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职场分析:分权与架空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窦彦莉  
 

   最近听到了很多CIO离职北上的消息。北上的路多是这样:先在某些二三级小城市伴随着一些地方企业共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信息主管的眼界不断增长。即使他所处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甚至发展成了遍及全国的集团型企业,但还是赶不上这些信息主管们不安分的心。所以他们把目光瞄准了更高的目标,来到北京等大城市,从事和之前有些关联但也有些差别的工作。

  也许数字可以说明最大的变化:年薪从十万、二十万,到三十万,再到五十万;这样的稳步递增,着实很能刺激追梦CIO的神经。这个梦的路线就是:从网管,到IT经理,再到CIO。

  做好一个网管似乎很简单,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可以完全胜任这个职位;做好IT经理也算不上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一定的IT能力,既能动手又能动脑,一切OK。但是要想成为并做好一个CIO,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东经集团的CIO王甲佳曾经说过,很多IT经理之所以迟迟坐不上CIO的职位,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不能够把自己分离出来。他认为,作为一个CIO,要有把自己“做轻”的境界。所谓做轻,其实就是要把附加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权力分解,以各业务部门为重点,把IT的管理能力固化下来,使企业不至于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遭受内创。

  此话并非空穴来风。一个刚刚决意北上的CIO李君(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李君原为一家地级市集团型企业的信息中心主任,该集团企业的所有信息系统都是李君一手搭建起来。如今,该集团涉及全国范围的几十家子公司几百套系统都在李君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之下。由于没有知识管理的固化,该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倚仗李君一人运转。信息化的大小问题,李君往往事必躬亲。几年下来,形成的一个结果就是,离开李君,该集团的信息化运转似乎就有问题。如今,因为个人发展的原因,李君决定舍弃这个信息中心主任的职位,来到北京的一家集团型企业,担任CIO职位。但是因为之前的工作习惯造成的被动局面,致使老东家坚决不放手。离还是不离?李君处在两难境地。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地球离开谁都照常转,可是真正要让自己在一个企业里处于可有可无的角色,难以体现一种“我”的价值,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个人的价值和分权做轻无形中成了一对矛盾:要想分权做轻自己,那么CIO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提出这个观点的CIO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参与业务,参与管理。老实说,这算不上一个多么令人信服的说法。

  从企业人才的发展机制上来讲,分权与做轻无疑是一个科学的思想。把个人的权责,以知识管理的形式固化与分解,这是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所追求的状态,但这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站在CIO的角度来说,如果把CIO的权责化解到各个业务部门,那等于把自己架空了;如果像李君那样事必躬亲,就是把自己栓牢在那个位置动弹不得。如此权衡利弊,折中的办法是,我们只能在其间把握一个“度”。当然,这个度把握起来考验的就该是CIO的情商了。

  参悟柔道之术,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弱小女子可以借助身外之力,化解对手千斤之力于无形。那么CIO如果能找到这个身外之力,也就可以把自己做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