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第一篇 回顾与展望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展望“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将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严峻挑战期,同时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一章 “十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要务是发展,中心是经济,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根本在投入”的工作思路不动摇,突出抓好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城市及园区建设四大工作重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特别是“十五”后三年,改革开放明显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五”计划确立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建设经济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五”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逐年加快、效益大幅度提升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0.96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21.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1.96亿元、158.7亿元和5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5%、27.2%和13.3%。实现人均GDP17108元,比2000年增加10624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09亿元,年均增长22.5%。特别是后三年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4.4%和32.7%。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4.1:54.9:31调整为2005年的9.5:68.7:21.8。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生产取得积极进展。主导产业培植取得重要突破,煤炭电力、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非煤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8%。

  三、经济发展重点实现历史性突破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131.4亿元、377.2亿元和49.96亿元,比2000年年均分别增长38%、40%和42.5%。民营经济总量扩大,效益明显提升,2005年实现增加值107.9亿元,年均增长36.8%,占GDP的比重达到46.7%;新增私营企业980家,总数达到195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4550户,总数达到15530户;新发展规模企业206家,总数达到254家;2005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注册资金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46%。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7571万美元,年均增长138.6%,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65.9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127.4亿元和72.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71.2亿元和33.4亿元。

  四、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49.2亿元,年均增长47.7%,仅2005年就完成投资135亿元,超过“九五”时期投资的总和。重点项目建设成为经济发展领域的亮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508个,总投资412.6亿元,完成投资260.5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90个,过亿元的项目68个。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得到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电力、城市基础设施等进一步完善,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6公里,比“九五”末增加46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3.2公里/百平方公里。

  五、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工业企业改制明显加快,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政、金融、投资、农村税费和粮棉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5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9894万美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43.8%,其中出口4351万美元,年均增长44%。

  六、园区建设突飞猛进

  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发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比2002年以前扩张16.8平方公里;进区项目总数达到124个,比2002年以前增加118个。“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71亿元,是2000年以前累计投资的33.6倍;完成项目投资132.8亿元,是2000年以前累计投资的41.5倍;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6.9亿元,利税13.2亿元,成为全市经济的隆起带和发展活力最为旺盛的区域。部分乡镇的民营经济聚集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特色日趋明显,骨干企业龙头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七、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极大提高,200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7.5%,城区面积达到48.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发展到39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21平方公里和9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村村通电、通柏油路、通客车、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正在实施。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28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申请专利354项。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巩固“两基”成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本科一榜上线人数在全省县市区名列前茅。卫生事业得到稳步发展,疾病预防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较快发展,农民参合率已达70%以上。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在体操、竞走等体育项目上,多名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9.9%,连续11年荣获泰安市人口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形势继续好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人防、双拥、气象、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九、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6元,比2000年分别增加4846元和1871元。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5年新增就业再就业2.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累计8亿多元,征缴率达到95%以上,基金累计结余4亿多元。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业税税率降至1%。

  “十五”期间,我市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村民自治模范市、科技工作先进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全国中小城市实力百强,山东省双拥模范市、基础教育先进市、适宜人居环境奖、首届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2003年我市步入全省县域经济30强行列;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居第40位,三年上升了28个位次;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新泰2004年比2001年前移了103个位次。

  “十五”时期新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把中央、省委、泰安市委精神与新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领全市人民抓住机遇、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确定并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把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要务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确定并坚持“要务是发展,中心是经济,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根本在投入”的工作思路不动摇,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开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培植主导产业,推进结构调整。坚持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确立“工业强市”战略,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大力培植六大主导产业,通过上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坚持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突破。突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城市及园区建设四大工作重点,围绕重点,加大投入,攻坚破难,促进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坚持软硬并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开展“三城联创”活动,深入开展“平安新泰”建设,大力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城市建设,构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六是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不断完善激励干事创业的机制和制度,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发展欲望,全市上下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国际环境总体趋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更加稳定,山东经济加速崛起,虽然经济发展面对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看,我市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未来五年,对我市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宏观面临重要机遇期

  国际环境总体趋好。和平、发展、合作是形势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国际环境总体有利。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更加稳定。国内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宏观调控更加成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科技进步不断加速,资源配置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强劲走势。

  山东经济加速崛起。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制造业强省和文明和谐新山东建设进一步加快,我省将进入经济实力、整体素质、发展地位跃升的新时期。

