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 犀利建言广东咋转型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吴敬琏为粤经济转型开出四“药方”

  论坛作主题演讲着重阐述现代市场经济框架下如何实现广东再闯关

  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具体路径,吴敬琏开出了四剂“药方”:一是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知识含量的服务业);四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四条是互相融合的,最核心的是中间两条,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已花白的吴敬琏老先生不改其“犀利”风采,这位国内较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在昨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广东再闯关”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时开宗明义,“我今天着重要讲的,是广东经济再上一层楼所碰到的问题,和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如何实现广东的再闯关。”

  吴敬琏首先肯定,广东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国人乃至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但他同时表示,由于改革一些方面未能到位,对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

  吴敬琏强调,从长远看,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摆脱“卖硬苦力”的困境,必须借助进一步改革的攻坚和突围,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知识含量的服务业),以及“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路径来实现。

  【追溯原因】企业、行政等改革不到位导致经济体制缺陷

  资源和环境瓶颈收紧、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是近期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吴敬琏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仍在于当前的经济体制存在不足。由于一些领域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使得经济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吴敬琏列举出三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一是企业改革。他表示,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有进有退”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基础逐步建立起来。但是在这以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缓慢,特别表现在一些重要的行业里面,国有企业还是保持垄断地位。“在这个领域内,最突出的是金融方面,金融体系改革在20世纪末才迈出比较大的步子,但到了2003年以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才实现整体上市,直到现在,金融改革仍然处在一个非常艰苦改变的过程中。”

  二是在改革初期,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政府承担了比一般市场经济强大得多的配置资源的功能,到了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的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突出表现在政府仍然对资源配置拥有较大的权力。

  三是行政机关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特别是在2004年发生经济过热以后,一些行政管理机构借助加强宏观调控,增强了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比如说,设立行政许可。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才能够设立行政许可,可实际上在2004年以后,行政许可却增加了很多。”

 【现实挑战】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易导致金融和外贸条件恶化

  “正是由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反映在经济发展上,就表现为经济的粗放增长方式得以持续。”吴敬琏进而分析,粗放增长方式的持续将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导致长期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支持高增长,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投资与消费失衡,金融状况恶化。

  “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本,仅靠这样的投入来支撑高增长,要保证高增长,在技术水平提升缓慢甚至不变的情况下,就必须不断增加投入的比重,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吴敬琏分析,“进而造成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我们的增长长期靠投资支撑,发达国家像美国投资占GDP比重只有10%左右,印度是22%,而我们近几年达到了31%。由于投资占得多,消费就少了,最终消费需求也就少了,整个经济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粗放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出口导向政策未能及时调整,导致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就提倡出口,当时所用的一条政策是‘本币低估’,就是把本国货币压得很低,压低了以后就变成很强大的力量去限制进口刺激出口,这个办法就是对出口进行补贴。”受益于这个政策,从1994年开始,出口大量增加,有效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这一做法也带来了汇率结余大量增加,也就是说,人民币和外汇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压力,要消减这个压力,就要改变汇率的形成机制,使它市场化。但是我们的对外贸易格局已经形成,一旦改变,就会造成许多实际的困难,而不改变又会造成贸易摩擦的加剧。”吴敬琏如是表示。

  吴敬琏总结说,由于经济粗放增长所带来的这两个问题,从宏观经济上看,就是货币过量发行和流动性过剩。“近年来,人民币遭遇升值压力,为了抑制本币升值,中央银行就必须入市干预收购外汇。2006年,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0000亿美元,目前大概是1.8万亿美元,为了收购大量美元,造成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经过一段时候后,会产生资产泡沫和CPI猛升,甚至二者同时出现。”

  【解决之道】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增长模式转型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困境,吴敬琏强调,必须通过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模式转型,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摆脱“卖硬苦力”的困境。

  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具体路径,吴敬琏开出了四剂“药方”:一是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知识含量的服务业);四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四条是互相融合的,最核心的是中间两条,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吴敬琏强调,“要做到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广东省委非常坚决地进行解放思想活动非常重要和必要,原因在于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确立起来的改革目标模式、制度模式,还有一些地方存在模糊,比如政府在市场中所发挥的作用问题。当我们改革的第一步目标达到以后,政府对自身应该发挥的作用和领域要作进一步的调整。”

 吴敬琏接受专访时高度评价广东“解放思想”,并为广东再闯关“支招”

  突破体制障碍解放思想是关键

  广东如何才能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广东再闯关”论坛上作了精彩演讲后,就这些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困难在于实现转变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的体制性障碍,而要消除这些障碍,首先要求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

  ●体制性障碍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确立起来的改革目标模式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有一些地方还比较模糊。

  ●粤港之间更紧密的合作特别是在服务业上更紧密的合作,将有力地提升广东的竞争力,乃至于有力地拉动华南、大西南的发展,帮助这些地区提升竞争力。

  根本层面:破除体制性障碍

  解放思想可为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记者:您在演讲里提到,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广东再闯关,目标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其中的关键是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来消除现存的体制性障碍,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据您这一段时间在广东的调研情况来看,广东近半年来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正在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和您关于推动经济转型的观点是否契合?

