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信息网托起农民致富梦
来源:宿迁日报 更新时间:2008-04-16

 
利用在网上查到的价格信息,沭阳县花木大户严建安将100多亩的绿化苗木卖到了北京奥运会馆。如今,在沭阳县,像严建安一样在信息网络的大树上“嫁接”出致富新枝的农民越来越多。

这是沭阳县搭乘“网络快车”,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结果。

为帮助农民在致富路上“提速”,沭阳将实施农民致富信息化建设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该县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和企业上网,将网络覆盖到全县各部门、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各个层面。同时,通过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宽带”目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解决农村信息进村入户难、信息资源分散、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去年起,该县电信部门全面启动“村村通宽带”工程建设,目前,宽带网络已覆盖全县472个行政村,农村宽带用户达万余户,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宽带”目标。“去年以来,我们通过网络销售产品达1000多万元。”在新河镇解桥村,干花生产大户于军霞自豪地告诉记者。沭阳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在沭阳,花农自建花木销售网站已经不是新鲜事。在短短两年内,全县新建起4000多家花木销售网站。去年,该县网上花木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大关,涌现出网上卖花大户3000多个。

“我们农民足不出户也能知道全国市场行情。”在钱集镇戚圩村,养殖大户倪前军告诉记者。“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致富经》栏目我每期必看,掌握了大量的养殖信息。”如今,倪前军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年出栏家禽近十万只。

“沭阳已经实现乡镇有线电视100%联网。”沭阳县广网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网络到电视,在沭阳,一张密集的信息网已经织成。从2006年起,沭阳县按照“一乡一策、因地制宜、梯级推进,稳步发展”原则,积极主动与乡镇协调,与乡镇网络投资人接洽,同时结合不同的用户规模和网络质量采取不同的整合策略,收到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已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联网,乡通率达100%。该县还在乡镇创造性地建立了设施完善的20个派出机构———乡镇有线电视服务处,为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县乡构建农业信息平台,让沭阳百万农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该县在全县建起了科技服务、农业信息、劳动培训、花木生产等涉农专业信息网站,紧贴农业和农村实际,定期发布当前农技、市场行情、用工等指导信息。“得到实惠最多的还是我们老百姓。”扎下镇农民王华成告诉记者。有什么疑难问题还可以上网向专家求教。沭阳县在全省率先开通网上“农技110”咨询中心,设立热线电话,建立“沭阳农林网”专家释疑、技术天地、信息发布等栏目,由农技专家免费为农民解答种养问题。仅今年以来,“农技110”中心就接到农民咨询电话156个、网上咨询400余人次,答复率100%。

网络一通,带来滚滚财源。有了网络媒介,沭阳的农副产品不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外地客商在网络的指引下,纷至沓来。

龙庙镇养猪大户胡方学体会最深。前年,他求助浙江省副省长允许他加盟“浙江农民信箱”,把自家的800头仔猪“搬”到“农民信箱”后,不但仔猪很快脱手,还就此当起了一名网络经纪人。

前年,生猪行情波动幅度大,销售困难。平常就喜欢上网的胡方学无意间搜索到了“浙江农民信箱”,发现当地的农民不但可以在信箱上查询农业信息与技术,还可以在信箱上买卖农产品。他羡慕不已,当即给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写了封信,希望加盟“浙江农民信箱”,上网卖仔猪。求助信发出的当天,他就收到了浙江省畜牧兽医局的回信,同意他在信箱里发布买卖信息。于是,胡方学很快如愿成为了“浙江农民信箱”的首位省外用户,轻轻松松地把800头仔猪卖给了浙江长兴、嵊州两县的两个养猪场。初战告捷的胡方学灵机一动,又把县里其他养猪大户的仔猪搬到了网上,不断地在“浙江农民信箱”上发布仔猪买卖信息。他说,以后他将好好地发挥自己年纪轻、懂电脑的优势,当一名以“浙江农民信箱”为经营平台的网络经纪人。

密织的信息网架起了农民致富的“金桥”,托起了农民的致富梦。去年以来,该县通过网络发布致富信息1万余条,推广农业科技项目120个,带动了数万名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