  二、经济发展面对严峻挑战期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同时各种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国内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使政策、资金等资源进一步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倾斜。长三角、珠三角及省内兄弟县市区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将面临更广领域、更大范围的竞争,赶超压力增大。

  资源约束日益增强。人多地少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煤炭资源不断减少,能源约束继续增强,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环境承载力不够高。

  深层次矛盾制约明显。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够强,人才素质、科技水平低的矛盾更加突出。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规模小,对外开放度偏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低,农民增收困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亟待提高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我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

  “十一五”期间,我市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发展条件和环境更加有利,全市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

  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产业基础框架较为巩固,资源和能源供给比较充足,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优势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

  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十五”时期高强度的投资将在“十一五” 期间得到回报,投资自主增长机制不断增强,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环境保障更加有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更加充足。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硬环境进一步改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十五”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

  第二篇 任务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指导原则

  “十一五”期间,必须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的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 “一个目标”、“两个要求”、“三个重点”、“四个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提升农业,做强工业,繁荣服务业,构筑起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生态、平安、诚信、人才、信息新泰”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构筑起和谐文明、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社会发展体系;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筑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较为完善的经济运行和管理体系。力争到2010年,把新泰建设成为以现代化工业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挥比较优势,既要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提高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全省、全国的地位。

  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城市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强化对区域空间开发秩序的引导,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方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企业、投资、行政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全球性战略思维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更加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层次和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加快“生态新泰”、“平安新泰”、“诚信新泰”、“人才新泰”、“信息新泰”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强力推动相结合。尊重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决策、执行、监督三个体系,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好政府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四章 发展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参照全省30强和全国百强县的发展情况,衔接国家、省、泰安市“十一五”发展指标,新泰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达到464.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9.5:68.7:21.8调整为2010年的8:61:3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

  资源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降低22%以上,耗水降低24%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保持10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5%。

  自主创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五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80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5%以上。

  改革开放。行政管理、财税、投资、教育、医疗、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所有制结构明显变化,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80%以上。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2%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和谐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60%。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张。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就业再就业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人,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左右。

  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成为经济繁荣、市场体系完善、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地区,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篇 产业发展

  按照提升农业,做强工业,繁荣服务业的思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基础产业支撑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主导产业培植力度,加快质量进步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起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

  第五章 农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集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落实支农政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进程,全面提升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1%。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食用菌、桑蚕、畜牧五大优势产业。粮食产量保持在50万吨左右。蔬菜业重点培育10万亩马铃薯、3万亩黄花菜、2万亩池藕、5万亩设施棚菜四大基地。林果花卉业重点实施30万亩封山育林、8.5万亩荒山造林、2000公里绿色通道、25万亩名优果品基地、20万亩平原林网绿化、15万亩退耕还林、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等七大工程建设。桑蚕业,重点建设4个5000亩以上,6个3000亩以上,2个2000亩以上乡镇基地。食用菌业重点建设柴汶河流域草腐菌生产片、山区乡镇木腐菌生产片和蒙馆路沿线百里珍稀食用菌生产线。畜牧业,重点发展奶牛、生猪和鸡,养殖小区发展到840个,规模饲养场发展到6000个,肉、蛋、奶产量达到28万吨、8万吨和10万吨。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迅速膨胀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争取培育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龙头企业,30个泰安市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支持和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专业协会的发展,促进种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开发的组织协调,支持农产品加工和购销企业的发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规范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三、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出口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指导农民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组织实施“绿卡行动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基本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60万亩,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

  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以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目标,鼓励引导农业机械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促进主要农产品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加快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联合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发展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大力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到2010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5%。

  五、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农业农村补贴和各项税费政策。加大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及规模养殖、牧草种植、农机具购置、生态效益补贴力度,积极探索农资补贴办法,巩固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完善土地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四荒”拍卖、互换、转包等形式,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健全农业投入政策。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培育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加大对库区农民支持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增加收入。增加动植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科技兴农政策,加强和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协作,加大对公益性技术推广投入,实行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农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和科技普及网络,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六章 工业

  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继续加大投入,推行质量体系认证,搞好现有企业扩规、改造,加快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建设鲁中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实现销售收入8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以上,利税12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以上。

  一、培植主导产业

  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通过提高质量、培植骨干、增强活力、加大投入,加快培植壮大煤电、机械电子、建材、化工、轻纺、食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力争到2010年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6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煤电产业:稳定煤炭生产,提高煤炭质量,对现有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改善技术装备条件,促进安全生产。依托煤炭产业的经济优势,搞好煤炭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抓好国电新泰电厂、众泰发电、新源热电、秸杆发电等五个电厂,正大、天丰、华宇三个机制焦项目及其煤化工项目。力争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0%左右。