  吴敬琏(以下简称“吴”):我在演讲里也已经讲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困难在于实现转变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的体制性障碍,而要消除这些障碍,首先要求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因此,广东省委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是非常适时、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的。

  在我看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长期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例如:各级政府依然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很多地方仍然把GDP增长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现行财政体制和支出责任过于下移使各级政府将财政税收和物质生产的增长紧密地联系;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尚需推进,等等。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过程中,原先计划经济的靠行政定价人为压低价格的情况普遍存在,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又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造成稀缺资源的低效试用和大量浪费。

  而上述体制性障碍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确立起来的改革目标模式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有一些地方还比较模糊。比如,政府应该在经济运行中特别是资源配置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以“东亚模式”作为参照,比如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作为榜样,而东亚模式的重要特点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这种模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早期,对推动经济起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以后,特别是当资源瓶颈日益收紧时,这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就会遇到继续增长极限时,政府过度介入经济运行,特别是介入要素价格形成乃至资源配置的做法的负面作用就日益凸显,就要求我们对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调整,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驱动经济增长,否则经济出现波动就难以避免。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教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广东省委这半年来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围绕如何消除上述体制性障碍的问题进行的,我认为这是非常适时和非常必要的。

具体途径:力推现代服务业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修补广东经济“短板”

  记者: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了要消除上述体制性障碍外,在操作层面上,有什么具体路径?结合广东经济的实践来看,广东需要在哪些方面行动起来?

  吴: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途径方面,“十一五”规划制定前后学界对其达成了一些共识:一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二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或者说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四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四条路径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也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是两条,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对于什么是先进制造业,现在学界和政界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差异。研究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史就不难发现,所谓先进制造业的先进,简单地说就体现在三个字上———“服务化”。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在原来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加工制造环节里,逐渐开始往价值链的前后端延伸,推动前端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后端的品牌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发展,而这些业务本质上是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也是产品附加值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现代制造业或者是先进制造业,先进性就体现在它是被服务化的制造业,或者说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的制造业,它的附加价值也主要来自于这些服务环节。

  宏碁电脑创始人施正荣在1993提出的“微笑曲线”十分形象地解释了制造业的这种变化趋势。在台湾,我们的印象中应该属于制造业的企业,例如宏碁、三星、三洋、日立等企业,都被划分在服务业范畴里,而且这些企业在2005年还居于服务业50强的第一梯队。这对广东制造企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特点是知识含量高,延伸能力强,服务业有很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继续发展,而这个独立的行业,它的价值链又可以进一步延伸。正是基于上述特征,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最大也是比重最高的行业。20世纪末期和本世纪初,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高达80%,而香港和新加坡等,这一比例超过90%。比较而言,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前几年,广东服务业比重曾经达到过47%,但近几年持续下降,去年降到了42%,这一比重比人均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广东的印度要低10个百分点。看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修补这一经济发展的“短板”,是今后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非常重要的内容。

  粤港合作:提升服务业深度合作

  将香港服务业与广东制造业的优势紧密结合,提升广东竞争力

  记者:广东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是做好哪些事情?

  吴:最重要的是要推动粤港更紧密地合作,特别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按照现代经济布局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比较起来,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缺乏一个有服务业集聚度很高、辐射能力很强的大城市。

  我刚才说过,服务业门类非常多,而且各个门类联系紧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各类的服务业往往会聚集在大城市里面,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并对周边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城市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促进这些中小城市专业化的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城市群之间积极互动、共同繁荣的良性循环,共同提高区域竞争力。

  局限于珠三角而言,广州与深圳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和辐射能力比不过上海,但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潜在优势,就是毗邻香港,而香港的服务业规模、水平以及辐射能力远高于上海。如果能将香港服务业的优势与广东制造业的优势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广东的竞争力将得到明显的提升。粤港之间更紧密的合作特别是在服务业上更紧密的合作,将有力地提升广东的竞争力,乃至于有力地拉动华南、大西南的发展,帮助这些地区提升竞争力。

 “吴市场”刮来思维旋风

  吴老“粉丝”也“疯狂”

