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08-04-01

 
 
    本网讯 记者薛海燕通讯员陈雯瑾报道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从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入手,切实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全面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行政问责,提高行政效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行政环境。

    政务公开让群众知情

    南京市政府推进“阳光政务”建设,就是从体制上创新行政管理模式,通过依法确定行政机关的职责来约束行政行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公开公正的权力运行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现代新南京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南京市政府在对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编制了《南京市行政职权目录》,对全市所有行政执法事项进行了统一编码,使每项行政执法权都有了唯一的“身份”。全市54个行政部门的3731项权力的名称、编号、依据、内容,流程、时限、表单、办事指南等全部以规范的格式在网上公示。行政执法事项的办理过程和结果也能够直接在网上直接查询到。全市13个区县、54个部门全部开通短信、电话通知系统,自动及时地将事务办理情况通知申办人;申办人也可凭网上申请的序列号和密码及时上外网查询申请事项的办理信息。

    据统计,08年1—2月份,全市共有259629件次行政权力事项实现网上运行办理。

    周密部署 科学落实责任

    全面整合全市政务网络资源,以行政权力为重点,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电子政务为载体,以网上政务大厅为平台,创新政务运行模式,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这是古都南京构建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建设目标。2006年初,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意见》,提出了“一年明显见效、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要求。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市列入目标的52个部门和13个区县全都通过了考核验收,基本建成了“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工作机制。“依法清理行政权力,统一集中上网公开”、“科学编制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岗位落实责任”、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打造权力运行阳光平台”、“建立两级电子监察平台,覆盖全部行政事项”成为南京市政府让政务公开化运行的四大步。

    阳光政务 提高执政能力

    推进“阳光政务”建设,既是南京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突破口,又是政府权力有限化、阳光化的一场自我革命。

    通过市长信箱、“市长在线”、网上论坛、公示、征询意见等形式,人民群众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切实增强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公共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大力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按照“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强化服务、加强监督、便民利民”的原则,以信息化电子技术为依托,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建立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了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