  机械电子产业:机械行业以泰丰钢业、青云起重、德泰锻造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培植发展起重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拖拉机配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搞好配套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以青云起重为龙头,将羊流建成全国著名的起重机生产基地。电子产业以特变电工鲁能泰山电缆、赛特电工为龙头,进一步增强通讯电缆、电视电缆、特种电磁线等现有产品规模和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7%左右。

  建材产业:以裕鑫玻纤、升华玻璃、华耀玻纤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依靠科技进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骨干企业,更新落后的设备工艺,开发生产低耗、高技术含量的中高档产品,扩大中碱纱、玻纤网格布、玻璃钢管道产品的生产规模,形成规模优势,建成全国知名的玻纤生产基地。同时立足我市石灰石、煤矸石储量丰富的优势,研制开发各种轻质、高强度新型墙体材料。力争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左右。

  化工产业:以中科化工、双丰化肥、济南润源等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继续扩大3.3-二氯联苯胺、对硝基苯酚、三聚氰胺三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快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开发研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多功能、有机、无机复合化的新型肥料;生物化工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微量元素提取、生物发酵、生物菌培育系列产品。力争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3%左右。

  轻纺产业:依托领东制衣、新申棉纺、平阳棉纺、百川纸业等骨干企业和西张庄纺织服装基地,积极改造提升轻纺服装业。注重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带动纺、织、染向精细加工发展;注重提升玻璃和纸类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档次,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企业向集约化规模生产的方向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食品加工业:围绕正邦食品、天野食品、六合集团等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定发展酿造食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做大做强肉类、果品、蔬菜和乳制品加工业,努力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左右。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走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材料、环保节能、电子信息3大高新技术产业。

  新材料,重点加强玻璃纤维的关键工艺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研制开发后续产品,扩大生产,膨胀规模。

  环保与节能技术,重点加强煤矸石发电技术及设备,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成套设备的研究和生产。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和处理成套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应用,节煤、节油、节电工业锅炉、窑炉及机电产品的开发。研制开发高性能低价格的新型集散测控装置、生产过程控制装置,实现安全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

  电子信息,开发多功能、多用途线路板,电子保健产品,特种电子漆包线,电缆、光纤光缆产品及其附件,以及电子旅游产品等。

  三、加快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

  坚持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加大工业投入,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促进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重点实施好投资过5亿元、10亿元和20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培植形成10个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培植电线电缆、电磁线、轻型纸、硫酸铜、矿用提升绞车、起重机、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等优势产品,重点培育特变电工、赛特电工、春潮色母料、百川纸业等知名企业品牌。“十一五”期间,中国名牌产品达到2个以上,山东省名牌产品达到15个以上。

  第七章 服务业

  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抓住工业化进程和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服务需求扩大的有利时机,膨胀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增加供给,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大商贸、旅游、物流、社区服务、房地产等重点产业发展力度,使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争取达到23%左右,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左右。

  一、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突出市场网络建设,着重抓好明天商贸城、平阳国际商业中心、青龙市场、青云购物中心、银座商城等龙头项目建设,形成以城区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城区综合贸易市场为纽带,与生产、流通企业和广大用户紧密结合的市场网络。城西部规划建设以服务于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机电五金批发市场为主的市场组团,形成以明天商贸城批发市场为龙头的西部环城批发市场带。城南部规划建设以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市场组团,形成以青龙市场为龙头的南部环城批发市场带。到2010年底,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100亿,逐步把我市建成现代化、区域化商贸中心。加大对商贸流通资源的整合和改组、改造力度,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生产与流通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融合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发展现代化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借助公路网络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商贸业务。把发展农村服务业与开拓农村市场结合起来,依托和整合现有供销、农机、农技等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超市下乡”。

  二、积极培育旅游产业

  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快旅游业体制改革,尽快形成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旅游经济模式,不断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以莲花山旅游开发为龙头,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延伸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旅游企业,放开搞活旅游开发经营,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开拓旅游市场。建立多方筹集旅游建设资金的机制,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吸引国外、海外客商参与旅游开发,兴办农业、生态、园林、城市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商品,搞好“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休闲等与之相关的产业,着力抓好各类旅游酒店、度假村的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档次,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建筑污染和环境破坏,继续做好山林防火、防虫工作,加大古树名木和文物的保护管理力度。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亿元。