  吴老的“粉丝”恐怕是国内素质最高的族群之一了,但这群高素质精英们,在吴老面前也忍不住“疯狂”起来。

  昨天,在论坛休会间隙,不少人闪电般地把吴老围住,纷纷要求他签名留念。

  昨日下午,花园酒店一楼大会厅,能够容纳500人的会场内座无虚席,大家翘首以待,盼望着“改革开放30年广东再闯关”论坛的主讲嘉宾、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能够早点露面。比论坛开始的时间提前了5分钟,满头银丝的吴老先生一身素装稳步迈入了主会场。他的到来,立即引发了全场的关注,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第一声掌,接着掌声雷动,会场的气氛瞬间被引至第一个高潮。

  吴敬琏,这个最早在国内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的先行者、市场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我国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被称为“吴市场”。而吴老的犀利观点、敢于抨击的学者作风更是在国内拥有大批拥趸,所到之处必刮起一股思维旋风。在昨日论坛召开的前夕,不少读者已经闻风而动,纷纷致电本报索票,而来自企业界和学界的代表更是早早预定了前排座位,以期能和吴老当面交流,在这里,有大智慧、大碰撞。

  “我常来广州,我不是外人”

  吴老以“广东再闯关”为题,探讨广东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再上层楼所碰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如何实现广东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立论宏大,入题却颇为巧妙。“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我经常来广州,一年差不多要来好几次,其实我不是外人,我们今天探讨的是自己的发展问题。”吴老一番“自己人”的表白再次引发在场听众的热烈共鸣。

  当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深层次的根源、由此产生的挑战、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标本兼治的对策……吴老分析的每一个部分环环相扣,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牢牢牵住听众的心。笔者旁观,在吴老的演讲过程之中,数次被热烈掌声打断,甚少有人离场、无人接打手机、几乎人手一笔,忙碌于笔记记录。听者专注,讲者用心,这本是一场研讨会的最高境界,在昨日的会场里得以充分展现。

 

  2.5小时的活动持续了3.5小时

  单向的灌输不是吴老作风,思想的碰撞才是研讨的精髓。在主题演讲完毕之后,吴老只是短暂地休息了5分钟,就投入了“华山论剑”的环节,与吴老一起坐而论道的都是广东企业界、学界的精英: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建、广州本田副总经理付守杰、金威啤酒董事长叶旭全等。

  台上精英话题不断,台下观众递纸条忙。为了让更多的听众有机会向吴老请教,工作人员不断收取来自听众席的提问纸条,短短时间内,主持人就收集了一大叠的提问纸条。

  由于在场听众的热情高涨,研讨嘉宾的紧追不舍,让原本只有2个半小时的论坛活动持续了3个半小时。活动结束的最后,吴老离开了主席台,在离开的瞬间,他拿出手帕擦了擦汗,对于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而言,这次并不轻松的论坛结束了,而他带给广东企业界、学界的影响或许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孙东川: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升管理经验

  吴老的演讲非常精彩,对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论述更让人印象深刻。实际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管理学研究的范畴。打一个比方,管理学和经济学就像一对双胞胎,一个长大了,另一个也在成长;也是一个夫妻店,双方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有互相借鉴的地方。这也是我今天来听讲座的重要原因。

  广东企业家在面对转型时期的困难和挑战,从自身的角度而言,有一个管理学上的建议: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温总理去年讲过,要抬头仰望星空,不是埋头干活。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可以提升自己的管理经验。简单而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相信可以帮助广东企业家理清思路,再闯关。

  广铁集团公司党校副教授郑泽毅:可用服务业来高度整合珠三角

  这次活动可用四个“高”来概括:政府高度重视、主办媒体高端、参会企业高规格、专家水平高。这次活动也高度切合了市场的需求,同样是思想解放的一次体现。

  吴敬琏教授不愧为学界的泰斗,他的此次演讲相当解渴。很多理论上的困惑,经过他一讲之后,就能够被点破,令人释怀。例如,在服务业发展上,聆听了吴教授的演讲之后,我觉得,可以用服务业来高度整合珠三角。

  具体落实到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也在思考,广铁集团如何融合到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当中,如何在产业上向中高端发展。

  上海大众华南销售服务中心市场总监李洪涛:

  吴老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

  吴敬琏教授的演讲以及之后的对话互动,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是一次很好的活动。这令我们对宏观经济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

  广州本田员工陈艳梅:感受到政府发展自主品牌的决心

  以前不懂经济,听了吴敬琏教授的演讲之后,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终于可以联系起来了。吴教授是政府智囊,所以听了他的分析,对一些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些了解。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决心。广东再闯关,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地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作为合资汽车企业的一名员工,对于公司开展的自主品牌也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