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推进社区信息化发展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12-04-14

 


    4月初,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在京联合成立社区信息化标准研究起草小组。据信息化推进司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包括“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应用标准”在内的社区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图正在修订,今年将完成部分标准的制定。

    今年完成部分标准的制定将对我国的社区信息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当前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平台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社区信息化覆盖层面较窄,投资主体的单一化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打造信息社会,为居民提供周到、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

    三大问题阻碍社区信息化发展

    首先,缺乏统一的平台建设。为了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全国各地从1999年就都提出了要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一门式、一口式的社区行政管理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社区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一项基础性工作。然而,经过多年的建设,能够整合政府所有办事项目的社区信息统一平台一直未能出现。

 

    其次,社区信息化覆盖层面较窄。在试点单位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后,社区信息化就进入了在一定区域内推广的第二阶段。从个案到普及,并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量变过程,而是一个艰难的质变过程,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社区信息化的第一阶段试点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的存在,阻挡了社区信息化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的步伐。

    再次,只有政府一直单方面在投资社区信息化。在社区信息建设的第一阶段,建设主体、投资主体、服务主体都是政府,这是由街道办事处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街道是政府的派出机构,社区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延伸,在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由于缺乏基础数据支持,以前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上忙于应付上级差事,只是被动地给当地居民提供服务,而且在提供服务时既不考虑街道本身的特点,也不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

    九江电信模式值得借鉴

    提起九江,大家一定不会忘记98年那场洪水,提起九江电信,相信电信人对向东这个人不陌生,对向东班的了解更是再熟悉不过了,以下就是九江电信在引领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向东同志服务的情况,或许可以为处于困境中的社区信息化开辟出一条新路。

    据了解,九江电信为做好小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小区信息化门户网站(网址:www.jxsq.gov.cn),通过社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118114社会服务热线,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购物、旅游休闲、社交等各种需求,为百姓提供各种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

    人们在家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查询了解到开锁、管道疏通、水电安装、求医问药、送水送燃气、家政清洁、鲜花蛋糕订送、宾馆预定、机票预定、家庭装饰、汽车销售与维修、楼盘销售查询、旅游线路咨询、社会保险等涵盖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

     三方措施解决社区信息化

     首先,尽快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化模式。第一要制定好标准,包括数据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第二要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好信息交换的内容、信息交换的流程和信息安全规则;第三要制定业务协同的流程和制度。这些都是费时费力、但又是基础性工作。

     其次,建立普及的社区信息化制度。数字鸿沟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使各地区和各个体之间已存在的差距继续拉大,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居民难以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2005年广州市越秀区完成原越秀区、东山区、白云区矿泉街、天河区登峰街的行政合并,而这些街道之间的经济社会基础差距很大。广州从2004年就启动了“政企共填数字鸿沟行动”,社区之间的差距尚且如此,国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再次,建立起多方互动的社区服务体系。投资主体由政府独家可能要转变为政府、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

    建设运营主体由街道、信息主管部门可能要转变为政府、居民、商户等共同建设,服务主体也可能由原来的政府扩展为政府、商户甚至居民自身。所以,有政府牵头的社区信息化系统最后就会演变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同投资、构建和运营的“大服务信息化平台”。

    社区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推广,而且需要企业的支持,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社区信息化才能真正为广大居民服务好。