  三、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以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为重点,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服务业: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推进传统物流企业改造转型,把现有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企业落户我市,营造物流业本土化优势。重点建设大型物流中心,形成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配送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依附各产业聚集区,配套发展物流园区,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进驻。

  社区服务业: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深化改革为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业。在城区、矿区范围内,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全力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使社区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

  信息服务业:提高信息服务业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抓好专业信息市场、农村信息市场及重要产业信息市场建设,鼓励发展信息产业服务群体。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公益性信息资源,在求职就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继续教育、旅游出行等方面,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广告、会计、法律和管理咨询、工程咨询、市场调查等中介服务业,逐步加快中介咨询机构的改制工作,减少对中介机构及其业务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管理与自律,重点扶持一批上规模、有发展潜力的中介机构,鼓励其跨行业、跨地区经营。

  金融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我市产业政策的结合,引导贷款投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支持引导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强化融资功能,探索建立小额贷款组织,缓解农村和中小企业融资矛盾。规范发展保险市场和保险中介,大力推动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文化传媒业: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视听、广告等各类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知名度和对外宣传力度,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商贸、旅游、会展等行业联动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体育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培育、发展以体育健身娱乐为重点的体育市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各种群众性体育组织,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市场供求,适度开发房地产。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建设经济适用房,适当发展高档商用住房。新建4个“四高”(高起点规划、高层次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小区,3个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康居小区”,同时集中开发改造各个社区,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第八章 基础产业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调整布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扩大公路网络覆盖范围和通过能力,加强铁路建设,完善场站功能,提高运输装备水平,建立现代化的运输体系。新修和改建各级公路800公里,全市通车里程达到2200公里,巩固 和发展“村村通”的成果。新建东(都)平(邑)铁路专线。新建客运站5处,开辟客运线20条,实现全市912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车目标。新建货运有型市场2处,培植发展专业化客货运输集团公司,促进运输市场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二、提高能源支撑能力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进一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生产和安全装备水平,大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搞好煤炭企业整合,鼓励支持大型煤炭企业走出去占领资源和市场。原煤年产量稳定在350—400万吨左右。电力行业突出抓好国电新泰电厂4×660MW高效超临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项目、山东众泰发电公司4×150MW发电机组项目、新源热电公司4×150MW、惠普电力公司1×60MW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项目、正大热电公司1×30MW抽汽冷凝发电机组项目、中国航天北京安讯能公司1×25MW秸杆发电项目等电源项目建设,新增发电机容量409万千瓦。电网主架实现由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过渡,进一步降低线损,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能力,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一是完善东周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增加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二是金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加蓄水量600万立方米。三是光明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四是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供水工程800余处,解决880个自然村的供水问题。五是水土保持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上豹峪、重兴、岙山东、祝福庄、岔河、盐店、上峪、东峪等8条小流域和2处沟道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9.4平方公里。六是柴汶河、西周河、迈莱河综合治理工程,提高行洪排滞能力。七是水网建设工程,力争将东周水库、光明水库、金斗水库输水管网连接。

  四、加快“信息新泰”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的原则,以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事务信息化为重点,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推进电子政务,实施国家电子政务网建设工程,建成电子政务体系基本框架。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轻工、纺织、机械、建材、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全面提高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步完善农业、水利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数字化管理的物流配送中心。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智能社区和城市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加快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文化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重点完善疫情监测防治和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医药食品检疫防疫信息系统、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启动建设社会灾难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加快光纤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移动通信干线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形成覆盖全市的共享型、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

  第九章 建筑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体制创新,推进企业优化重组,提高企业素质,壮大产业规模,完善市场监管,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一、壮大产业规模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鼓励支持企业优化重组,加快优势企业的资本、人员、技术和品牌扩张,促进一体化发展、多元化经营,形成2-3家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和融资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技术精、机制活的专业建筑施工企业。依托国内外大承包商,以劳务合作和工程分包为主攻方向,大力开拓省外和国外市场。

  二、加快技术进步

  以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科学组织管理为手段,不断提高建筑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强化初步设计和建筑设计,拓展前期咨询和后期项目管理,确保生产性建设项目工艺、设备和主体工程先进、可靠,非生产性建设项目适用、经济。大力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建筑,禁止使用淘汰产品,着力发展系列化、标准化的建筑构配件,完善生产供应体系,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三、深化改革加强监管

