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推动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来源:信息化建设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朱雅芬

  如果说,四年前北仑信息化建设正扬帆启航的话,那么今天,他们正以满腔的热情和奋发的精神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深入推进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他们的领航人——北仑区区长俞雷,是一位拥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对信息化有着独特眼光和准确把握的实干型领导。利用两个会议的间隙,俞区长在办公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短暂采访。

  记者:俞区长您好。非常高兴在您的办公桌上看到了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杂志,更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很想知道,作为北仑信息化工作的推动者,您是如何谋划北仑信息化发展的?

  俞雷:你们的《信息化建设》杂志,我经常看。我对信息化的很多认识和思路来自实际工作,也来自你们的文章。对于北仑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我们有五句话,我们是这样构思也是这样在实践的。

  第一句话:想的要大。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内容全面、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的总体规划,必须突破“就信息化建信息化”的观念,要将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政务改革和改造传统政务结合起来,不能简单地把信息化看成是一种辅助工具,看成是用计算机技术嫁接到传统的政务上来。2003年7月,我们以列入宁波市区域信息化试点单位为契机,高起点上进行了顶层设计,用一年的时间调研编制完成了《北仑数码港五年规划》。规划编制涵盖了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构筑两个信息平台,建设五大系统,完善三个网络体系”的工作重点,构建起北仑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北仑数码港五年规划》实施3年多来,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去年3月,为进一步提高全区信息化水平,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区政府发布了《宁波市北仑区信息化远景目标规划》,明确了今后几年北仑区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二句话:起步要小。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熟悉认可应用有一个过程,信息化的氛围也靠一步步形成。在坚持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现有资源和现实的需求,分阶段地建设信息化各系统,一个阶段一个目标,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完善。我们北仑在2002年的第一个工作目标就是在联通区域网络基础上,以““对外的宣传平台、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平台、企业和老百姓的服务和办事平台”的三个需求为目标,推出北仑之窗党政门户网站,以门户网站为突破口来推进我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三句话:变化要快。变化快是解决“一步建不到位”的办法,先在小范围内简单地用起来,发觉很管用和实用,再根据供方和需方两个需求慢慢地向外扩展,这样做反而能使我们的建设步子加快,不至于形成建和用的两张皮,避免造成领导推动热一阵,领导忽视冷下来。在建设过程中要紧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扣群众和政府管理流程再造的需求,着眼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对信息化的需求,迅速拓展服务领域,适时增加服务项目。要让老百姓的需求尽量得到及时的满足,让老百姓的困难尽量得到快速的解决。

  第四句话:基础要实。信息化建设基础一定要扎实,要从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务基础工作和基层门户网平台建设入手,夯实基础。我们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实际上一直在打基础,比如结合新行政中心的落成,建立了中心机房,建成了政府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国家提出的四大基础数据库,我们也已经做了企业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在夯实了一些基础数据库后,就可以加大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应用了。

  第五句话:系统要开放。“信息化必须平民化,平民化了才能普及化”,我们区一级的基层政府面对的就是广大老百姓,这一性质决定了基层信息化必须要突出为民服务,电子政务的各项系统要连接社会,绝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出现信息孤岛。只有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信息化发展才会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这五句话对我们北仑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记者:那么,您认为信息化对政府而言,它到底是什么?

  俞雷:信息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应用,不是一个简单的辅助工具,而是推动政府改革、管理创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更是解决政府难题、难点的有效手段。“电子政务重在政务,技术是实现管理创新的条件”,实际也确是如此,提高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改造。北仑这几年在推进政府信息化过程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政府管理创新这条主线,以电子政务促政府管理服务模式转变。通过电子政务改造传统政务,优化工作流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的管理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逐步向交互式、网络化的扁平管理体系转变。如我们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了电子行政审批和监察系统,改变了“面对面”分散的传统审批模式;如2005年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区,我们着眼于增强政府行政执法的执行力,开发建设了行政执法综合工作平台,将安监局、计生局、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分局、民政局、城管局六部门24项行政执法向乡镇延伸,提高政府行政执法的执行能力;又如我们的应急管理系统,利用已基本建成的无线城区基础网络和先进的无线传感技术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管理,并整合商检、环保、公安、消防、安监等区内五大视频监控源,,全面增强了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改变对突发事件的静态管理方式。

  二是围绕为民服务这一根本,以电子政务促政民和谐。主要是搭建好“信息公开、政民互动、便民服务”三大平台。比如我们的区长信箱, 2003年7月正式推出以来已经公开答复群众各类来信24000余件;公开答复率96%以上;工作日日均收到和答复信件20件左右。政府通过这种方式的政民互动了解了民情,解决了百姓的需求,我们很多民生工程项目,就是来自区长信箱。除了区长信箱,我们还开设了“机关效能评价窗口”,将全区82个单位、3000余名工作人员的照片、岗位、职责在网上进行公开,接受全区人民的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实现了监督评议公开化、经常化、制度化和全面化。

  三是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以电子政务促重点工作落实。电子政务关键是要以信息化推动政务运作,促进工作落实。近年来,我区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事项来丰富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立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配合新农村建设,创建“一站(村级网站)、一室(电子阅览室)、一点(信息服务点)、一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四个一”的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北仑循环经济网、北仑节能服务网,为把北仑打造成为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示范区服务。又如结合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服务,建立了人口信息库系统等等。

  我认为,信息化已经是一种趋势,是必须做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赶紧把它做起来,碰到问题,就想方设法突破问题,当然,碰到的难题也不少,我们的办法是一个一个地突破。

  记者:最后,请您从个人的角度,谈谈这些年来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体会。

  俞雷:首先,干任何工作都需要一种精神,电子政务建设尤其如此。这种精神就是持之以恒、不折不挠、敢于创新。

  2002年,北仑之窗只是一个静态的没有动态内容更新的网页,四五年下来,发展到今天这样庞大的系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就是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结果。

  无论是网站还是别的应用系统,北仑有很多颇具创新意识的亮点。比如网站创新方面,“机关效能评价窗口”公开工作人员信息;“区长信箱”原汁原味公开答复群众来信;“动态北仑”观看本地实时实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视频窗口提供课件观看;“便民咨询”栏目集办事、法律、健康、心理咨询于一体,在线回答网民的各类问题,为大众提供零距离服务等等。

  其次,有了创新,还要务实,还要脚踏实地去加以落实,持之以恒的加以推进。我们的民生工程信息亭项目就是如此。2006年初,我给信息中心出了一个题目“北仑是否可以搞信息亭?”“信息化如何进一步贴近大众为大众服务?”。信息中心的同志们就从学习、讨论、调研中一步一步加以落实,一步一步加以推进,目前信息亭项目的无论是运作模式还是应用效果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最后,还要求实效。实用、管用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也是我们这几年取得成绩的法宝。北仑之窗门户网站每天30万多的访问量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始终坚信:电子政务应该有所作为,而且能够有所作为;电子政务应该搞好,而且完全能够搞好;一个地方电子政务的好坏,不只是影响到政府形象和工作,也正在对整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和长久的影响。目前北仑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诸如部门间在信息化的认知上不平衡,条块分隔、条条分割、信息孤岛现象及重复建设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创新、服务永无止境。党的十七大对电子政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想的要大,起步要小,发展要快,基础要实,系统要开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升我区电子政务水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