回采率达到35%以上,散装水泥运用率达到70%以上。

  节约利用土地。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从规划源头把好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关口。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标准。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产业。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家电、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抓好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废物再利用。力争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80%。

  建设节约型政府。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型政府。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厉行节约,发挥表率作用。重点抓好节约型农村、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机关工作,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的原则,以建设绿色生态名市为目标,按照“南治土、北治沙”方针,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加大封山禁牧的力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保护、“三个百树”、“榆林环城生态防护林带”和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启动万以上林区连接工程,恢复性治理一批特殊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大力开展绿色厂矿、社区、村庄、园区创建活动。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推进林业产业化,实现生态建设与群众致富相统一。到2010年,完成林木净增保护面积332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5%提高到30%,退耕还林面积达到50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00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37.5%提高到51%。

  4、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以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为重点,认真做好“三废”治理和煤矿塌陷区治理工作。实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重点城镇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抓好县城及开发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和建设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政府治理”的原则。到2010年,煤炭开采沉陷区环境治理改善机制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少5%,“三废”治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八)深化体制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加快法治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加快透明型政府建设,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和方式,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民主型政府建设,规范完善重大决策事项专家咨询和社会听证、公示等制度。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建立降低商务成本长效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有效的公务员竞争、勤政、廉政的激励约束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调整事业单位结构,建立健全新型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管体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推进投融资、财政、税收、价格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和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改革财政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国家、省、市与地方利益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和约束力。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对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按照国家税制改革政策和赋予地方的税政管理权限,稳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价格体制改革,积极试行建立资源性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进快建立灵敏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对垄断行业成本约束的管理办法,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防止垄断行业获取高额利润。继续推进医药、教育等服务收费监管方式改革,切实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

  3、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分类推进企业改制重组,尽快组建榆林煤业集团、化工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贯彻《公司法》,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规范运行、有效制衡的企业新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增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能力,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科学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十一五”期间,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争取榆天化等2-3户企业成功上市。

  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环境,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非法律禁止的一切领域。着力研究解决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土地、金融、技术等要素的制约,提高我市对民间资本的引导能力。加快建立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与监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改革,鼓励合资合作,推进产权多元化。引导、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推行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健全投资环境“110”制度,营造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令人倾心的人文环境。抓住世界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抓好能源化工和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的招商引资。定期举办榆林投资贸易洽谈会,全方位地扩大投资和对外贸易往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建设榆林海关二类口岸。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商品领域出口规模。实行名牌带动战略,重点扶持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出口。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密切与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的经济联系,共同打造呼包银榆经济圈,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联系,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

  (九)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构建和谐榆林

  1、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规律研究,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系统管理的改革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全面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和改善对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调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发挥社团组织、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改善村镇和居民委员会的办公条件,新建和改造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30个,创建和谐社区与和谐村镇,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2、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的新型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管理办法,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继续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完善助学基金、大病救治基金和法律援助中心运作机制,妥善解决低收入群众子女上学难、治病难、打官司难问题,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干部包扶、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工作,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缓解区域及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到2010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6万人。

  3、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空间。加大宏观调控、劳动保障、财政金融和工商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落实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就业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调控。继续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职工工资水平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职工货币工资平均增长12%,职工实际工资平均增长达到8%。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决定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进一步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依法规范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劳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完善艰苦岗位津贴制度,推进劳动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完善职工休息休假制度。继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个人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以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家庭财产实名制为基础的居民收入监测体系,强化个人信用体系和所得税征管。

  5、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正确处理好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排查机制,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机制,注重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人民调解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因资源开发、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严打”整治长效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创建“安全榆林”,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到2010年,全市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3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15%。强化对药品、食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化解矛盾的排调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工作机制,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完善应急救援机构、机制和体系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

  (十)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强大合力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党委驾驭全局、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审时度势,精心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创造性工作能力,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解决问题、落实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综合服务能力,形成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方针,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继续坚持干部选拔的“三个入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密切地联系各方群众。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城乡基层政权,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普及法律知识等方面全面推进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重点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的责权统一机制。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好普法工作,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加强政权、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保障能力,改善执法条件。“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市、县公安看守所、检察院业务用房和法院审判法庭建设任务,改善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的基础设施条件。

  3、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任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党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发扬延安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多种形式的先进文化进万家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4、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各级党委要全面加强班子建设,讲政治、顾大局、重团结、守纪律,努力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开创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和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转变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定理想信念,锐意进取,勤奋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十一五”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1、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对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纲要》提出交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传统产业升级、新农村、水利、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服务业、社会事业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工程总投资3975亿元,“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2151亿元。要积极探索投资体制改革后项目前期工作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针对不同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有效推进,大力改善项目的建设环境,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编制好本部门的规划,特别是做好农业、林业、畜牧、水务、交通运输、能源化工、电力、旅游业、城建、信息、环境保护、教育、文化、人口、循环经济、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

  3、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各县区、各部门要建立规划内容向实施任务转化的机制,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要将规划任务分解到年度计划当中,建立目标责任制。规划管理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

  4、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重点对经济增长、就业情况、经济效益、物价水平、结构调整等宏观调控目标进行监测预警。市县(区)政府要自觉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会议对本《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由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议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