  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形成造价机制。严格招投标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以专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改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规范建筑施工用工行为,鼓励施工企业进行健康、安全、环境认证,改善施工条件和环境。积极引导施工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支持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和建设事业服务体系。

  第三篇 社会发展

  认真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健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构筑起和谐文明、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社会发展体系。

  第十章 科技教育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施“科教兴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教育供给,努力实现科技教育新跨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推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结构转变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一、努力推进科技创新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根本,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目标,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体系、能力和环境建设为保证,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结构优化、整体素质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经济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强化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增加企业技术储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到2010年,一般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要占年销售收入的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要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

  加强应用科学研究体系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培植和农业、服务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开发和引进,争取在新材料、环保与节能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及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80项,申请专利500件,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

  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积极培育和健全各类技术市场,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或高新技术孵化器,在信息咨询、项目争取、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服务,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围绕创建教育强市目标,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控辍”力度,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双高普九”,创建教育示范市。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99%以上,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特殊教育,使所有残疾儿童、少年均获得学习机会。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市场,调整布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重点建设新泰市职教中心,使之成为一个有特色、能发挥地区性示范带动作用的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重点学校,力争建成3至5个省级重点专业或省级改革试点专业。

  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的新路子,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办教育,大力提倡捐资助学,鼓励支持校企联合办学。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优化教育布局。到2010年,高中教育基本进入城区发展,初中以上教育重点在乡镇驻地以上城镇区发展,小学则向镇区和中心村撤并,全市普通小学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初中全部达到新泰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高中全部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高中要培养一批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初中本科以上学历、小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90%以上,职业教师“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师、名校长。

  第十一章 卫生文化体育事业

  一、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以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为目标,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注重保持和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突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以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为核心,乡镇卫生院为支撑,城市社区服务站和中心村卫生服务站为基点的三级预防保健体系,重点加强以艾滋病防治为重点的各种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形成覆盖城乡、调控有力、反映迅速、运转协调的疾病防控体系。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保持100%。

  强化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加大政府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医疗卫生事业。加快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紧急救援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完成新一轮改貌建设。严格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促进各类医疗机构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加强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提高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全市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完善卫生监督体制,健全卫生监督机构,理顺执法体制,加强食品卫生、职业卫生、保健产品及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食品卫生、就医安全可靠。

  二、繁荣活跃文化事业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创作出更多的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稳步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和整合工作,加快基层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点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高广播电视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功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我市文物事业较快发展。加快档案馆(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档案事业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法制化。

  三、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网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5%左右,国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标准以上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75%以上。加强竞技体育,搞好专业体育运动队建设,建成“山东省少年儿童体操训练基地”,增强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第十二章 就业和社会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实现就业市场化、保障社会化、收入分配多元化和劳动关系规范化,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继续把提高就业水平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坚持改革发展和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通过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重点解决困难群体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就业服务,统筹城乡就业,基本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组织、输出人员管理服务“三个体系”,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推行以首席技师为龙头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政府资助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着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平均新增就业再就业1.2万人,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建立独立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建立齐抓共管、合理推进的工作机制和扩面征缴清欠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养老保险(企业、机关事业、农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依法建立强制性的劳动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强对各类参保单位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建立可靠、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运营机制。发展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帮扶力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到2010年,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万人、14万人和5.5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55%,年收缴各项社会保险金4亿元,收缴率保持在95%以上,年发放社会保险金3.8亿元,基金累计节余达到5亿元,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可靠。

  三、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建立以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为基础,以集体协商、“三方机制”调控为手段,以执法监督为后盾的多层次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全面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最低工资保障、工资指导线、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宏观调控手段,健全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分配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力度,依法、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和劳动违法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章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机制,营造新环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新泰”、“诚信新泰”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相统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推进村民自治,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落实好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搞好法律援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市,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充分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侨务政策,团结和引导各界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时期新泰精神。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切实搞好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拥军和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双拥成果,继续做好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

  三、加快推进“平安新泰”建设

  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工作预案,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长期平安的社会秩序。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实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卫生防疫、市场监管等配套联动,严防各类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快实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加快新泰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健全完善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和人防通信警报网络系统,搞好人民防空指挥中心和公共人防工程建设。加强预备役工作,建设市战时军地联合指挥所。

  四、积极开展“诚信新泰”建设

  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依法行政和取信于民、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立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机制,健全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以信用企业、信用社区建设为载体,以信用征信、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系统;强化公民诚信教育,增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意识,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探索建立以数据收集、使用和披露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信用系统。

  第四篇 区域发展

  明确城市定位,以开放为先导,积极承接济南都市圈、半岛城市群、鲁南城市带的辐射,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合理划分区域功能,构建主体功能明晰,发展方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将新泰建设成为鲁中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工业基地、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第十四章 区域发展

  依据我市的自然地理特征、现有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现状,我市要按照“崛起中部、推进南部、保护东部、突破西部”的思路,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实现中部、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协调发展。

  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和扶持其率先发展,拉动南部和其它地区加快发展,保护和开发东部,打开西部发展突破口。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基础和区位优势,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突出城镇特色,加快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南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东部地区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实施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大力兴修水利,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在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收入。西部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大型综合性贸易基地,加强对相邻县市区的吸引和渗透,推动经济向西突破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十五章 功能分区

  “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的时间内,我市市域总体上要形成“三区(城市发展区、产业聚集区、生态功能区)两带(两条城镇隆起带)一点(西部突破点)”的发展格局,形成重点突出,区域协调,多极支撑,点、线、面良性互动的立体开发格局。

  一、城市发展区

  继续突出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的特点,以建设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以发展第三产业和提升生活居住层次为手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山、水、城一体,生态优先,轴向生长,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原则,城区形成“一城三片”的整体布局,三片区分别是青云区、新汶区和产业区。青云区建设以向东发展为主,重点建设东部新城区和东南组团;新汶区以向南发展为主,向东发展为辅。老城区主要为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和生活居住,继续保持原有空间结构。新城区在辅以完善配套生活设施的同时,发展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文化休闲设施。

  改造提升老城区。以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完善城市交通、商贸、文化、旅游等综合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在搞好青云购物中心暨联华超市扩建、明天商贸城、银座商城、平阳国际商业中心等商贸市场工程建设的同时,完成银河特色小吃一条街、顺河西路茶艺娱乐一条街、古玩字画一条街、信息产品一条街建设;完成平阳河6号坝绿化工程,加强平阳河自然景观带的改造;完成新汶大街改造建设;搞好社区和背街小巷的整治;基本完成老城旧居住区和“城中村”的开发改造;抓好济新路、牛石路、蒙馆路、沈汶路的综合整治,形成城区景观大外环。

  开发建设新城区。城区向南完成金斗路、向阳路延伸,和205国道连接;向东完成府前街、青龙路、榆山路延伸;向北完成向阳路延伸,新建重兴路,构建城市发展新框架。新城区控制性规划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规划建设一批骨干精品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和会展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建成文化氛围和现代气息浓厚的文化中心区。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强城市交通功能。加快青云净水厂、新汶污水处理厂、新泰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及“两河一沟”的整治,统筹安排地下管网,配套建设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到2010年,城区新建区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旧区采取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污水处理率达到80%,燃气普及率达到98%,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加快实施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综合性公园、植物园、盆景园及柴汶河湿地公园,建设“一带、两片、水网、路网”的绿地系统,形成三湖三河城市水系,到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2%,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2.9平方米。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规划建设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垃圾处理场一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二、产业聚集区

  高度重视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和骨干企业的壮大,以主导产业构建框架,以龙头企业强健筋骨,以配套产业膨胀规模,形成产业突出、优势明显、配套完善的产业聚集区。市经济开发区按照“对外开放的窗口、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平台和新的经济发展重心”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煤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纺织、精细化工及机械制造六大产业,建成特种电磁线、轻纺服装、精细化工及商贸物流四大基地,形成一个以客运站为依托,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符合现代化园区和新泰产业需求的标志性建筑和基础设施,使市开发区成为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的主要平台。到2010年,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省级开发区前10位。

  三、生态功能区

  根据全市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将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山地森林旅游开发区、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丘陵林业综合开发区。对各生态功能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加快发展。

  山地森林旅游开发区:主要包括莲花山风景名胜区、墨石山风景区、青云山风景区、峙山风景区、太平山森林公园、土门森林公园。在加强森林和植被等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上,以生态公益林、山水景观林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提升以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旅游优势产业区。

  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重点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仓储和加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大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丘陵林业综合开发区:重点抓好名优经济林基地、防护林、丰产林以及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加强小流域和生态综合治理与开发力度,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

  四、城镇隆起带

  依据我市发展较快乡镇在空间布局上沿路分布、相互衔接的特点,“十一五”时期要加快做大两条贯穿我市中部的城镇隆起带,即沿济临路、蒙馆路的城镇隆起带,加快壮大沿柴汶河经济圈。

  五、西部发展

  西部以发展工商贸易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建设西部贸易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强与外县市区的贸易往来和资源、投入、技术、人才合作,形成我市经济对外县市区的强力吸引和渗透,打开西部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原则,以农村建设城镇化、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农业生产企业化为目标,推进农村社会新风貌建设,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

  根据区位优势、人口规模和资源条件,统一规划和调整小城镇布局,重点抓好中心镇建设,加快一般建制镇的发展。要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探索乡镇合并、村庄合并的新路子,突出特色,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地开展小城镇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加大对农村道路、人畜吃水、农田水利、信息、能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到2010年,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信,村村有医疗卫生机构和文体场所,“五保”集中供养达到应保尽保水平,农村生态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85%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二、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建设

  按照社区建设模式,遵循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优美为目标,编制新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规划稳步实施。实施新农村社区化建设试点工程,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大推广力度。鼓励农村整合,城郊联合,富村帮扶穷村,走新农村建设多元化发展道路。力争到2010年,城乡结合部农村实现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村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道路硬化率达到50%,小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

  三、农业生产企业化建设

  打破自给自足的观念束缚,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营销协会等新经济合作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乡村企业再创业,放手发展农村私营经济,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村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度,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加大特色资源开发整合力度,推动特色乡村经济规模化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农村社会新风貌建设

  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为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农民勇于创业、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力争到2010年,全市60%的乡村达到县级文明乡村的标准。

  第十七章 地企共建

  驻新企业,特别是新汶矿业集团在全市总体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十一五”时期,要紧紧依托和衔接新汶矿业集团等驻新企业的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实力。一要加强地企共建,大力实施“地企双赢”战略,把支持大企业、服务大企业、发展大企业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为大企业服务的意识,搞好企业周边秩序治理,充分发挥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企协手,发挥优势,共建居住区、共建小城镇、共建园区,实现地企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二要积极探索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打造新泰经济建设“航母”。要延长煤炭产业链,培植以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形成“大煤、大电、大化工”的工业格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突出新汶矿业集团“企业航母”的建设,以新源热电、张庄电厂二期工程、新汶矿业园区建设等项目为重点,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尽最大努力帮助新汶矿业集团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要紧紧抓住新汶矿业集团在产业转型期涌现的新的发展机遇,以非煤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服务业,加快产业与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新兴产业的对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新矿佳苑小区建设、柴汶河综合治理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不断改善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四要高度重视矿区群众就业再就业问题,深刻认识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未雨绸缪,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非煤产业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努力缓解就业再就业压力,保持矿区秩序长期稳定。通过地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争取将矿区建设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和生活环境优美、各项事业繁荣进步的地区。

  第五篇 可持续发展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八章 建设节约型社会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构筑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点、线、面”循环经济综合试点体系的要求,全面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推行清洁生产和ISO4001环境体系认证,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煤炭、建材、化工等高资源消耗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推进园区中各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在社会区域建立面上的大循环,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积极提倡绿色消费观念,广泛开展生态公益活动,在生产、消费各个领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等资源

  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基础,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资源利用方向,规范完善土地市场,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调整、置换、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安排生产和建设用地,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密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荒地进行开发建设。提高开发区及各类工业园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进区工业项目达到160万元/亩以上,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树立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合理利用和综合开发资源的观念,坚持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法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矿业管理市场,形成健康有序的矿业经济。

  三、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积极拦蓄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利用污水,充分利用客水,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加强煤矿矿井水和城市中水的回用,提高雨水利用率。做好柴汶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全面完成柴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第十九章 生态市建设

  以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为目标,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重点生态和资源区域保护规划,根据环境、地质和资源的状况和承载力,合理确定生态功能区划,确定开发和保护性质,制定差别化的开发保护政策。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采取保护、恢复和治理等措施,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维持和恢复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继续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和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城乡绿化等工程,大力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体系,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二、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强化政策引导和法制建设,鼓励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结合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及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东平湖水体质量的要求,加大对造纸、酿造、化工、印染、电镀、制革等重点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在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广脱硫除尘技术。积极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

  三、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配套完善污水处理厂及其它污水处理设施,到2010年,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设施,到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继续搞好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建设,改善城市工业和民用燃料构成,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到“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居民燃料的气化率达到98%以上。

  四、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加强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平衡施肥、缓施肥、有机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防止面源污染。强化监督管理,加快发展现代化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积极推进农户小规模畜禽养殖向集约化转变,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利用水平,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化建设。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控制养殖规模,降低养殖污染。

  第二十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

  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大政府投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状况,努力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搞好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的宣传教育,抓好技术服务和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奖扶制度,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严格政策,规范行为,实现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建设,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积极支持老年服务设施建设。

  第七篇 改革开放

  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构筑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较为完善的经济运行管理体系。

  第二十一章 体制改革

  深化企业、农村产权、投资、事业、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落实好财税、金融等改革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深化对公司的监管,保障职工的权益。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原则,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技术信息、法律服务和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市场开拓等多项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群众公认的原则,勇于创新,完成农村山区绿化产权制度和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成为产权明晰、农民配股、主体多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强化对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减少对企业具体投资活动的直接干预。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改革政府资金投入运营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投资代建制,由规范的政府投资主体负责项目的投资运作和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招投标制。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投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四、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建立起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政府”和“法制政府”。以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维护竞争秩序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健全完善“决策、执行、考核”三个体系,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把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等作为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政府工作作风转变,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争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法治型”机关,营造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良好发展环境。

  第二十二章 对外开放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全面提高对外交流和合作水平。

  一、提高招商引资规模和层次

  增强利用外资的战略意识,注重技术含量、品牌优势和集群效应,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综合效益。加快各类园区建设,突出园区特色,强化软硬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龙头和载体作用。把利用外资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改革、主导产业培植、促进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扩大直接利用外资规模。完善专业化、高效能的招商引资机制,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二、增强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产品的品质、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力,增加出口效益。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品的出口,大力开发和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及名牌产品出口。抓好出口企业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外贸出口达到1.5亿美元。

  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把我市的成熟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外生产条件、资源相结合,以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境外加工贸易以及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到2010年,境外投资企业达到2家以上。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优势,在继续扩大现有体力技术型对外劳务规模的同时,努力增加知识技术型高端劳务外派规模,加强劳务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外派劳务中介市场,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责,形成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规划实施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保障体系。

  第二十三章 优化发展环境

  努力营造激励发展的政策环境、规范公正的法制环境、廉洁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

  一、依法查处各类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

  严肃查处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履行职责、拒不履行职责,以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知法犯法等损害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持纠建并举,寓纠于建,不断完善纠、评、建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优化发展环境责任制

  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任务目标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总体任务目标,落实到部门、到科室、到岗位,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合力,促进“十一五”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到实处。

  三、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改进和规范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增强权力运行的民主化、科学化。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清理简化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规范政府收费行为,提高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透明度,推进收费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作用,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

  第二十四章 建设“人才新泰”

  一、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紧紧抓住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三个环节,积极实施“人才新泰”战略,大力加强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各类人才培养的重点,探索和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健全完善良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健全完善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三、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优秀人才、重点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以及我市急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吸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者、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第二十五章 扩大投资规模

  一、建立投资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

  建立投资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确保发展后劲,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力。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多元化开辟融资渠道。按照“每年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争取储备一批”的要求,完善项目储备制度,保证后续投入。

  二、拓宽融资渠道,推进融资方式创新

  积极探索产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形式,着力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更多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投资计划。用改革的思想,市场的办法,搞好城市经营,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政府、企业、银行间的沟通合作,完善项目推介制度,强化担保体系建设,稳定银企、银地合作机制,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引导企业继续深化改革,扩大股权融资规模,积极培植上市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

  三、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方向

  引导和支持社会投资向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提高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优先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卫生、科技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领域和项目投入。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技术工艺落后的项目,从严控制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建设。

  第二十六章 促进消费增长

  一、促进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和制定政策措施的着力点,发挥资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杠杆作用,把投资收益转化为消费收益,促进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为经济良性循环和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高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高度重视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农民消费潜力。

  三、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优化教育结构,壮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消费。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药分离,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促进医疗服务需求。健全个人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商品房价格调控,加大经济适用房开发力度,激活房地产市场。优化汽车消费和服务环境,促进汽车消费。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城乡消费结构有机接续。

  第二十七章 搞好规划实施

  一、分解落实任务,明确部门责任

  通过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总体规划。做深做实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切实成为总体规划的细化和延伸。把中长期规划的目标任务、政策设想和重大项目安排,进行分解,通过专项和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加以落实。明确和落实部门责任。对总体规划中政策性的内容,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与总体规划衔接后,报市政府决策实施。

  二、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由人大政府督察、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分年度和中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督导意见建议。建立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